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權報告》的真實目的

張葉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橫挑鼻子豎挑眼

我想,任何一位冷靜的讀者,在讀完美國國務院1994年《人權報告》中國部分後,都會同意我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批駁美國人權報告的文章所使用的標題,即這是一份「歪曲事實、顛倒是非的報告」。且不說《報告》無中生有、移花接木地編造出西藏一尼姑被打致死的故事和劉剛在獄中被毒打的謊言,僅就《報告》處處充斥喪失理性的責難也可看出這點。比如,《報告》居然把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的犯罪活動也視為中國政府「侵犯人權」。按照這種邏輯,只有放任罪犯在中國大地上肆無忌憚地拐賣婦女兒童才叫「維護人權」。又比如,《報告》一方面承認中國「政府的發展政策促進了少數民族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又大肆攻擊這種提高「打破了傳統的生活模式」。按照這個邏輯,不發展、不提高固然不合「人權」。發展了提高了,也不合「人權」。這真用得上中國民間一句俗話:「橫挑鼻子豎挑眼,一百二十個不順眼。」

美國國務院為什麼要對中國持這種態度?從報告的第一句話就可以一覽無餘:「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由中國共產黨壟斷決策權的集權國家。」這種對我國國體和政體的令人不可容忍的惡毒攻擊和誹謗,反映出美國當權者事實上把社會主義中國看作他們的「眼中釘」。對於美國當權者的這種心態,美國已故著名歷史學家費正清早在十多年前就刻畫得入木三分。他說,「我們感到我們的基本價值標準直接受到威脅。如果中國人自願選擇共產主義,那就可以斷定人類的大多數是不會走我們的路的──至少目前是如此。因此,我們在這場危機中聊以自慰的,是認為新的中共獨裁政權並不代表中國人民相當大的一部分人的利益,認為它只是靠武力和操縱手段才能維持下去。總之,我們認為它太壞,不能持久。因此作為一種原則和義務,我們必須反對它。」(費正清:《美國與中國》,商務印書館中譯本,1987年版,第334-335頁)

原來如此!只要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美國當局就要把反對中國「作為一種原則和義務」而絕不放棄。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勢的變化,手段也在不時地改變。過去用軍事政治手段孤立封鎖,今天則更多地要採用「人權外交」了。

近年來,美國年年都要提出有關中國的人權報告,挖空心思地攻擊中國,並在聯合國有關機構和其他國際組織中,糾結一些國家一再提出所謂譴責中國人權問題的決議草案,使一些不明真相的國家和人們以為美國有多麼輝煌的人權紀錄──因為依照常規,似乎敢於如此氣壯如牛地指責別人人權問題的人,其自身一定是有優勢的──而中國和別的國家的人權紀錄可能是糟糕透頂。這可借用法西斯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的一句話:「謊言重複多遍就成了真理」。美國當局是否也信奉這種心理戰術?

但是,事實勝於雄辯。美國當局的做法對內、對外都最終證明其心勞日絀,是注定要失敗的。

美國兩千萬人常挨餓

就美國自己來說,其人權問題這些年來已變得越來越嚴重。在發達國家中,美國具有最高的吸毒率,許多婦女受到暴力威脅,青少年犯罪率直線上升,有近五千萬靠施捨和救濟過活、三四百萬無家可歸者、兩千萬人經常挨餓,等等。美國在人權方面說不上有什麼光彩紀錄。倒是真的需要有一番認真的反省,至於說到種族歧視,美國黑人與印第安人的低下地位至今沒有根本改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奴隸制在世界範圍內已走向消滅的現代,美國密西西比州參議院今年2月才投票廢除奴隸制。至於事實上的歧視就更是根深柢固。最近美國社會學家喬.費金和赫南.薇拉教授在他們的新著《白人種族主義》中指出,白人種族主義「如今已發展為一種複雜的思維方式,滲透到了美國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他們警告說,「除非美國的白人承認並著手解決種族歧視問題,否則美國社會將在今後20至30年內爆發一場嚴重的種族衝突」,其「激烈程度將可能達到歐洲波黑戰爭的水平」。至於印第安人,美國當局或是讓他們隔絕在「保留地」裡,或是強制他們同化於「主流社會」,既不尊重他們的傳統,又不幫助他們發展,他們至今仍是美國社會中最貧困的階層。一些美國學者預言,「美國印第安人將處於社會經濟階梯的最底層而進入21世紀」。(蓋爾.托馬斯;《21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美國種族關係》,紐約,1990年,第252頁)美國當局執意迴避這些現實,卻無端指責中國的少數民族政策,豈不是賊喊捉賊、令人啼笑皆非嗎?說穿了,美國就是想轉移視線。用造謠惑眾指責別人的辦法來掩蓋自身的嚴重問題。

那麼,美國人權外交又為什麼把主要矛頭對準中國呢?也許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的社會制度、社會實踐被美國當局認為是對其利益和價值觀的挑戰和真正威脅。

這有著深刻的根源。正如法國一位學者所揭示的,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其歷史「充滿著擴張主義這一永不改變的特色」。(馬克斯.拉納:《美國文明》,見〔德〕克勞迪.朱里安:《美利堅帝國》,香港文教出版社1971年版,第3頁)除了經濟軍事手段,社會政治制度和價值觀的「天然優越」成為其擴張的重要資本。但是自從共產主義出世以來,特別是在蘇聯開始了社會主義實踐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當權者就大為恐慌。他們認為「共產主義意味著一種意識形態,一種政治運動,一種分析方法和一種生活方式」,共產主義歷史不僅包括了政黨的成長而且也包括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發展」。(艾爾弗雷德.G.邁耶: 《共產主義》,紐約,密執安大學,1967年,第3頁)這一切在美國當局看來不能不是對其思想意識、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提出的嚴重可怕的挑戰。由此,也正如德國學者克勞迪.朱里安所說,「針對共產主義而展開一切活動」就成為「美利堅帝國的特色」。(《美利堅帝國》第7頁)

這一點,在美國對蘇聯「人權外交」上就很突出。在蘇聯戈爾巴喬夫當政那幾年,儘管蘇聯的在美國的「人權」壓力下一再讓步,但美國就是不買帳。原因何在?一位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成員、東西方關係問題專家邁克爾.曼德爾鮑姆終於透露了實情。他說,「像蘇聯這樣的一個國家即使它更自由化一些,也很難逃脫來自美國的指責。」無疑,使俄羅斯人和其他原蘇聯人「建立起一整套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和政治體系,應該成為美國的一個長期奮鬥目標:美國的最終目標應該是使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實現這一點」。(《結束冷戰》,(美)《外交季刊》,1989年第4期)

令人憶起20世紀……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蘇聯解體之後,中國,就像日本一家刊物所說,被美國看成是他們「最後一個眼中釘」。美國對中國這也不順眼那也不順眼,藉口人權問題無端指責,其源蓋出於此。特別是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的這幾年,中國不僅沒有跟著變化,反而以令美國當局瞠目的進展向著更健康、更自信的獨立自主道路發展,這怎能不令美國當局焦躁難奈?!美國《紐約時報》1991年9月10日的一篇評論露骨地攻擊中國是「日漸縮小的共產黨國家的代言人」,「當今世界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更敢於這麼大膽地維護大部分美國人(應讀為小部分美國人──引者)認為過時或邪惡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該報聲稱,「隨著蘇聯共產黨政權的解體,供美國謾罵的『邪惡帝國』的位置出現了真空。現在有跡象表明中國將填補這個真空,成為美國主要的意識形態對手和美國人在很大程度上感到討厭的象徵。」這確實代表了美國國內極少數刻毒仇恨中國的政客的立場。

但是,中國人民的前進步伐是任何人阻擋詛咒不了的。美國當局應當認識到他們對中國如此肆無忌憚地發動「人權」攻勢最終會使自己處於極端尷尬的境地而遭到悲慘的失敗。

其一,是暴露了它不良的用心。美國《洛杉磯時報》1994年5月15日一篇文章說,克林頓政府認為,如果中國不在一系列人權問題上「提供具體保證」,倘若中國不遵守美國250年來的價值觀,從道義上講,損害中國是不可避免的事。文章說,這些觀點令人想起19世紀末西歐和美國商人的所作所為。他們認為自己有權強迫中國開放港口。如今中國正在被迫接受產生於一個被槍支、匪幫和黑社會攪得烏煙瘴氣的社會的錯位的價值觀。(《洛杉磯時報》1994年5月15日,拉塞爾.米勒:《首先穩定美國的唐人街》)

其二,使其遭到強有力的反擊而適得其反。新加坡資政李光耀說,使中國「民主化」的努力是天真幼稚的,只會適得其反。他說,「你不可能通過國會的一個法案或者取消貿易最惠國待國來改變有著四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他們會反擊,會停止購買美國貨,會在亞洲太平洋地區、中東和其他熱點地區給美國製造問題……」(《路透社新加坡1993年1月19日電》:《克林頓在亞洲推進人權是個錯誤》)

前總統尼克森生前曾多次說要用人權等手段演變中國。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在遺著《超越和平》一書中說,「如今,中國的經濟實力使美國關於人權的言論顯得輕率無知。10年後,中國將使它們顯得蒼白無力。20年後,中國將使它們顯得荒唐可笑。到那時,中國人可能會威脅說,如果我們不採取措施改善底特律、哈特姆和洛杉磯中南部的生活條件,就取消美國的最惠國待遇。(路透社1994年4月23日電

美國當局真得好好想想,他們的「人權外交」今後將如何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