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防安全探討台灣應走的路

牛震
(旅加拿大評論家)


七月三十日,美國防部向國會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力量報告書》,揭示了如下幾要點:

一、中國軍事現代化,更新武器系統,加強飛行員訓練,提升指揮管制能力,增強預警,增加對台短程飛彈部署,衛星導航,提升導彈的準確性和殺傷力等,在在都是對台最大的威脅。

二、台灣軍力質優的優勢正逐漸流失,如果不設法補強,二○○五~二○○八年將是關鍵期,台海即出現不平衡態勢。

三、中國在台海戰爭之準備,一直以美國為對手,已發展出對抗美國摧毀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武器:戰鬥轟炸機、潛艇、反艦導彈、魚雷和水雷等。

四、以中國現有軍力,對台採取「斬首」戰略,利用突襲摧毀台灣行政中心,佔領行政要地,逼台灣不戰而降,似乎正是北京要採取的戰略。

五、台灣三軍要有能承受第一擊的能力,等待援軍,就必須重新調整防衛及軍購優先次序。當務之急是加強指揮。管制、通信、資訊、情報、監視及偵察系統(C41SR),其次是飛彈防禦系統(長程預警雷達及愛國者三型飛彈PAC-3)以及反潛作戰裝備。

就上述報告所指各點,具為事實。依筆者軍事知識,不需要等到二○○五~二○○八年,現在兩岸軍力已經不平衡,如果沒有美軍介入,中共對台實施「斬首」戰略是不難的。理由:

中共軍力有幾個強項,是當前台灣無力招架的,例如:

(一)對岸沿海所部署的四百五十枚M族飛彈,射程分別為三百公里和六百公里,不但達到台灣島內每一角落,亦可延伸到琉球,對美軍監視,機動發射。衛星導航,彈體小,採用隱形技術,在彈體外塗特殊材料,使雷達偵測攔截困難,採用終端導引技術,命中率高,飛行高度在大氣層下,抵達目標上空後,彈體近垂直下降,速度達三到四倍音速,現台灣只有三套PAC-2(愛國者II型)部署台北地區,PAC-2攔截率很低(不足百分之二十),像對岸這種飛彈密度,無濟於事,若增購PAC-3只能說稍有助益,但仍然不能完全防飛彈襲擊。

(二)中共的中程陸基巡弋飛彈已經成軍,現有六種巡弋飛彈裝備部隊:中共自製長風型,射程六百公里。長風JIA型射程一千三百公里。鴻鳥一型射程六百公里。鴻鳥二型射程一千五百公里。鴻鳥三型射程二千五百公里(類似美軍戰斧[Tomahawk]飛彈,除陸射外,還可空射、艦射、潛射)。精靈型(Harpy與以色列合作製造):其任務並不是對敵特定目標精準攻擊,是一種反幅射飛彈,主要是對付敵方防空武裝的雷達感測裝置,對敵防空火力尚未被有效壓制時,精靈可在敵防空陣地上空漫遊,伺機行空中壓制。

中共的巡弋飛彈(Cruise missile),皆由衛星定位導航,準確性高,彈體雷達反應面小,與地形平行飛行,高度二十米,終端高度僅六至七米,低空攻擊能力極強,在航行中很難為敵方發現,是最好的奇襲武器。

(三)中共的遠程的空軍戰機機隊。

中共遠程機隊包括:飛豹(FBC)殲擊轟炸機,執行對地對海攻擊任務,作戰半徑達一千六百五十公里。最大時速一千零二十公里。現有一個空軍師(目前為海軍航空兵),轟7A攜彈量十噸,作戰半徑八百五十公里,但是有空中加油能力,可以擔任遠程作戰任務,轟7A曾試射C-803空對艦巡弋飛彈,射程達二百五十公里,是對海峽水面台灣各型海軍艦艇的遠程武器(紀德級艦裝配的艦射對空Ms-2射程只有一百五十公里)。俄造Suk27及Suk30(目前兩型合計約有兩百架),作戰半徑各有一千五百公里,最大高空時速達兩千三百六十公里,可持續航行五小時,是中共境外作戰最有利的武器。

以上中共遠程機隊不但都可以飛到台灣東海岸實施對台背面攻擊,亦是對美軍航空母艦戰鬥群駛向台灣海峽的最大的威脅。

(四)中共龐大的潛艇部隊。

中共列為編製的潛艇部隊現有一百四十一艘,實際具有作戰能力的只有約四十艘,其中包括新一代的潛艇:宋級第二代常規動力潛艇(數目不詳),夏級核動力潛艇(二艘),K級Killo)常規動力潛艇,是中共最新質優的潛艇,有靜音水下功能,潛深達一千五百尺,耐航力四十二天。一九九四年購得四艘,最多完成二十二艘。六艘漢級核動力(094),可潛射巨浪二型飛彈,射程達八千公里,系屬戰略攻擊潛艇,以上潛艇皆有潛射飛彈能力,是用為封鎖台灣海峽及阻止美軍進入海峽的有效武器。另外尚有明級(035)常規動力潛艇,在台灣海峽有相當的作戰能力。(前國防部長伍世文說:中共使用十二至十六艘潛艇就可封鎖台灣海域。)

評估中共在台海作戰能力,它最弱的兩項是兩棲登陸作戰和空降奇襲作戰所需要的載運工具不足。海軍陸戰隊現有兵力二萬八千人,裝備有水陸坦克。坦克導彈。航渡登陸器材。直升機。登陸艇氣墊船等,但運載能力最大限為一個師兵力,空降部隊編制有三個師(約三萬人),所能使用的運輸飛機只有十二架伊爾-七六及約五十架運八和運七,一次運載量武裝傘兵六千人,限制了作戰力。不過依上述中共軍力強項,開戰之初先以導彈和巡弋飛彈對島內各項軍事設施徹底摧毀然後再以空中轟炸飛彈未曾破壞的目標,相信中共很容易取得制空制海優勢,在優勢空海支援掩護下,兩棲登陸和空降就很容易達成任務。

台灣防禦的三軍兵力,質和量亦不弱,第四代戰機有三百多架,新式巡防艦二十二艘之多,且皆有防空能力,陸軍兵額二十萬,訓練成熟,反登陸反空降裝備武器先進,但是國軍一切優點,卻因對對岸無法反制的第一擊飛彈火力,必對守軍諸多軍事設施遭到嚴重破壞:飛機場跑道被破壞,戰機不能起降,海軍港口被破壞,離岸艦艇得不到補給,通信指揮所遭破壞,部隊協同作戰秩序紛亂,政治中心被破壞,社會秩序亂,島內公路被破壞,交通絕斷,若是遭到電磁脈衝彈襲擊則島內社會必形成大亂,難以控制。若在這種情況下,島內完全失去了戰力,這就是美軍認為可能的「斬首」策略。屆時,阿扁和李登輝喊破喉嚨要獨立,亦沒有用了。

國軍三十多萬兵力,金門、馬祖、東引、澎湖諸外島作為守備台灣的屏障,甚至在這些外島部署反導彈飛彈,截殺大陸飛彈發射,外島的部署加大了台灣防禦的縱深,按理台灣的防禦應是固若金湯,其實不然,主要是兩岸軍力不平衡,台灣無力反制大陸軍力優勢部分。作戰地形對大陸有利。台灣現在外島部署反飛彈網,而一旦開戰,這些部署完全沒有作用,例如金、馬、東引所部署的截殺大陸飛彈機動發射架平時藏在地堡裡,使用時拉出來,距離大陸那麼近的距離,共軍只派步兵及炮兵使用常規肩射火箭和榴彈炮監視就夠了,根本沒有出洞的機會,部署在那裡何用!島內具有強大戰力的陸軍,訓練再好,武器再先進,然在大陸對台第一擊飛彈攻擊中毫無用處,只有被打的份。

美國《台灣關係法》的精神就是支持台灣建立一支強大軍力,維持兩岸軍力平衡,使中共不敢對台動武,長期維持台海和平。但是美國已發現這種兩岸軍力平衡已經傾斜,要求台灣購買反制大陸優勢的武器裝備,最優先要買的是:長程預警雷達(功率最遠三千公里,可達甘肅、新疆),PAC-3反彈道飛彈;指揮管制、通信、資訊、情報、監視及偵察系統(C41SR),反潛作戰裝備等,如果要完成以上採購,金額總計六至七千億台幣。台灣自二○○五年起未來十年總共軍購只有七千億。台灣的國庫赤字已超過三兆,連達國內生產毛額百分之三十以上,台灣已無與對岸軍力平衡能力,況且即便要採購亦非即時可以獲得,現況兩岸軍力已不平衡,等到二○○五年之後情況更嚴重。十年的預算一次用完,以後如何換裝?

阿扁指望借美軍戰力,彌補自身戰力之不足,所以百般順依美國的予取予求;然而,台灣在美國全球戰略價值,隨著中、美關係浮動,當美國需求助於中國時,就會貶抑台灣的價值。今天台、美、日雖已結成非正式軍事聯盟,但是這個結合是不穩固的,非正式的締約聯盟不能指望的,美、日隨時可以依其自身利益,拋開這種非正式的結盟關係。同時美國要求台灣的一個前提,是反對台灣獨立。阿扁要利用美軍的掩護,實現他的台獨夢,當然是不可能的。可是阿扁和民進黨仍然不知覺悟,在國防安全無力自保時,仍一心推行台獨。

台灣的國防安全如今已明顯的不保,花再多的錢今天無法與中共繼續軍備競賽,指望美軍保護就必須花很大的代價,即便花了代價亦未必靠得住。因此台灣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一、台灣是位於太平洋中的一群島,固然有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但是台灣本身沒有掌握這個戰略地位優勢能力,被夾在中、美兩強之間,反到成了兩強爭奪的目標,因此,台灣的歷史一直受外力的保護生存,自己必須依附一個外來勢力,台灣便成為中、美全球戰略的一張牌。擺在今天台灣面前的是如何選擇中、美兩強中之一作依附,才是台灣人民最大的福祉;若選擇美國,有達成台灣最終獨立之可能。但必以大陸為敵作前提,犧牲經濟代價;若選擇大陸,即是兩岸化敵為友,不必以第三者為敵,擴大了台灣的生存空間,是最符合台灣人民的最大利益和福祉。

二、依附美國,不但不能解決當前的台灣困境,更增加台灣生存的難度。窄化台灣生存空間,傷害同文同胞的感情,不特如此,依附美國的結果,將使大中華民族永遠為列強俎上的魚肉,這其中包括台灣同胞。中國人永遠沒有享受強國國民的機會。

三、二十一世紀是經濟全球一體化時代,建立區域經濟合作體,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是大趨勢。美國在地緣上不可能夾帶著台灣融入國際市場,惟一能與台灣合作和對台灣最有利的合作夥伴是大陸,如若台灣拒絕與大陸合作,在區域經濟體中必被邊緣化。現在這一情勢已漸漸顯現。

兩岸現況,由不得阿扁堅持台獨理念,只要大陸沿市場經濟一直走下去,不但中共必須變革,台灣與大陸合是必然的趨勢,所謂「合」並不一定是兩岸統一,這就要看台灣的領導人如何用政治智慧與大陸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