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衰弱論」又見盛行
「美國衰弱論」又見盛行
兩年來,許多評論人士一直同意如下觀點:「基地」組織攻擊美國是因為他們認為美國是虛弱的。而他們在一個問題上觀點不一致;恐怖分子的這種假想到底是否正確。美國是不是像布希總統所暗示的那樣是一個正在沉睡的巨人,一旦這個巨人被驚醒後,將會顯示可怕的力量?或者美國其實已經衰落,正在隨風漂泊──美國的軍事實力可能只是一個空殼──而位於空殼內部的美國所吹噓的經濟、文化和政治系統正在腐爛?
即使是在經濟異常繁榮的九十年代,對美國未來持懷疑態度的觀點也是很普遍的。一些文化評論人士認為美國已經進入了一個衰落階段,持有這種觀點的人甚至還包括一些與文化界關係很小的人,例如右翼人士、總統候選人帕特.布坎南,新維多利亞主義倫理學家格特魯德.希梅爾法布,冷戰戰略專家愛德華.盧特瓦克,以及曾任尼克松總統助手,後來成為平民主義作家的凱文.菲利普斯。持這類觀點的人認為:無論美國實行的是哪種傾向的路線政策,某種離心力都在從內部削弱美國的實力和美國的價值觀。911事件之後,「美國衰落論」轉向了外交領域。「美國衰落論」者警告說,從外表上看,美國也許像一個擁有廣袤帝國疆域,不可一世的超級大國,但實際上,現在美國「帝國之星」的光芒正在變得黯淡。
今天的衰落論產生於右翼的必勝主義:保守派人士說,由於我們的強大,我們失去的東西將會太多,而且我們會成為眾矢之的,太多的人能夠威脅我們。衰落論也會同樣產生於左翼的悲觀主義:權力會造成腐敗,而腐敗者會受到應有的處罰。
認為目前美國正在走下坡路的人中,許多人的觀點都取自耶魯大學歷史學家保羅.肯尼迪在大國興衰方面的開創性研究。肯尼迪在他一九八七年面世的經典著作《大國的興衰》一書中,對以前一些大國的情況,例如荷蘭、奧匈帝國和西班牙,進行了分析。他觀察到: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贏得戰爭和能夠維持帝國地位的是那些具有經濟優勢的大國,而不是那些只具有軍事實力的國家,過多的對外用兵會使得大國尤其受危害。
軍事和經濟實有孰先孰後這一問題,最終往往是一個衝突的問題。肯尼迪寫到:「對於一個像美國這樣在全球都有觸角的大國來說,在軍備方面投入較低,可能會使其在世界各地都容易受到危害;但在軍備方面投入太重,儘管能夠短期內改善美國的安全狀況,但也可能會削弱美國經濟的商業競爭性,從長期來看,會破壞美國的安全環境。」
因此,即使在美蘇兩極對抗最嚴峻的時期,保羅.肯尼迪也相信找到應對這種轉換的辦法──美國無力阻止這種兩極到多極的轉換。
外交領域的權威們嘲笑說,肯尼迪如此悲觀是沒有道理的。他們說,中國可能會崛起,但真正的多極格局只是一個很模糊的遠景。其實,世界上朝著與多極格局相反的方向發展。美國經濟正在繁榮發展,在國際舞台上沒有真正意義上政治對手,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採取的治國模式都師從我們。另外一些學者將這一格局稱作「美國強權下的世界和平」,或者說,這種格局預示著一個真正的美國世紀黎明已經到來。
不過,這樣一個新時代沒有持續下去──震驚天下的911事件發生了。911標誌著一個重大轉折,對於美國的經濟和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都是如此。對美國的直接投資從二○○○年的三手億美元降至二○○二年的二千三百億美元。反美情緒似乎開始高漲,不僅僅是在阿拉伯世界,而且在歐洲也是如此。美國的傳統盟友在伊拉克問題上與美國分道揚鑣。突然,肯尼迪的觀念似乎不再是那麼遙遠,而且變成了對認為美國的優勢地位能夠一直維持下去的新保守主義觀點的最標準的挑戰。
在過去一年中所出版的書籍中,左翼社會學家伊曼紐爾.沃勒斯坦,曾任克林頓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現在的喬治敦大學國際關係問題專家查爾斯.庫普錢,以及法國人口統計學家埃曼紐爾.托德,都根據不同的理由提出(但每個人都借鑒了肯尼迪的觀點):「美國強權下的世界和平」時代已經走到了盡頭。沃勒斯坦在他的《美國強力的衰落》(二○○三年七月出版)一書中寫道,美國「是一個缺乏真正強力的唯一超級大國,一個沒有人聽從和幾乎沒有人尊重的世界領導者,是一個在它自己無法控制的混亂局面中危險飄蕩的國家」。庫普錢在他的《美國時代的終結》(二○○二年十月出版)一書中寫道:從美國自冷戰結束以來的「前後矛盾和不一致的行為,可以明顯看出美國現在無法找到停靠的歸所而四處漂泊」。托德則告訴英國《展望》月刊說,美國在伊拉克「用軍事手段來解決一個非軍事問題,我認為這表明美國已經失去了它以往的那種無限威力」。
庫普錢不相信一個單極體系能夠長久維持下去:一些與美國對立的大國將不可避免地對美國的統治地位進行制衡。這更是美國需要制訂一個宏偉戰略的原因,但自從冷戰結束以來,美國並沒有這樣一個宏偉計劃。庫普錢在他的著作中寫道,我們現在所有的和正在浪費的,是一個使我們非常從容地回到多極時代而只用付出最小代價的機會。
沃勒斯坦所描繪的前景要更加黯淡一些。世界經濟從總體上看處於停滯狀態,但等到全球性的經濟疲軟狀態結束後,歐洲和日本將會很快超過美國。與此同時,沃勒斯坦認為,911事件本身以及中東和巴爾幹地區發生的動盪局勢,赤裸裸地表明了美國在軍事上真正的無能。
和沃勒斯坦一樣,托德也認為美國所面臨的麻煩主要是經濟上的。由於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對外國資本的嚴重依賴以及財閥政治,美國已經揮霍掉了自己的「軟力量」(指的是通過自己的榜樣勸戒其它國家的能力),而與此同時在其它方面變得疲軟──在經濟上依賴一個與它越來越敵對的世界。托德認為,很快,就連英國都會與美國疏遠,並意識到英國應當屬於「歐洲共同的價值觀」。
對一些相關學者來說,「美國衰落論」這一觀點似乎還有其它論據:一種從一般事物運行規律中得來的直覺性觀點。在物理學中,有起就有落,有升就有降。在生物學中,任何生物達到生命的頂峰後,就會開始走下坡路,然後直至死亡。一個國家、一個帝國、一種文化,也會遵循這一物理法則,或者也會按照這一生命輪迴的必然發展階段而發展演變嗎?從直覺上來說,當然會讓人覺得是對的──而且也是不會出差錯的。
社論
國際政治
中國崩潰論與美國衰弱論
阿扁訪美
中國與日本
評說宋美齡
台灣選舉與台獨
大陸民意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