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伺機重返中東

「伊斯蘭國」與國際局勢

孫若怡(稻江科技暨管理大學教授)


2012年「伊斯蘭國」快速擴張以來,先後佔領了敘利亞的拉卡省、伊拉克的摩蘇爾城;除控有一個面積至少20萬平方公里、橫跨敘利亞北部到伊拉克迪亞拉省的遼闊地域外,還掌握了多口油產豐富的油井。加上善於運用網路宣傳,使成千上萬來自美國、歐洲與其他地方的年輕人,紛紛加入該組織,「伊斯蘭國」的存在已成一個事實。自從「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在電視上公開斬首西方人質的畫面,這個被視為是「目前世上最有錢、最殘忍也最強悍」的恐怖組織,加上美國總統歐巴馬將其與伊波拉病毒相比擬後,他的存在似乎已成為全球安全的重大威脅。有鑑於此,美國乃出動轟炸機進行轟炸,不過,收效甚微。

另一方面,「伊斯蘭國」武裝分子亦積極介入敘利亞的內戰,成為有別於美國與西方陣營所支持、欲推翻什葉派阿薩德政權的另一支力量。歷經四年頻仍戰亂的敘利亞,不但因此進一步催化了自去年以來迄今,洶湧入歐的難民潮,也使阿薩德政權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危境。9月底,有感於敘利亞局勢的危機,俄羅斯總統普京斷然出兵,對敘利亞展開了摧枯拉朽般的空襲行動;兩個月以來,在打擊「伊斯蘭國」方面,贏得了相當的聲譽與成效。

11月13日晚間,在「伊斯蘭國」主導下,法國發生了史無前例的「恐怖襲擊」,攻擊行動包括機槍掃射、自殺炸彈爆破,造成近130人死亡。法國總統奧朗德把事件定性為「戰爭行為」,並立即派出航空母艦編隊,駛入波斯灣打擊「伊斯蘭國」。

剎那間,圍繞著以打擊「伊斯蘭國」為議題,實質上以解決敘利亞問題為主軸的外交角力,已然在「反恐聯盟」的旗幟下悄悄上演;美國、俄羅斯、法國、土耳其、伊拉克、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等國,都基於自己國家戰略利益的考量積極部署。美國在中東地區曾有的霸權地位,是否會在這次洗牌的過程裡悄然易手?未來中東地區的國際秩序是否得以重構?該地區是否會形成區域性國家與集團競逐的局面?實有待時間驗證。

西方列強勢力的介入

1.歐巴馬的「空心戰術」

自2011年3月15日,敘利亞民眾在首都大馬士革開始了首次的反政府示威活動後,該國就陷入極度的動盪之中。由於敘利亞總統巴夏爾.阿薩德與伊朗、真主黨及俄國關係密切,較之伊拉克的海珊與利比亞的格達費,美國對其厭惡的程度直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心想拔除之。因此,在美國主導的阿拉伯之春茉莉花革命中,敘利亞的動盪正是美國一手炮製的顏色革命的典型代表。早在2011年3月28日,德國「戰爭新聞網」一篇題為《敘利亞:美國製造的顏色革命》文章中,就直接了當的說道:「革命是美國手指中的遊戲,在中東地區他已經支付了五億美元給各種反對派,現在則想讓敘利亞這張骨牌倒下。」

美國介入敘利亞爭端前後已長達四年多,基本上歐巴馬採取了以金錢物資與武器,支援反對派以對抗敘利亞政府軍;並試圖培植一支所謂溫和的「地方部隊」,取代美國派遣地面部隊的需求,以代理人戰爭的形式推翻阿薩德。不過,美國人這個精打細算的算盤,則因以下兩項因素而落空。一、美國國防部預計在敘利亞境內,耗巨資訓練反政府「遜尼派地面部隊」的努力,因啟動後僅有極少數人參與而草草結束。二、反敘利亞政府的派別眾多,分境內與境外兩大類;各陣營內部的分化又極明顯,不同派別還形成了多個小團體,盤根錯節,各自為政。近期內,各派別雖然積極致力於力量的整合,但終因利益、屬性與對國家認知的不同,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立場。這讓美國無法以整個反對派的力量,作為與阿薩德政權抗衡的籌碼。這也使得阿薩德政權的存在,成為茉莉花革命中的異數。

隨著「伊斯蘭國」的崛起,情勢愈趨嚴峻。12月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聖貝納迪諾市一所名為「內陸地區中心」的殘障康復中心發生槍擊事件,導致14人遇難、21人受傷;這次的恐怖襲擊震懾了美國社會。為安定民心,撫平輿情,14日,歐巴馬在五角大廈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後對記者宣稱:美國將進一步加大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打擊力度;美國領導的聯軍已經進行了近9,000次空襲,同時還清除了包括「伊斯蘭國」主要領導人阿布·薩耶夫在內的多名核心成員。15日下午,歐巴馬在白宮羅斯福廳,進一步向全美主要媒體總主筆和專欄作家明確表達,不會派遣大批地面部隊前往中東作戰的初衷。歐巴馬指出:「派遣大量的美軍地面部隊重回中東戰場,所耗之人力、物力與成本不貲。……估計每月將有100名美國士兵陣亡、500人受傷,每月軍費最高達100億美元。以目前美國受到的威脅程度而言,大軍壓境中東不符比例原則。」

總之,歐巴馬不願意美國在敘利亞再度捲入一場長期、代價巨大的地面戰爭,也想避免反恐被描繪成一場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戰爭。

然而,美國一旦決定不派遣地面部隊作戰,歐巴馬的反恐策略就成為談反恐卻無良策的「空心戰術」,故而飽受歷任要職的官員與共和黨人的批評。聯席會議主席參謀總長約瑟夫·鄧福德在出席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時坦承,目前美軍的軍事行動沒有遏制住「伊斯蘭國」的發展。

根據《華盛頓郵報》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民意調查,分別有57%與60%的美國民眾,不滿意歐巴馬打擊恐怖主義的政策。民眾除對他的工作滿意度降至40%左右外;53%的民眾更認為美國應派遣地面部隊,前往伊拉克或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

2.俄敘兩伊聯盟與土耳其的布局

雖然,阿薩德政權始終存在,但面對與國內反對派和「伊斯蘭國」武裝部隊兩面作戰的情況下,也面臨了統治危機。2015年9月30日,在敘利亞正式請求、伊拉克和伊朗政府的積極配合下,以打擊恐怖主義為名,俄羅斯在敘利亞展開了摧枯拉朽般的空襲行動。這個被媒體稱之為「俄敘兩伊聯盟」的合作;兩個月以來在打擊「伊斯蘭國」方面確實取得相當的效益。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反恐的目的既是為了擴大其在中東的影響力,好對美、歐擁有更大的談判籌碼;同時也藉以鞏固盟友阿薩德的政權。

11月24日,一架蘇愷24戰鬥轟炸機在敘利亞與土耳其邊境地區上空被土方以侵犯領空為由擊落,俄、土關係驟然緊張。此後,俄羅斯和北約成員國派往地中海海域的軍艦數量急劇增加。12月13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公告:為了避免兩船相撞,俄一艘護衛艦當天在愛琴海北部海域,向一艘土耳其漁船開火示警;俄土兩國陷入了極糟糕的冰凍關係。兩國為何交惡?

在對敘利亞的反恐行動中,土耳其既反對俄羅斯聯合阿薩德政權的反恐作法,也反對西方國家聯合庫爾德人打擊「伊斯蘭國」的作法。活躍在土耳其南部和伊拉克北部、積極尋求獨立建國的庫爾德人,一直是土耳其的心頭之患,庫爾德工人黨被該國視為「恐怖組織」。藉著各國要在敘利亞打擊恐怖組織之際,這無疑給土耳其打擊庫爾德人提供了理由。為打擊庫爾德人,土耳其在參與美國主導的反「伊斯蘭國」行動的同時,也在敘利亞扶持土庫曼人,其武裝組織「土庫曼旅」既與庫爾德人交戰,也和「伊斯蘭國」爭奪阿薩德政權丟失的土地。俄、土兩國在反恐問題上矛盾尖銳,土耳其多次指責俄羅斯在打擊「伊斯蘭國」的同時,也把土庫曼旅這樣的反(敘利亞)政府武裝,視為恐怖分子予以打擊。

敘利亞作為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唯一據點,對俄的重要戰略意義不言而喻。土、敘兩國關係破裂後,土庫曼人自土耳其獲得大量軍事援助,成為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的重要力量之一,也代表著土耳其在敘利亞的利益。據土耳其《自由報》報導,一名土耳其官員曾對俄羅斯官員表示:「當土庫曼人的生命安全受到攻擊時,土耳其不會坐視不管。」

不過,俄羅斯對土耳其擊落該國戰機的動機,卻有不同的解釋。11月3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法國巴黎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宣稱:「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土耳其)決定擊落我方戰機的動因,是保護『伊斯蘭國』在土耳其境內的石油運輸線。……土方允許『伊斯蘭國』經土耳其走私石油。」當下「伊斯蘭國」靠石油走私,每日進帳100至150萬美元,這是他不斷壯大的理由之一。12月2日,俄羅斯國防部公布了土、敘邊境石油運輸的衛星照片,以印證「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其非法所得石油的主要買家正是土耳其,並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及其家人都參與這一「犯罪交易」。

土耳其擊落俄國戰機後,俄羅斯方面懷疑此事與美國有關。這一懷疑基於美國近來在敘利亞的兩個動向。第一、在美國主導下,對敘境內反政府武裝的武器供應,質量均急劇增加。反坦克導彈的使用率超出俄空襲敘利亞之前的八倍,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敘軍配合俄空襲展開的地面進攻;行動的主要實施方正是土耳其。第二、11月初,美國突然在靠近土、敘邊境的土耳其機場,部署了12架F-15戰機,此前美國所有部署在中東的戰機僅具備對地攻擊性能,而F-15則只能用於空戰,其威懾、牽制俄羅斯空襲的意圖非常明顯。

12月3日,一支由400人特種兵、100名配備有20輛坦克人員所組成,具營級規模的土耳其裝甲部隊越境進入伊拉克;5日,伊拉克政府發表聲明:「要求土耳其撤回進入伊北部摩蘇爾地區的部隊,並稱這是土國『嚴重侵害伊拉克主權』的行為。」對此,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一方面聲稱:「該軍事活動是『例行的換防活動』以『增兵應對安全風險』」,另一方面還強硬指出:「任何(對土國行動的)曲解,都是『挑釁行為』」。6日,伊拉克總理阿巴迪發表聲明,要求越境人員在48小時內撤離。儘管「逐客令」期限已到,但土方卻毫不鬆口,表示希望保留駐伊的軍隊。

擊落俄戰機之後,土耳其又出兵伊拉克,目的實在引人關注。越境事件發生前,土耳其一直對伊拉克北部山區的庫爾德工人黨的據點,進行轟炸。而美國為出兵事件的表態,明確揭示了美方的默許以及土、美之間的微妙關係;五角大廈稱:「知曉這次行動,但此事不在美國主導的範圍之內。」

只是土耳其這回雖充當了美國制衡俄羅斯的馬前卒,但從美國方面得到的利益卻微乎其微;除了一句確保其主權完整的空話外,就是諄諄告誡不能攻打庫爾德工人黨的武裝部隊。而對俄國的關係卻猶如賠了夫人又折兵;除與「伊斯蘭國」聯繫的祕密被徹底曝光外,被埃爾多安視為親人的「土庫曼旅」,則受到嚴重的攻擊而死傷慘重。普京揚言:將使土耳其後悔不止一次。另一方面,土軍此番越境的原因之一,意在建立戰略制高點;藉由支持阿拉伯遜尼派和伊拉克庫爾德人的自治政府,以抗衡俄羅斯、伊朗和伊拉克的聯盟。土耳其以強硬的姿態,顯示自身在伊拉克的存在,並且企圖成為這一地區未來新秩序的一個主要參與者。

3.英、法、德三頭馬車的鬆散結盟

上月巴黎遭「伊斯蘭國」發動的恐怖襲擊以來,法國一面加大對其打擊力度,一面則致力於聯絡國際社會,希望結成新的反恐聯盟。

11月23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分別與來訪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和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會談;會談後卡梅倫表示,英國應該與法國以及其他盟友,一起在敘利亞實施空襲,以戰勝「伊斯蘭國」。25日,奧朗德在巴黎會見到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後亦表示:「兩國將攜手打擊恐怖主義」。默克爾則指出:「反恐需要加大軍事投入的力度,德國將儘快回應法國有關反恐一事中承擔更多責任的要求。」

12月2日,英國國會以397票贊成、223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對敘利亞與伊拉克境內的「伊斯蘭國」進行空襲的提案;但排除了英軍參與敘利亞地面作戰的可能性。英國首相卡梅倫在議會中指出:「『伊斯蘭國』對英國安全構成了『根本威脅』,英國應響應盟友的呼籲,一起打擊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以保衛英國的安全。」BBC報導,議會公布結果幾小時後,皇家空軍四架「狂風」式戰機就發動對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目標的攻勢。

4日,德國聯邦議院也以445票對146票的絕對多數,通過了打擊「伊斯蘭國」的議案。按照計劃,德國參與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主要集中在軍事偵察和後勤補給方面,不直接參與空襲等作戰任務。德方將派出六架「旋風」式偵察機和一架空中加油機;並派遣一艘護衛艦,為法國部署在地中海東部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護航。估計派兵1,200人,是目前德國最大規模的海外派兵行動。

去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反恐聯盟」,雖然對「伊斯蘭國」頻繁轟炸,但收效不佳。12月15日,「今日俄羅斯」新聞網援引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的發言:「我們可以斷定美國反恐是在裝樣子,並沿襲其一貫解決地區局勢的政治方式,這種方式至少在敘利亞是違背了國際法。……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不僅在敘利亞碌碌無為,『伊斯蘭國』的威脅不斷突顯就是證明。」因此,英、法、德的聯盟組合,意在強化「反恐聯盟」。英、德兩國政府之所以願意出手相助,既有國際上反恐呼聲的需求,並給盟友法國一個交代,當然也關乎各自國內政治生態的考慮。

事實上,若真要剿滅「伊斯蘭國」,以目前所出動的空中轟炸武力即已足夠,關鍵在於要配合地面攻勢。但英軍排除了參與敘利亞地面作戰的可能性,而德國的海空軍也只扮演非攻擊性的偵防護衛角色。由此可見,在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中,法、英、德三國的同盟,其實仍各有盤算。對出兵議案一事,兩國國內的反對黨都投了反對票;他們更擔憂的是,極端組織在英、德境內複製巴黎式的恐攻行動。

區域結盟勢力的崛起

1.伊拉克向美國說不

12月5日,美國國防部長卡特於國會中表示:「在與伊拉克政府的充分協調後,五角大廈擬部署『具有專門目的的遠征特種部隊』,以協助伊拉克部隊和庫爾德武裝,共同對抗『伊斯蘭國』。……這批特種部隊習慣當地情況後,將有能力執行突擊、營救人質、蒐集情報和逮捕『伊斯蘭國』高級頭目等任務,並可能在敘利亞執行單邊行動。」

隨後,根據卡達半島電視台報導,伊拉克總理阿巴迪當天聲明:「我們不需要外國部隊踏上伊拉克的土地。若不完全尊重伊拉克的主權,任何國外部隊的軍事行動或派遣任務,都不會在伊拉克的任何地方出現。」路透社則引述阿巴迪的回應:「在沒有伊拉克政府的批准下,部署這樣一支部隊是無法接受的,並對巴格達與華盛頓之間的合作親密度表示質疑。」伊拉克國內的什葉派穆斯林武裝力量更揚言,將對美國在伊拉克部署的任何新的軍事力量施以打擊。

做為由美國一手扶植的伊拉克什葉派政權,如今對美國政策的回應實在值得玩味。無形中更進一步表明了在俄羅斯介入中東局勢之後,其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已大幅提升;伊朗與俄羅斯已成為什葉派凝聚力的重要支柱。

2.「反恐軍事聯盟」的成立

12月15日,由沙烏地阿拉伯發起,包括埃及、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土耳其、馬來西亞和巴基斯坦等34個伊斯蘭國家,所組成的「反恐軍事聯盟」宣告成立。這支聯合行動中心設於利雅德的聯盟,宣稱「將針對『出現在我們面前的一切恐怖主義組織』加以打擊,以保護伊斯蘭國家免遭恐怖主義組織傷害為己任,並將協調和支持在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埃及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

若就以打擊「伊斯蘭國」行動而言,目前已經有了分別以美、俄兩國為首的「反恐聯盟」和「俄敘兩伊聯盟」,為何沙烏地阿拉伯還要再組織一個「反恐軍事聯盟」?根據新華網的分析,不外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美國既然不願派遣地面部隊作戰,其主導的「反恐聯盟」又成效不彰,致使許多實質任務還需要靠沙烏地阿拉伯、約旦等地區國家來完成。與其這樣,還不如自組一支隊伍,名正言順地發揮「主人翁」的反恐作用。其次,在敘利亞內戰和圍剿「伊斯蘭國」的過程裡,沙烏地阿拉伯始終秉持阿薩德必須去職的立場,因此「反恐軍事聯盟」成員國多屬遜尼派國家,伊朗與伊拉克皆未列其中。第三、對以俄羅斯為中心,由敘利亞、伊拉克、伊朗等國所形成的聯盟進行制衡。第四、葉門什葉派「胡塞武裝」力量經常與沙烏地阿拉伯發生嚴重衝突,造成沙國的重大傷亡。為徹底剷除該股力量,結盟以尋求國際支持的基礎。

作為遜尼派大國的沙烏地阿拉國,對什葉派國家藉由打擊「伊斯蘭國」行動,進而組成「俄敘兩伊聯盟」,形成一股整合的勢力,其心存憂慮,不難理解。但是,這是否也意味著,由於宗派的對立與衝突,伊斯蘭世界仍然看不到和諧統一的前景;無形中也為外力干涉提供了空間與機會。

近些年從圍剿阿薩德政權,到策動烏克蘭倒向西方,美國在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方面迭有斬獲。如今,為了重塑俄羅斯的大國地位,普京正在扮演突圍者的角色,希望藉由重塑新的國際秩序,以挑戰美國的霸權主義。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去留問題,是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首要分歧點。普京願意與歐巴馬共同打擊恐怖主義,但美國認為,俄羅斯對敘利亞的空襲,反而鞏固了阿薩德的統治。對打擊「伊斯蘭國」,美國、俄國與歐洲雖目標一致,但卻在策略、範圍和力度等方面各行其是。而混戰留下的權力真空,引發地區國家爭奪主導地位,地緣政治的新版圖似乎正在加速重構之中。如果美國接受俄羅斯建立的新秩序,那麼,是否就意味著將放棄全球領導者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