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金援科索沃

評李登輝的「大格局總統」

邱毅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為「大格局總統」定調

「百億金援柯索沃」的爭議,引發出「大格局總統說」。到底什麼是「大格局」?目前浮出檯面的四位總統候選人,那位比較符合「大格局」的標準呢?

一、認清情勢與挑戰

「大格局」領袖必須充份認識當前國際情勢的變化,與台灣所面臨的挑戰。參考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在《巨變時代的管理》裡的分析,有六項值得重視的情勢。第一是世界經濟正走向貨幣和資訊加速流動,和不斷在擴張的跨國聯盟活動,尤其是歐洲共同體整合完成,統一的歐元出爐,更引人矚目。第二是美國經濟型態已不同於既往,資訊與金融創新正是促使其轉變的關鍵。而擁有龐大的科技存量,使之擺脫景氣循環的宿命,邁向新經濟紀元。第三是太平洋盆地堀起,也使亞洲發展成為當前世界經濟局勢中不可忽視的一環,雖自1997年7月後受到金融風暴衝擊,但潛力仍不容忽視。第四是日本經濟仍處於混亂不堪情境,銀行壞帳與需求不振使之衰頹,在短期間仍難跳脫泡沬破裂的陰影,過去卓然有成的政府政策在信心危機下已不再奏效。第五是中國大陸的發展潛力無窮,成為全球大企業最看好的市場,而其與台灣的經濟差距正日漸縮小,未來不排除有優劣勢逆轉的可能。第六是海外華人不但是中國大陸沿海經濟發展的推手,也成為世界經濟的超級新貴,而華人管理哲學在下世紀將更受重視。

在變化頻繁,充滿不確定的環境裡,大格局領導者萬不可一成不變地拘泥於僵化之思考模式、管理法則與科層組織,必須更靈活地搜集資訊、預測未來,對策略與組織進行權變調整。更必須充分體會「資訊」與「速度」是新世紀決勝的關鍵,只有透過有系統的「知識管理」,資訊才能累積成「智慧資本」。綜合來說,大格局領導人必須意識挑戰的內涵,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這些挑戰也可整理成六大項:(一)區域經濟快速整合,區域內資源流通大量取代區域外流通。(二)跨國界、跨產業的科技發展。(三)中國大陸快速成長壯大,對台灣的武力威脅日增。(四)囿於政黨藩蘺,人才的流通管道堵塞,無法人盡其才。(五)政黨本位的思考模式,使政治分贓式的決策機制偏離全民福祉目標,而政府也缺乏與民間的有效溝通機制。(六)本土化與國際化間的矛盾。

二、清晰的願景與策略

面對競爭全球化的新世紀,大格局領導者必須認清「變革」的重要性。願景在變革的成敗上扮演關鍵角色,不論國家、企業或機構的變革,若缺乏適當的願景,便很容易淪為一連串令人迷惑,而且相互矛盾的計劃。近幾年政府所提出的亞太營運中心,戒急用忍,提高國家競爭力,政府再造等大規模計劃,多流於曠日費時後,仍在原地踏步;或是方向走偏,以致變成口號,結果是一無所獲。

根據柯特(John P. Kotter)的闡釋,願景要為國家勾繪出一幅未來的圖像,並對民眾必須努力之方向,提出明確的解釋,它可發揮三項作用:一是釐清變革的大方向,並為成千上百個枝節政策提綱契領。二是激發成員朝正確方向採取適當行動。三是能迅速、有效地幫助成員協調彼此之行動。誠如前述,台灣應積極參與國際社會,並在國內創造出高品質的經濟與民主生活。

有了願景,接著必須具備達成願景的策略。什麼是「策略」呢?可簡單地歸納成四項內容:一是「確實檢討現在是什麼狀況」,二是「思考將來想變成什麼狀況」,三是「深入分析為何將來要發展成那個狀況」,四是「研擬如果要達成目標狀況,現在應採取什麼行動」。根據這四項標準,參考波特(M. E. Porter)的理論,可將大格局領導人的策略內涵定位於:(一)掌握台灣的核心優勢一人力資源,將國家發展階段由現在的「投資導向」,前進到「創新導向」,而非跨越至代表衰退與吃老本的「財富導向」階段。(二)重視教育與訓練,落實「學習性組織」的精髓,使人力資本轉變成更具價值的智慧資本,並透過有效的「知識管理」,使資訊能更快速流通。(三)繼續發展「國際化」、「自由化」,並且有系統地分析國際競爭對手,預測可能的變化,選擇出對台灣最有利的發展方向。波特認為台灣毋須華而不實地去發展亞太營運六大中心,而應集中全力落實「科研製造中心」。(四)以超黨派思維,打破政黨利益的枷鎖,塑造出全民參與、全民決策、全民監督的環境。

三、有所為有所不為

彼得杜拉克在1993年為鼓勵柯林頓總統,曾提出的「總統六守則」,可視為「大格局領導人」的評量標準。

提高國家競爭力必須先提升政府效能,政府再造是最關鍵的作業,但政府再造絕非易事,如果缺乏整體規劃,只是摸著石頭過河,最後會越搞越亂,反而壞了國家競爭力,犧牲了全民福祉。柯特曾提出六個應循序漸進的步驟,很值得參考。即(一)建立可望而且可及的願景。(二)組合成能帶領轉型工程的領導團隊。(三)擬訂達成願景的策略組合。(四)與內部成員進行有效溝通。(五)邀請受到衝擊的組織族群參與轉型工程。(六)建立激勵與學習的機制。(七)創造階段性目標與短期戰果。(八)將變革轉型溶入組織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