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週年感言

葉先揚
(加州長堤州立大學教授)


「大限」用語背後的作賤心態

中國神聖領土─香港,再被應帝國主義以人類歷史上最可恥的鴉片戰爭強行割取了155年之後,終於在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懷抱。自1984年中英雙方關於香港的聯合聲明簽訂以後,在香港及台灣的不少媒體上,一直用「97大限」一詞,來表達對香港回歸的看法。「97大限」一詞,基本上是一種負面的、悲觀的,甚至帶有詛咒心態和意味的用語。香港被視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后冠上的明珠,如今也面臨物歸原主的時候,有海盜文化特質的英帝國主義,其心中的掙扎與痛苦,當然是不可言喻的。英美列強採用「97大限」一詞,雖屬無理與不當,但是尚可理解其心態,只是一些華人同胞卻也跟著英美列強的笛聲唱合,開口閉口「97大限」,就未免有自失立場,甚至是自己做件自己民族利益的可悲心態了。事實勝於雄辯,隨著1997年7月1日香港平穩過渡,「97大限」一詞,自然就在媒體上消失了。

回歸一年來,香港的現況究竟如何?總的來說可以看到香港特區政府和北京中央政府,在盡全力維護香港的穩定與繁榮,具體措施有:經濟上,面對亞洲金融風暴,堅決捍衛港元的穩定;政治上,依據香港特區基本法辦事而順利完成回歸後的首次選舉,展現北京中央政府徹底執行一國兩制的決心和成果。中國大陸過去20年來的改革開放目前正面臨國有企業整頓改革的最緊要關頭,急需穩定的國際經濟環境與大量的外資投入,這樣才能在企業體制改革與技術革新,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得到具體成果,有所突破。然而正是在此緊要時刻,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了,不但港元首當其衝大受衝擊,而且迫使人民幣承擔起穩定亞洲經濟的沉重壓力。因此,可以看到,要全面理解香港情況,必須從全中國及全世界的角度切入,才妥當,才會清楚。

香港是全球重要金融中心之一,也是冷戰時期被列強封鎖的中國大陸對外透氣的窗口。面臨香港回歸到中國人手上,西方列強中的保守頑固份子心不甘情不願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香港回歸後,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及經濟發展,肯定是大有助益的。中華民族的雄飛,中國統一大業的即將完成,標示著列強宰割奪取中華民族利益的日子快要走到盡頭了,英美帝國主義者能不心中焦慮嗎?回顧過去一年的幾件大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7月2日泰銖垮掉,泰國金融出問題,緊接著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以及東北亞的南韓,甚至日本都受到金融風暴的衝擊;值得一提的是:江澤民主席1997年10月訪美10天之間,香港股市大大下跌,最高時達50%以上,而且江澤民主席訪美期間,也正是三部歪曲西藏史實,為西藏獨立造勢的電影在全美各城市上映的高潮時期;再往以前看,則是江澤民主席訪吉隆坡時,馬幣下跌,李鵬總理訪日本時,日圓下滑。若是從世界黃金市場來看,就發現在1997年以前的幾年之中,瑞士、澳洲等本身經濟狀況很健康的國家,突然拋售黃金30噸、50噸等,這種做法相當令人不解(想衝擊國際金價?拉升美元?)。去年至今的亞洲金融風暴中,受創最深的是南洋華僑資本,最保守估計損失在千億美元以上;而在大陸改革開放過程中,華僑投資是占相當重要份量的。說亞洲金融風暴使當前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內傷!這種先擊垮經濟上的「麓村」,再進一步衝擊經濟上的「城市」,以麓村包圍城市而最後奪取城市的人民戰爭戰略思想,用在國際金融體系之中,西方列強的確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而打了一場及多漂亮的經濟仗!可以說亞洲金融風暴提供美國戰略著力點,因此台灣逢甲大學楊志誠教授指出(《《海峽評論》》90期20頁):從美國新圍堵戰略的地緣來看,經濟層面而言,南韓及泰國的金融風暴提供了戰略上的著力點,政治層面而言,台灣的政治改革奠立了戰略可行的保證。金融風暴後的南韓及泰國經濟,在缺乏資金運轉的窘境下,其面臨停滯的產業結構中將會受到美國跨國公司的迅速滲透,任期宰制。南韓與泰國這兩國是海權力量伸入陸權領域的兩個重要鉗口,此時美國所主導的海權勢力將有如一支鐵鉗,就從朝鮮半島及中南半島的兩端狠狠地咬住整個大陸心臟地帶,而這支鐵鉗的中心力點就是台灣。

日本蠢蠢欲動台灣腦筋

台灣中興大學毛鑄倫教授指出(《海峽評論》90期25頁):眾所周知,1996年3月台灣舉行總統大選投票之前,中美海軍主力曾在台灣以東海域發生嚴重對峙,瀕臨交火,此一事件始美方警覺兩點:一、中共有為台灣(中國主權)跟美軍開火的準備與決心;二、美軍面對這種衝突並無肯定獲勝的十足把握。隨後人們看到的是:一、美日在同年四月完成擴大解釋與重簽雙方的「安保條約」;二、美國片面宣稱中止進行已有一段時間的對中國大陸的圍堵戰術,甚至說跟中國的關係是「戰略夥伴」;三、據1998年4月27日的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已決定發表所謂美日安保範圍的「新見解」,其實就是要公然的正式宣佈將台灣(台海)納入其防衛。這是1979年華盛頓位與北京建交已正式廢止的與台北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協定」的變相復活。由此看來美國現在所玩的還是兩手遊戲,即一方面推動跟中國大陸的全面交往,令一方面卻支使日本出頭介入台灣問題。而美國既然要日本感於冒激怒中共之險,內裡便免不了要先做利益交換。美國大力拉攏日本一同防衛台灣(台海),未始不有許諾日本以台灣利益之意涵,日本則以此為值得一試,準備火中取栗。

最近印度、巴基斯坦分別進行核試爆,美國核武管制計劃主任米賀林(Garmil Hollin)於6月7日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指出,印度可能會用美國出售的裝備來設計新一代核飛彈。事實上,美國於1994及1996年就賣超級電腦(可設計核武器及相關投射飛彈)給印度,商務部為何無視於相關技術的敏感性而批准這些交易,值得關心中華民族安危及東亞和平之人士的深思。

事實的發展是,就在柯林頓訪問北京前的一個月左右,中國大陸周邊已引爆十分嚴重的問題,從宏觀的格局來看,印度的核武化,是迫使中國大陸在對巴基斯坦以及其他幾個回教國家的核武發展問題上表態,其最終目的則在於搞臭抹黑中國,為美國核武化、日本合理化,因為一但要日本挺身於美國之前執行「美日安保協定」,它是非有核武不可了。

總之,在洗刷百年國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一週年之際,中華兒女絕不可高枕無憂,一定要從歷史的縱向面及全球的橫向面來看問題,要綜合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各領域之間的互動關係來建立宏觀思維模式,更要具有憂患意識,才能保證振興中華與祖國統一大業的早日實現。

(本文為「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與祖國統一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