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潛水艇全部「失蹤」
轟動一時也是令台灣某些人士極為擔心的克林頓總統訪華及克江會談,已經按預訂日程完成。對於美國對中國大陸「全面接觸」之新政策,以及其對中國問題與國際政治發展之長期影響,本人已有專文討論(國立新加坡大學東亞研究所今年4月出版之New World Order and a New U.S. China Policy)。因篇幅關係,本文只能對江克會談,用本人研究架構整理後,做一非常簡單之評估。
首先,必須強調這次美國克林頓總統訪華之行,應與去年江澤民主席應邀訪美放在一起對照瞭解。是一個有計畫的高峰交換互訪。其用意是要實現美國對華「全面接觸」之新政策。至於為何有此新政策,則需簡單地回顧1996年3月之台海危機。當時大陸對台灣海域進行自1995年以來第二次的導彈試射。由於台灣在美國國會遊說成功,由於國會施壓,美政府派了兩艘航空母艦及十數條支援軍艦,到台灣海峽巡弋,以表示對台灣聲援。孰料美國第一艘母艦「獨立」號到達台灣海峽時,發現大陸潛水艇全部「失蹤」,意味著大陸海軍正在部署作戰,要對遠來挑釁的美艦進行攻擊。於是美方臨時決定,不等第二艘「尼米茲」號母艦由地中海方面到來會師,即將所有船隻由台海盡速撤退。這樣才好險地避免了一場因台灣而引起的美國與中國大陸間的一場熱戰。在華盛頓事後檢討中(1996年4月一直到該年年底),作出一個決定,即嗣後絕對不能在任何情況下因為台灣問題而將美國拖到一個可能跟中國大陸決一戰的窘局。
為了達到此目的,華盛頓決定了兩大政策:(一)必須與中國大陸保持全面的接觸,包括軍事上的接觸;(二)必須鼓勵台灣積極與大陸直接談判,以期找到一個和平解決兩岸間分裂之長遠方案。於是,乃有去年邀請江澤民主席訪美之創舉。再有克林頓總統今年之回訪。
克林頓之訪華九日(6月24日至7月3日),雖然有很多創舉(譬如史無前例之江克記者招待會現場直播),也有很多不幸小插曲(譬如西安逮捕若干異議分子,惹起克氏不滿);也儘管這次訪問之象徵意義超過實質意義,但如果要總結其具體成就,個人認為可以歸類為四方面。
第一,軍事安全方面。中美雙方在北京達成協議,彼此的核武彈頭不瞄準對方。雖然有人會說,彈頭之再瞄準在數分鐘內隨時可以調整,但其更深一層的意義,乃在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已正式解除了兩國間之冷戰關係(就如早先美國與前蘇聯以類似的協議正式結束了美蘇間之冷戰狀態一樣)。同時,我們需要認識這是繼最近兩國間簽訂的另兩項協議之後的後續行動。首先是江澤民去年訪美時所簽的兩國元首間建立「熱線」的協議。另外,即是今年3月美國國防部長訪華與中方簽訂的海事諮商協議。這一切,都是在避免未來重蹈1996年3月間中美幾乎鑄成一場熱戰之覆轍。
北大演講不如預期
第二,關於台灣問題的處理。克林頓本來不準備在其中國之行公開宣佈美國對台灣政策的所謂「新三不政策」。所以在北京時,克氏並沒有如一般人預期那樣公開談論此政策。一時引起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情況。可是,由於克林頓在北大演講,並沒有預想之成功。他本來期望北大學生會積極回應他的自由民主號召。但相反地,學生發問時,第一個發難的是一位同學對美國的台灣政策提出質疑。發問完畢,並得到全場熱烈的鼓掌。於是,克林頓在與其國家安全顧問Sandy Berger諮商後才決定利用他在上海的演講主動公開提出「新三不政策」,以息民怨。台灣對此舉有強烈的反應,是可以預期的。甚至有人抗議說美國的對台灣三不政策,無異干涉台灣內政。但是,我們需要注意:克林頓並沒有說台灣不可以如此如彼。他只說(A)美國不支持台灣搞台獨;(B)美國不支持台灣搞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C)美國不支持台灣以台灣名義進入聯合國。既是他只是說美國在這三方面不支持,我想任何人都難以定他干涉別人內政之罪。何況,如果台灣本來就不準備追求這三個不肖為美國人支持的目標,那麼美國的這三不政策,與之何干。那麼,某些人士又何必為此而大大動氣呢。
第三,打開人權問題的僵局。儘管有人認為江克聯合記者會上在人權問題上針鋒相對,表示克林頓訪華失敗,個人認為正好相反。首先,江澤民決定現場直播,美方驚喜交加之餘,不得不承認這是中方有自信之表現。在記者會上雙方均表現認真,留下極正面之效果。克林頓直言不諱之態度,可以對美國國會有交待。證明他並未到北京去磕頭。而是以剛正不阿的態度,單刀直入的辦法,對其主人坦陳人權之重要。而江主席亦在電視上讓六億中國觀眾看到,他在世界上最強的美國總統施壓下,他能挺起胸膛,直起腰桿應答如流。江主席的自信,贏得了克林頓事後在香港臨行前記者會上的全盤肯定。在此我要指出一個很多人均忽略了的一個成就。即中美雙方達成了一個協議,要在雙方政府與政府間繼續人權的對話,並要成立一個非官方的人權論壇。這表示雙方在人權問題上,已不再需要靠媒體或人權組織或異議分子在中間供給二手情報與資料。這樣可以免除很多問題(包括報憂不報喜的現象)。
對台期望微妙轉移
第四,貿易上的進展。雖然美國因克林頓之行總共有價值30億美元之商業合約因而得到解決,我認為這是最不重要之成就,所以我將之排在最後。更重要的問題,諸如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美間貿易不平衡等問題,仍待繼續努力。
結論:克江互訪後,我們可以預期中美間展望21世紀戰略夥伴關係,可說已具雛形。據個人所知,美國的對華新政策,用意是要將中國納入國際主流,包括軍事、政治,與經濟方面。果真如此,未來國際關係將出現截然不同的局面。尤其在亞洲金融危機情況下,美國一方面找到一個她重返亞太地區重申其領導地位之機會與藉口;一方面亦極須建立一個足以鞏固本地區之戰略架構。日本既然歷八年之長期不振,在亞太地區美國則不得不正視中國大陸之經濟實力。美國人認為一個能長遠合作的美中戰略夥伴關係,是鞏固本區域政治、軍事、經濟穩定之起點。對美國來說,既然已經與中國正式終止了兩國間的持續冷戰狀態(已如上述),中國可能是亞太地區一個潛在的穩定力量。關於台灣海峽兩岸分裂的問題,美國的政策可以預測仍是(A)希望能和平解決,(B)也希望是兩岸中國人自己能找到解決的辦法。這兩點上,美國對台灣政策沒有變。在過渡期間,美國會供給防禦性武器給台灣的承諾,也沒有變。但是,我們需要認識美國對台灣的期望有一個很微妙的轉移。如果美國以前對台灣與大陸間之統一問題有一種由歷史帶來的消極觀,現在由於不想再一次重演1996年春因台海危機而引起美國與中國的一場熱仗,已開始真正覺得為了美國長遠利益,也許鼓勵台灣與大陸進行談判尋找能永久解決兩岸分裂與對抗,是較為明智之舉。這個轉變之微妙,在於美國還可繼續能說對台灣政策沒有改變。因為它是完全符合美國的《台灣關係法》的。
歇後語:以上所寫歇筆後,報上傳來美國國會在參議院多數黨(共和黨)領袖號召之下,正在醞釀攻擊克林頓在上海公開宣佈之美國「新三不政策」。這在表面上當然對台灣好像看起來甚為有利。但是,以本人對國際事務上很多反直覺先例之研究,再有鑒於克林頓全面對大陸接觸政策(all-out engagement policy)之來由,參照考量之下,覺得台灣應該提高警惕。這個反直覺的邏輯,相當難掌握。所以,認為須要稍加說明。
美國與台海兩岸關係,大家都知道它有一個互動的力量。可是,至於如何互動,則常常未能抓住要領,更鮮有洞悉其中玄機。我們不須要搬弄太多歷史或學理。只要再次回顧一下1995年以來三邊發生的互動,即可發現美國國會表面上幫台灣的某些動作(無論有無台灣遊說的參與),到最後反而引出了對台灣不利之後果。譬如,(一)1995年國會支持李登輝總統以參加康乃爾大學校友返校為由到美國一行。逼使白宮干預,收回國務院已拒絕簽證之成命。(二)李先生的訪美帶來他個人一時的光彩。但卻惹來了大陸嚴重抗議與報復。一時引起了對台灣水域試射導彈,以表不滿。第一次試射發生在1995年7月。接著因台灣在次年3月直選總統,大陸再度對台灣海域發放導彈,以對台灣選民投票選擇發出警告。(三)大陸這個動作,在1996年3月引發了美國國會的第124號「表達國會意願決議案」。姑不論它有無台灣的遊說,這個決議案表達支持台灣之措辭甚為強烈,使得克林頓政府不得不採取相應行動。隨有美國派了兩艘母艦及十數條其他軍艦游弋台灣海峽之舉。(四)沒想到美國艦隊到達台灣海峽之時,差一點為了台灣跟中國大陸打了一場熱戰,已如上述。(五)因此,美國在1996年4月至11月間,作了一個徹底的檢討。這才有了以上已提起過的兩項決定:第一,美國對中國大陸需全面接觸。第二,美國必須鼓勵台灣與大陸進行認真的對話,以期到達一個能永遠解決台海兩岸分裂的答案。所以,所謂的「新三不」就是這樣產生的。(六)美國為了確保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可為台灣而惹起與中國大陸兵刃相見,才有要與大陸軍事對話。才有江澤民與克林頓之高峰互訪;也因此才有克林頓在上海公開發表美國對台灣的「三不政策」。將美國《台灣關係法》中蓄意曖昧言辭,赤裸裸地抖了出來。
如果台灣的朋友,認為以上第(五)與(六)點的發展,是對台灣不利的話,那麼就應該知道,這一切都是美國國會所賜:亦即上面第(一)與(三)點所談國會對支持台灣所作的支持(即以通過決議案為台灣對白宮施壓)的結果。職此之故,我才會有以上表面好像是故作驚人之言語,認為目前國會醞釀反對克林頓在上海公開發表「三不政策」之舉,並不一定是台灣之福。其道理在此。對此點,我們必須要以反直覺的邏輯才能體會瞭解的。◆
社論
亞洲觀察
中美關係
江柯會談
一國兩制
《台灣論》批判
認識中國
歷史與人物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