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是重返聯合國的不通之路

社論


自上個立法院會期由集思會主導通過了「將於適當時機重新申請返回聯合國案」之後,近期來,朝野政客都在大做「聯合國秀」,上街頭者有之,到聯合國請願者有之,甚至發生總統府和行政院的名義「彈性」之異的風波。

中華民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明文於聯合國憲章,中華民國政府亦派遣大使出席聯合國,是為國際上認定的中國唯一合法的代表政府。這項聯合國的認定一直到71年才改變,改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才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因此,聯合國內的中國席位改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派遣大使出席。

這一個改變是動用了聯合國大會的多數決才改變的,是當時「阿爾巴尼亞案」,在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情況下通過的。郝柏村說這是「冒名頂替」,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來說,並沒有什麼錯誤,但是,現在全世界除了29個小國外,都承認這項「冒名頂替」,也就只好「弄假成真」了。

其實,這不是「冒名頂替」,而是一項國家的繼承,就如同當年中華民國繼承了大清帝國的國際地位和一切對外的國際權利義務一樣。否則,今天的滿清皇族也可以指控中華民國是「冒名頂替」了

國家被繼承了也不是不可奪回來,在中國歷史上就有「少康中興」、「光武中興」。聯合國的席位被繼承了,也不是不可奪回來,但那還是必須用繼承的方式,或逼使中共為不承認「二個中國」而退出聯合國,再以中華民國去繼承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有二分之一以上的聯合國會員國承認中華民國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政府,並排斥中華人民共和國,那麼中華民國不但可以重返聯合國,並且將重為安理會的常務理事國。所以,郝柏村說,重返聯合國要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在理論上,並沒有錯誤,但是,在現實上,要取得二分之一以上國家的承認,並排斥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有現實的可能嗎?要逼政府申請重返聯合國,那是拿郝柏村的赤腳去踢鐵板而已,視為集思會的倒郝運動可也,但卻不是重返聯合國運動。

不能「重返」就申請「加入」,而不用「中華民國」名稱,或用「台灣共和國」,或名義「彈性說」。「加入」和「重返」的意義不同,程序也不同。「重返」還是「一個中國」的立場,只是以中華民國的「一個中國」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在程序上,是經過聯合國會員大會,只要取得二分之一多數,安理會的否決權也無效。「加入」則是台獨或「兩個中國」的立場(「兩個中國」其實即台獨,新加坡也是華人社會並非中國),而不能排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席位。但在程序上,「加入」是要經安理會通過,必然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否決,也不可能成功。除非中共能承認台獨,否則,「加入」之說不但在現實上不可能,在邏輯上也不可能。

在國際法上要承認台獨,必須否定《開羅宣言》,或否定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以中國唯一合法代表政府光復台灣的事實,但這已是上帝也否定不了的歷史事實了。再者,即根據實力原則,在中國政府脆弱之際,以強大的國際壓力(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屈服中國政府的意志,放棄台灣主權的主張。後者,即郝柏村所期待的對大陸「和平轉變」,但在大陸「和平轉變」分崩離析之前,「加入」聯合國也是沒有指望的。

不過,觀察台灣政情的變化,總統府的「彈性說」是令人注意的。今年5月,李登輝總統在記者會上說,批評其「務實外交」為「獨台」,是中共對他的誣衊,(「獨台」一辭,始於蔣經國時代的親台派旅美學者熊玠,而非中共)。但「彈性說」又何止「獨台」,而是如假包換的「台獨」。

我們不知道,「彈性說」是否出於李總統的本意,李總統執國家之大政,當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之義,豈可兒戲國事開這種「彈性說」的台獨玩笑。李總統應知道,李潔明、白樂崎之類的美國政客和特務並不可靠。郝柏村是「過渡」的,李登輝同樣是「過渡」的,只是假借李、郝摧毀國民黨對台灣社會、政治、軍事的權力而已。在美國的心目中,下一個台灣的「兒皇帝」不會再是李登輝,而是儲備已久的彭明敏啊。

如果不是以台獨為目的,台灣也不是沒有重新參加聯合國活動的途徑,在90年兩韓秘密談判破裂前的「兩韓共一席」即不失為參考模式,海峽兩岸經過協商共組出席聯合國的代表團,共享聯合國的中國席位,非以國家為單位的經濟、文化、體育等組織則可分別組團代表出席。

這種「兩岸共一席」的模式,是堅守「一個中國」的立場,也應是中共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對台灣可能「善意回應」。除非中共放棄「一個中國」的原則,否則,一切的台獨或「彈性說」都是重返聯合國的不通之路,而只能是政客煽惑群眾欺騙人民的「政治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