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統獨雙方歷史詮釋權的競奪

以《海峽評論》相關「98課綱」論戰為視角

郝幸艷(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馬英九執政以後,2009年台灣教育部對部分課綱進行修正,引發了所謂的「98課綱」大論戰。《海峽評論》自論戰伊始就開始連續跟蹤報導,記錄了此次論戰的全過程。本文擬圍繞相關報導,從「98課綱」風波緣起、論戰的歷史淵源和實質、雙方論戰的議題和結果幾方面展開論述,並進一步檢討此次論戰中統派未能大獲全勝的種種因素,由此來透視台灣教科書修訂過程中的複雜面相和背後實質問題所在。

1.周婉窈一篇文章引發論戰

2010年2月8日,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高中歷史98課程綱要修訂小組」2009年度委員周婉窈,在《南方電子報》發文:《新政府撥亂反正?還是歷史教育大復辟?--高中歷史課綱要改成怎樣,大家來關心!》(以下簡稱「周文」),該文透露了「98課綱」修訂過程,並以捍衛「98課綱」者自居,對甲、乙、丙三個修訂方案中王曉波參與制定的甲案微詞頗多。總結起來大致有如下幾點不滿:1.中國史、台灣史和世界史的課綱時段比例將改為2:1:1,「台灣史恐成為兩岸友好關係史,中國史倍增,世界史減半,將嚴重扭曲台灣高中生的史觀」;2.「灌輸一些沒有歷史根據的民族主義論述」,新課綱可能倒退到「88課綱」,是「威權時代歷史教育大復辟」;3.夷州和琉球是不是台灣,存在爭議,不能把到現在完全都沒有定論,當成史實,寫入教科書中。

周文發出後迅速在網上流傳,2月25日《自由時報》即以頭版頭條作大幅報導,在《自由時報》和政客的操弄下,周文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政客、媒體、學者、教師、學生和市民也加入論戰行列,各方反對課綱修訂的言論紛紛出爐,台大學生在網上甚至還掀起了筆戰。一時間,王曉波在修訂「98課綱」過程中提出的方案,經周文傳播而成眾矢之的。 綜觀周文和各界反對的聲音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課綱時段是否減少了台灣史的比例;二是台灣史究竟是否存在民族主義論述;三是有關台灣史事的明確紀錄究竟始於近四、五百年前還是始於三國東吳和隋代;四是新課綱調整有沒有起到撥亂反正的作用。論戰掀起後,作為事件主角的王曉波以《海峽評論》為陣地,迅速與對方展開了博弈。

2.競奪修訂課綱詮釋權

《海峽評論》基於對歷史詮釋權的重視,自創刊伊始就致力於史料的蒐集、史實的考訂、理論的建構,試圖以中國史觀糾正獨派分離史觀的謬誤。論戰發起後,《海峽評論》從民族主義的立場出發,對上述質疑逐一回應,與獨派展開了歷史詮釋權的競奪。

關於台灣史是否是「沒有歷史根據的民族主義論述」,總編輯王曉波通過詳細考察台灣日據初期、非武裝抗日時期、光復時期的歷史,用史料逐一證明了「民族主義論述並不是無歷史根據的虛妄之說」,「且是符合憲法原則的論述」。王曉波不止於此,更從現實的層面進一步揭露了獨派抹煞台灣歷史的民族主義論述的真實用意。他通過對比李、扁和日本殖民統治者如出一轍的伎倆指出:日本殖民統治下亟欲剷除漢民族意識,而以「皇民意識」來改造台灣人的民族意識。「李、扁時期為了台獨建國,也利用歷史教育逐步『去中國化』,來改造台灣青年的民族意識。所以,在現行『95暫綱』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和『98課綱』中,台灣歷史中的民族主義論述一律抹煞,而使得日據時期的台灣史充滿著『皇民史觀』」。經他如此闡述後,獨派「抹煞台灣歷史的民族主義論述」的實質也就昭然若揭了,即「為了『去中國化』不惜利用日據下『皇民化』教育把台灣子弟對自己民族認識的『白癡化』」。

關於台灣史事的明確紀錄是否始於三國東吳,王曉波首先層層挖掘史料,引經據典駁斥對方,他列舉《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新註本、《陸遜傳》新註本、《全琮傳》新註本、《資治通鑑》新註本等史書記載,指出孫權徵夷州確有此事,且動機當在於「兵興歷年,見眾損減」。空說無憑,而史書言之鑿鑿,當為鐵證無疑。

至於夷州為何地,他則引用中日權威專家衛惠林、市村瓚次郎、白鳥庫吉、中研院院士郭廷以、曹永和等人皆認為「夷州為今台灣,殆為定案」的研究成果予以駁斥。甚至還找出周婉窈本人的研究成果中曾提及「《三國志.吳書》《孫權傳》中的『夷州』比較有可能為台灣」的說法來推翻其說。對於周提及的「學者間仍有爭議」的問題,王曉波反問周所指有爭議的學者無非是史明等人,「難道台灣歷史必須以台獨教父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為標準,只能近『四、五百年前』,而不顧中、日學術重鎮研究的『定案』?」從而將周不顧學界權威研究成果,追隨「台獨」論述起舞的面目展露無遺,批評了對方歷史詮釋的偏頗。

至於「撥亂反正」,王曉波說:「很簡單,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一國之至正也。所以,符合憲法原則的就是『正』,不符的就是『亂』。國家主權屬於國民全體,符合人民主體性的就是『正』否則就是不正。」他還主張「開辯論會或公聽會,讓一切的謬論公諸大眾,向歷史負責,向人民負責。」

除了在《海峽評論》發文應對外,王曉波還將社論《站起來,保衛我們台灣人民的歷史》郵寄給去教育部抗議的陳儀深,並附信正式邀請他的台灣教授協會和南、北、中、東社公開辯論。理不辯不明,王曉波此舉是希望藉辯論之機,公開闡明他的課綱修改理念,從而減少反對的阻力,顯示了統派不懼挑戰,勇於擔當的一面。最終被陳儀深託詞拒絕。

儘管公開辯論不成,但經王曉波的上述詮釋,統派新課綱的修訂原則,既不違憲,也符合歷史基本史實,且有利於國家民族主義培養的正當性,已然通過《海峽評論》的發聲管道傳播到了外界。也由此獲得了台灣學界部分學者、學生,乃至於大陸學者的支持。

有學者針對因夷州有爭議反對寫入台灣史的言論明確指出:「認為夷州和琉球就是台灣的中外學者,都是享譽學界的大師」,周文卻不提。且即便是有爭議,但歷史上具有爭議性的問題不可勝數,均被列入歷史教科書中,難道也要盡行刪除?

他還反問周:「台灣地位未定論」,就有爭議,杜正勝、周梁楷都同意將其寫入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其時,沒聽說周教授反對把這具有極大『爭議性』的問題列入教科書,豈不怪哉?」

對於課綱時段問題,台灣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授王仲孚認為不顧事實將課時分配看成是「大復辟」,純屬亂扣帽子。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潘朝陽也說:「台灣史關鍵之處不在於台灣史教學是兩、三個星期?半個學期?一個學期?或需要一個年分?真正的關鍵在於台灣史教科書究竟是以夷狄之道編寫出來的賤賣國族之穢史?抑或是以華夏之道編寫出來的護衛國族之正史?」清楚的道出了課時不是重點,重點是用什麼樣的史觀去詮釋歷史的事實。台灣大學研究生孫水波根據自己的觀察認為課綱是「不違反​​憲法、不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是站在台灣人立場上最基本的原則。」尤為基則道出了周文擔憂新課綱回到「88課綱」的架構,回到「權威時代」的真實意圖,是因為「88課綱」「是將台灣史納入中國史之中書寫的格局」。尤的補充證實周文的反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大陸學者也十分關注台灣的教育問題,在《海峽評論》上發文責問周言:「王教授所堅持的原則,即為憲法第一條所揭示的『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及第158條強調『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王教授的觀點有什麼錯誤嗎?」並進一步剖析周文「如此反對王教授」的真實意圖,「不過是因為他曾質疑課綱小組成員,捍衛『98課綱』」,是在幫陳水扁制訂課綱,「說中了那些人的要害」。大陸學者的加入,反映了此次論戰受到大陸的密切關注和支持。

3.論戰的歷史淵源和實質

台灣高中歷史課綱修訂本為什麼會引發如此強烈的反響?且學術爭議的同時,夾雜著政治因素,乃至於整個台灣社會都跟著喧囂沸騰了?這場論戰的歷史淵源和實質究竟是什麼? 首先來回顧一下「98課綱」的來龍去脈。1945-1990年間,台灣高中的歷史課程綱要並沒有單獨成冊,台灣史完全是中國史的一部分。1994年的初中課程標準中,設置了「認識台灣(歷史篇)」,台灣史開始單獨成冊。2000年民進黨開始執政,運用教育行政的權力和行政資源,進一步強化了對歷史詮釋權的掌控,在繼承李登輝衣缽的基礎上,「去中國化」愈演愈烈。2004年12月版的高中「教材綱要」將台灣史單獨成冊。2006年制訂的「95暫綱」,把台灣史從中國史中進一步分離,中國史與台灣史的課程和教材分量等同。甚至「還提出把明代中期以後的中國史編入世界史,把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史與1949年以後的中華民國史分開,又把高三選修課『中國文化史』廢除,改為『專題討論』,完全稀釋了中國史的正常教學,其目的就是要達成『深化』改變台灣青少年歷史認同。」民進黨這種以台灣自身的歷史發展脈絡修訂課綱的行為遭到了各界質疑,也加深了統派的憂慮。修訂後的「95暫綱」原計劃於民國98年(2009年)秋第一學期改用正式課綱,即所謂「98課綱」。

2008年3月,馬英九贏得總統大選,5月,馬政府欲繼續執行陳水扁時期「去中國化」的教育方針,由新教育部長鄭瑞城宣布2009年正式實施「98課綱」,遭到部分學者反對。王曉波曾在《海峽評論》上發文批評「台灣的歷史教科書課綱竟可以對日本侵略暴行一字不提,更有甚於日本竄改歷史教科書。」

除王曉波以外,其他學者也紛紛表示反對。王仲孚指出「98課綱」修訂的真實意圖:「檢閱以上高中必修科目歷史的課程目標,我們不難發現具有『模糊』、『缺少自主性』、『沒有方向感』等特色,歷史教育的重要功能如:國家的認同、民族文化成就的關懷、共同記憶的保留、垂訓借鑑的作用,都似乎被有意的抹煞掉,令人不能不懷疑與『去中國化』的政治目的相配合,嚴重違背憲法精神。」此外,趙瑤靖、許介鱗等學者也曾多次著文駁斥。

但上述以尊重歷史、尊重憲法的中國史觀反對「98課綱」的爭議,被時任行政院長的游錫堃視為認同台灣主體與認同中國主體價值觀的衝突,並直言這兩種價值觀「無法和解而共生」。彼時,民進黨掌控歷史詮釋權,統派寡不敵眾,只能在《海峽評論》繼續史料的蒐集、史實的考訂和理論的建構,以蓄勢待發。

5月20日馬政府成立,在各界壓力下,宣布高中歷史課綱暫緩實施一年,重新修訂,並更換了教育部長,統派對此寄以厚望。2009年王曉進課綱小組任召集人後,致力於用中國史觀糾正「98課綱」的「去中國化」史觀。不甘心將課綱歷史詮釋權拱手相讓的獨派自然與其「無法和解而共生」。因此,他們反對王曉波調整課時比例,反對將夷州寫入歷史,不過是以學術爭議為藉口,真正反對的其實是他的統派身分,他的中國史觀。難怪有學者指出擔憂「去中國化」的95、98課綱,面臨淘汰出局的尷尬。這才是他們批評王曉波的主要原因。

但批評王曉波不過是表象,馬政府才是獨派最終的矛頭所向,主要目的不外乎出於競選的考慮。這點從民進黨的言論可見一斑,民進黨籍立委管碧玲說:「在馬英九政府的欽定下,國文與歷史兩個課綱的審議,都由王曉波強力主導翻案,過去『98課綱』審議是全面性、由下而上廣泛參與的產物,馬政府上台後,變由高度中國派學者主導,前中教司長蘇德祥還出面干預及遊說委員,這種對台灣歧視與矮化的史觀,就是馬政府所謂的『撥亂反正』嗎?」所以,在周文的導火索作用下,論戰才會一觸即發,進而經由民進黨的輿論操控,喧騰一時。可見歷史課綱的修訂問題糾結著目前台灣最敏感的統獨問題,論戰反映的不僅僅是統獨兩派對歷史詮釋權的競奪,背後更是統獨「去中國化」和去「去中國化」的政治對抗。

4.結局與檢討

針對修訂「98課綱」引起的風波,​​台灣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表示,新的歷史課本預計2011年8月實施,按照預計進度,實施前還要通過教科書審查,6月底完成課綱草案,並辦理公聽會,希望8月底課綱能通過定案。

幾經周折後《新課綱》終於出爐,與「98課綱」相比,新課綱主要的變化為以下幾方面。

第一、將高中歷史教育的目標增加了一條「引導學生認識重要的歷史知識」,中國史和世界史的課時,均從一學期增加為1.5學期。

第二、「98課綱」最為統派詬病的除了「去中國化」外,就是在「日本統治時期」中所呈現的「皇民史觀」。「新課綱草案」則增加了台胞的反抗運動,要求說明武裝抗日的「乙未之役」、「後壁林之役」、「霧社事件」和非武裝抗日運動,並要求「簡述《台灣青年》創刊、演變及連橫《台灣通史》等的意義」,在「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中,要求討論「殖民統治的『近代性』與『殖民性』問題」,要求討論「工業日本,農業台灣」及「差別待遇」的統治方針,並要求敘述抗戰時期「台人在台或赴中國大陸的抗日運動」和「慰安婦」問題。還有在日本統治時期,「傳統文化的存續情況」。

第三、「98課綱」將「有關台灣史事的明確記載始於近四、五百年前」,被統派視為「不符合於歷史事實」的、「去中國化」的歐洲殖民史觀的觀點。「新課綱草案」規定「有關台澎的文字紀錄始於三國東吳與隋代的相關爭議,一併討論」,取消專題,高三選修課改為包含中國文化史在內的世界文化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台灣與大陸之間的歷史關係。同時在「早期台灣」的說明中,「98課綱」要求「講述大航海時代台灣地理位置的特色,16世紀中葉以後東亞情勢的變化,以及台灣走入世界體系的過程,進而敘述荷、西及鄭氏時期的歷史」。「新課綱草案」則修訂為「說明大航海時代台灣地理位置的特色、16世紀中葉以後東亞情勢的變化,漢人、日本人與台灣原住民的接觸,進而敘述荷、西及鄭芝龍時期台灣與世界體系的互動」。「新課綱草案」增列「漢人、日本人與台灣原住民的接觸」,是補「98課綱」之不足,並把鄭芝龍與鄭成功父子分別處理,這是符合史實的。可以說「新課綱草案」恢復了部分史實,一定程度上糾正了「98課綱」的「去中國化」問題。

綜觀「新課綱草案」的變化,貌似統派與「台獨」爭論的議題基本上得到了解決,統派在歷史詮釋權的競奪中取得了勝利,但不容忽視的是,新課綱中杜正勝「同心圓」的基本架構並沒有從根本上發生改變,而這恰恰是「98課綱」需要修訂的要害之處。從這個角度來看,此次統派對修訂課綱詮釋權的競奪與獨派尚有距離。王曉波本人也對修訂結果不滿意,認為新課綱草案「『撥亂』或有之,但『反正』則不全然,或許『反正』也是不能『一步到位』的,而空留為德不卒之憾。」

統派全力出擊仍未能在此次歷史詮釋權的競奪中取得最終勝利,個中原因值得進一步深思。

首先就政府而言,民進黨上台後,利用手中掌控的歷史詮釋權,千方百計的在教科書中滲透其「去中國化」的意圖,已經成功的混淆了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而馬政府上台後,在藍綠對抗嚴重的政治環境下,行事常常徘徊瞻顧。在涉及兩岸定位的問題上,畏首畏尾,在教科書修訂問題上,亦擔心徹底撥亂反正,必然會引起政治風暴。以至於在長期的拉鋸戰後左搖右擺,無所擔當,最終「以兩面討好的作法妥協了事」。因此,有學者批評馬英九說:「在整個意識型態上,馬總統做得是很不夠的,這也直接導致​​了整個社會仍然浸潤在去『中國化』的氛圍中。」所以,新課綱修訂不盡如人意,馬政府應負有主要責任。

其次,從統派自身來看,雖然其批駁意圖「去中國化」的「98課綱」不遺餘力,但批駁容易,要寫出一個能符合新時代的「中華民國歷史課綱」,卻並非易事。且「98課綱」幾經審議,雖然內容不乏荒謬之處,在邏輯性和系統性上卻十分嚴密。相較之下,王曉波等人致力於歷史資料的蒐集和史實的考訂,雖然糾正了「98課綱」的諸多謬誤,卻始終沒有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系統的可以取代殖民史觀,並自成邏輯足以觀照整個台灣史的新史觀。史料詮釋和考訂固然重要,但它作為基礎工作,只還原事實不進行系統的史實重構,對於對抗「98課綱」的殖民史觀來說,恐怕是難以為功的!也正因如此,統派在論戰過程中不免遭遇質疑。如大學教授史維就表示:「就目前可見的『99課綱』(甲案)來說,我們除了看到若干課綱委員一再強調的『中國民族認同』一點外,基本上看不到其他整體的系統性思維。」史維的質疑固然有其維護「98課綱」的政治用意在內,但其質疑不能說沒有一定的道理。

再次,就課綱委員和審查委員來講,儘管馬英九執政,獨派課綱修訂委員卻佔絕對優勢,且受到政府重用。像王曉波這樣持中國史觀的學者,在委員會中寥寥無幾。因此,課綱修訂運作與表決的主導權依然掌控在維護「98課綱」的委員手中。議案表決時,勢單力孤的王曉波常常處於劣勢,「他僅能得到他自己的一票而已」。

最後,從台灣的政治環境來講,民進黨成為執政黨後歷史詮釋權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一時難以撼動。因此,統派雖然20年來也在不斷利用《海峽評論》的平台向其發起挑戰,但是經李、扁詮釋的歷史教育觀理念已經潛移默化、深入人心,台灣在「文化認同」與「歷史認同」方面,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我是中國人』在台灣幾已成為敏感話題,公開強調自己是中國人,會被扣上『不愛台灣』的帽子,甚至遭到暴力攻擊。」「歷史認同」是「民族認同」的精神基礎,面對獨派分離主義史觀被政權吸納進教科書的現實,王曉波等統派試圖透過《海峽評論》發展一套能夠發揚台灣愛國主義精神,去除「皇民史觀」影響的中國史觀,與之競奪歷史詮釋權,但目前在獨派強大的分離主義意識包裹和打壓下,統派要想從根本上扭轉在歷史詮釋權方面的劣勢,恐怕尚需時日。

但無論如何,通過這場論戰,統派駁倒了獨派的部分觀點,其長期堅持的中國史觀在新課綱的局部範圍內得以體現,大眾通過他們對高中歷史課綱詮釋的大致輪廓,對其平生所宣揚的民族主義理念、去殖民理念、統一理念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而擴大了自己的宣傳陣地。從這個角度來講,此次論戰對於統派自身發展,對於糾正獨派「皇民史觀」和去「中國化」的「分離史觀」仍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