「一國兩區」與對兩岸和平的認同

王新偉


馬總統在五二○就職演說中再度提出「一國兩區」,強調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一國兩區」的一國是中華民國,而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區則分別是自由地區的台灣與對岸的中國大陸,彰顯他深知兩岸關係不能踟躕不前的重要性。

而在日前,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張佑宗的研究團隊也發表了一份「兩岸和平趨勢調查」報告,針對民國74年(1985年)以後出生的台灣新世代,就台灣主體認同和對兩岸關係的態度進行民意調查。

調查顯示雖然有近半的台灣青年世代在國家認同上傾向台灣主體認同,即兩岸互不隸屬,但卻有高達70%以上的人,清楚認知到法理台獨的結果,將導致中共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同時有三成的新世代不願為了維護台灣主權而犧牲生命。這顯示了台灣青年世代的務實主義傾向,在他們看來,兩岸和平至上是台灣最重要的選項。

這份調查報告的結果其實也可視為是台灣的主流民意,因為「不獨、不統、不武」的維持現狀正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最大公約數。即便在國家認同上,台灣內部的爭議不斷、統獨議題也水火不容,但台灣民眾很清楚,法理台獨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在「發展才是硬道理」的今天,沒有人樂見因為台獨讓兩岸兵戎相見。台灣青年世代不願為了台灣主權而上戰場,更證明某些政黨和政治人物所主張的台獨是行不通的。

當青年世代都傾向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唯有和平才能帶來長治久安。所有政黨和政治人物在處理兩岸問題上就應當採取更理性務實和更積極負責的態度,使兩岸關係能獲得更健康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