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新教科書「認識台灣」所引發的問題

在台灣「國民」意識的形成

劉孝春譯(世新大學副教授)


1997年,李登輝的御用學者杜正勝,秉旨以「認識台灣」為名,竄改台灣歷史教科書,美化日本對台殖民統治,而引起愛國人士強烈抗爭,並指責其為台獨教科書。1998年10月,《亞洲研究.世界動向》亦刊出松金公正來台訪問的文章,指其為台灣「國民」意識的形成。編者

在台灣,當我向一位中學老師問道你是什麼人時,他的回答是「中國人」。但當我詢問是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時,他的回答是「不」。當然,也可解釋成是「中華民國人」的略稱,但是現在國際上是行不通的。那麼,他所謂的「中國人」到底是意味著什麼呢?

1997年度開始,台灣針對國民中學一年級學生,採用了「認識台灣」新教科書。此「認識台灣」,經一年的試用期後,98年度成為正式的課程。

為什麼現在台灣人必須瞭解台灣呢?理解開首所提及的「中國人」意識,其線索即在此。本稿首先概略介紹「認識台灣」的成立過程和理念。然後想敘述教科書執筆的意圖與台灣「國民」意識形成之間的關連性。

從教育本土化的動向到「認識台灣」

戰後,台灣的中等教育所學的歷史、地理課程是以大中國主義為基礎進行的。其結果,出現了教科書的關於台灣的記述,只限於與中國有關連的部分,學生對中國掌握很多知識,但對台灣則什麼也不知,這種現象就產生了。但是,進入1980年代,政治的民主化及自由化並行,教育改革也同時推進。其中特別值得重視的是對台灣自身重新認識的「本土化」動向。「認識台灣」教科書即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了。

教育本土化的動向,在1980年代初即可見其前兆。以在選舉中民主進步黨獲得地方首長寶座的宜蘭縣為始,在地方自治團體,為小學生學習自身居住地域使用的稱為「鄉土教材」的副教材便開始編纂了。像這樣鄉土教材的使用是從地方開始展開的,教育部也於88年終於開始檢討「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的改正,93年9月公佈新的添進「鄉土教學活動」的新課程標準,從96年度開始,便以小學三~六年級學生為對像實施了。

並且,1989年8月接著小學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的改正也正式地予以檢討。94年10月公佈添進「認識台灣」的新課程標準,由此,45年以來國民黨政府所推進的大中國教育便決定性地轉換成重視台灣的教育。而且,97年8月發行「認識台灣」的試用本,接著從9月開始便正式上課。

那麼,根據「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此「認識台灣」引進的理念是「立足台灣,心繫中國大陸,面向世界」完全以新的重視台灣的立場為基礎。

在日本,因為大多從「認識台灣」是重新評價殖民地時代這個角度報導,因此有被誤解為是歷史教科書的趨向,事實上是由社會篇、歷史篇、地理篇三篇組成,在過去中學三年內學習的「公民與道德」、「歷史」、「地理」的第一年所分配的時間內教完。

那麼,為什麼現在必須特意地強調「立足台灣」呢?對教科書的內容也有謂其反映出濃厚色彩的台獨思想的批判,此教科書編輯的目的,果真是基於那樣的想法嗎?

關於「認識台灣」問題點的議論──親日的?台獨派?

引發其問題點之因是,採用前的1997年6月對「認識台灣」內容所給予的批判。兼有國會議員及中國近代史研究者身份的李慶華,以及其他數位學者,在「認識台灣」的公聽會上,陳述其內容有嚴重的錯誤。以外省人為主要支持基盤的新黨的國會議員李慶華氏的主張,將新聞媒體捲進來,使贊成派和反對派一連幾天在報紙上展開議論。結果是以記述的錯誤為中心訂正了幾個地方,但是主要的部分在未改正情況下發行了。

批判的主要對象是社會篇和歷史篇。詳細內容請參照台灣史研究會發行的「認識台灣國中教科書參考文件」。主要要點是以下三點:

第一,批判此教科書是「親日的」。連日本的教科書都以批判立場記述的對台灣殖民地的統治,此教科書則用正面評價寫法。譬如批判至今為止以「日據時期」稱呼日本殖民統治期,此書則改成「日治時代」,以及將台灣的經濟發展與日本的殖民地政策相提並論。且攻擊因這樣的解釋與過去的「清一色抗日的日據時期」完全相反,對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形態的素養能協調為國際的公民,是教育的主要目的,為此,最重要的認識客觀事實,這是不可或缺的。吳氏指出若只施行李氏所說的,只為民族意識的形成而進行的歷史教育,容易陷入排他性,且不利於協調性的養成。

其次,關於與台灣獨立思想的關連性,根據林氏的說法,社會篇並未採獨立或統一的立場。因那是台灣的人們今後必須自主性地解決的問題,不應在教科書中教導學生。這一點,歷史篇執筆者的想法也大致相同。

第三,有關對閩南中心主義的批判,他們認為社會篇裡,本文中對閩南系的記述並未特別多,而是盡可能地嘗試描述出台灣社會全體的共有部分。此外歷史篇裡和台灣本島有關係的部分,金門、馬祖的歷史也盡可能想辦法收錄進去。

這些反論的共通點,皆採取重視客觀事實,不持偏見、理解真實面貌的台灣等態度。從這個態度看來,大概可確定此教科書絕非由台獨派之特定的政治立場來記述的。但是,如果不是台獨派的立場的話,是基於怎麼樣的想法,而主張必須立腳於台灣的呢?

張氏認為教育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物。但是,台灣的人們,在過去的教育影響下,現代的「國民」意識不但薄弱,民族和國民也缺乏在理念上的共識。

而鞏固其基盤的是不懈地追究事實的立場,以及根據其所下結論:即重視台灣的立場。

「認識台灣」及今後「國民」意識的形成

的確,在去年6月以後見諸報紙等報導,有議論百出各種觀點的「認識台灣」,經過一年的試用期,有平安固定下來的跡象。當然,教師方面對內容及教學方法的知識不足而引發的問題依舊存在,一部分父兄的排斥感也依然存在,但似乎總體是朝著安定的方向的。當然,至今為止,對大中國教育體制下掌握政治主導權方面而言,此教育改革可說是喪失自身立腳點的巨大變革。但是,在台灣,不能以外省人對本省人如此單純的對立構造來說明,這也是事實。在外省人中也有具台灣人意識者,另一方面,本省人中也有具中國人意識者。「認識台灣」的採用,對現在住在台灣的 人們而言,將統一、獨立的問題保持距離,培育出能明確理解國民和民族差異的國際性公民,可以說有成為解決台灣種種社會問題的頭緒的可能性。

作者:松金公正(築波大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訪問研究員)
出處:亞洲研究世界動向N039,199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