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難解「歷史問題」
「談話」難解「歷史問題」
8月是戰後日本特殊的月份,70年前的8月6日,廣島原爆;8月9日,長崎原爆;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戰劃下句點。70年後的今天,不僅廣島、長崎市民仍無法走出原爆傷痛,在反戰與棄絕核武上堅定不移,多數日本國民亦珍視戰後的和平憲法下的和平與繁榮。長崎市長田上富久在原爆紀念儀式上,當著安倍首相的面,質疑新安保法制將破壞戰後日本憲法的和平主義,要求國會慎重審議安保法案。
安倍政府低估民意反彈力道
日本「共同社」針對「修憲」議題在其國人中進行民調,結果60%受訪者認為戰後和平憲法「應照此保持原樣」,認為「應該改變」的32%;關於日本在戰後歷程中表現較佳者,回答「國家復興、經濟發展」的受訪者55%,回答「不和他國作戰保持和平」者亦高達54%,為最受認同的兩項。此外,多項民調證明,過半民意反對安倍推動「解禁集體自衛權」。
日本安保法制相關修法是「戰爭法」還是「和平維護法」,民意的解讀與安倍內閣的說法南轅北轍。因此,反對安保法的民眾不願將運命交給安倍決定,7月16日,約六萬名示威者在國會議事堂前抗議安倍及執政黨的「暴走」行為。長期對政治冷漠的日本年輕人更罕見組成SEALDs,利用「推特」等網路社群串聯反安保法修法的支持者在各地展開抗爭活動。顯然,日本的支持和平主義與反戰「空氣」(社會氛圍)與安倍欲在國會強推安保法案扞格不入,「法新社」報導,在日本,抗議運動通常規模小,而且秩序井然,但是此事件在日本激起民意反彈;《華盛頓郵報》亦指出,抗議活動在日本各地爆發,日本民眾罕見地以此種方式表達憤怒。民意質疑安倍的「積極和平主義」恐使戰後日本享有的和平不復存在。
日本政府人士坦承,安倍內閣低估民意在安保法修法上的反彈力道。在眾議院通過安保法案後,《朝日新聞》、《讀賣新聞》、《日本經濟新聞》、《每日新聞》及《產經新聞》等五大日本主流媒體的民調皆顯示,安倍內閣的不支持率首次超過支持率,其中除《讀賣新聞》外,各家民調的安倍內閣支持率均跌破四成。在民意支持的流失中,安倍首相對戰後70週年的談話內容謹慎以對,為避免進一步觸怒民意,「安倍談話」中,「侵略」、「戰爭」、「殖民」及「歉意」等語彙一應俱全。
「富國強兵」取代「富國輕兵」
「安倍談話」備受日本朝野及國際社會矚目,高揚「積極和平主義」旗幟的安倍不僅為解禁集體自衛權行使推動相關安保法制修法,亦試圖對近代日本的「侵略」與「殖民支配」東亞周邊鄰邦的歷史進行辯解,藉此終結戰敗國的身分,實現安倍口中的「美麗的國家」。
安倍欲藉發表新談話終結「村山談話」以來的「謝罪外交」溢於言表。戰後70週年對安倍首相而言,為以主張「富國強兵」之「安倍路線」取代「富國輕兵」之「吉田(茂)路線」的里程碑。因此,約3,300字的「安倍談話」較諸戰後50週年的「村山談話」字數近三倍,內容除著墨歷史問題外,亦言及「積極和平主義」下日本的願景。
誠然,安倍迫於內、外壓力,及考慮執政夥伴公明黨的立場,放棄先前不再重複道歉的堅持,以敘述日本曾多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及「由衷的歉意」的間接方式,重申立場。此外,談話雖出現「侵略」、「殖民地支配」等歷史上曾遭日本殖民及侵略之國家在意的關鍵字眼,但從文句脈絡觀之,未直接指涉日本對朝鮮半島、遼東半島與台灣的殖民統治及對華的侵略戰爭,在字裡行間透著「安倍色彩」。
在談話發表後的記者會上,對於為何「歉意」及「侵略」的表述形式與「村山談話」、「小泉談話」大相逕庭的提問,安倍坦承,對日本在那場戰爭中的行為難以「侵略」一言蔽之,至於哪些具體的行為屬「侵略」,則留待歷史學家討論。
「安倍談話」的特殊敘文方式似乎為「歷史修正主義」留下餘地,但卻令日本政府的道歉誠意打折。此外,在從軍慰安婦問題上,亦試圖以檢討「女性人權」侵害的方式,掩飾強徵慰安婦的史實,迥異於「河野談話」的基調。
日本當代知名作家高村薫直言,「安倍談話」使用「侵略」一語,但未承認「侵略」,雖言及「在戰場背後被嚴重傷害名譽與尊嚴的女性們的存在」,卻迴避「從軍慰安婦」的用語,有關「歉意」表達的部分,更無法連結前後文而語焉不詳。高村薫認為,安倍在「侵略」與「從軍慰安婦」問題上,曖昧以對,令人感到安倍堅持己見,在繼承「村山談話」中「道歉」等關鍵字上,應非安倍之本意。
「村山談話」從此束之高閣?
其實,日本外務省在「安倍談話」發表後,隨即刪除網站中「歷史問題Q&A」的頁面內容,此意味原先依「村山談話」表述之「日本在二戰中進行了殖民地統治與侵略,日本將深刻的反省及由衷的歉意時刻銘記在心」的內容與「安倍談話」的旨趣不符,須更新網頁。此不禁令人質疑,20年前,由當時參與聯合執政的自民黨、社會黨、新黨先驅一致通過的「村山談話」是否不復代表日本對侵略與殖民亞洲之反省與道歉的立場,從此束之高閣。
因此,馬英九總統表示,中華民國相信日本願反省,但希望日本應做得更多、更好,尤其慰安婦議題。無獨有偶,韓國總統朴槿惠認為,許多地方未達到期望,非常遺憾。對美國而言,「安倍談話」雖未出格,但誠如《每日新聞》社論指出,「安倍談話」對歷史認識與和解願望不夠充分。此恐怕使美國期待日、韓和解及日「中」關係改善的期待落空。
「安倍談話」中,「堅持不戰的誓言」雖值得肯定,但日本政府亦應身體力行,回應天皇明仁在二戰結束70年談話中「對先前的大戰深切反省」之殷殷期盼,不再參拜靖國神社,操弄「歷史認識問題」。此不僅能爭取日本國民相信新安保法為「和平維護法」,而非「戰爭法」,亦能贏得東亞鄰邦及國際社會對「積極和平主義」的理解與信任,使日本藉解禁集體自衛權行使之舉,對東亞區域乃至於全球之和平與安全承擔新角色。
安倍首相認為,「侵略」一詞在學界及國際間並無定論。然而,《華盛頓郵報》提醒日本,歷史經常被重新解釋,但日本佔領、侵略中國是無可爭議的事實。《華爾街日報》亦忠告日本,誰發動二戰的問題就像「地球繞太陽公轉」一樣,無庸置疑。美國前駐日大使希弗(Thomas Schieffer)更認為日本在「歷史認識問題」上做文章為不智之舉,將損及美日關係,因美國認為此為攸關人權價值的問題,而非歷史詮釋的角度問題。因此,日本若在「歷史認識問題」上前恭後倨,更會使日本陷入孤立,徒損日本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
《每日新聞》呼籲安倍首相,從「修正歷史」走向「訣別歷史」,始最有利於日本國家利益的實踐。「安倍談話」中希望日本的戰後世代能終結繼續道歉的宿命,但以間接的態度,表達反省與歉意無助於軟化中、韓等東亞周邊國家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堅持。惟有超越國族,從人類普世價值反省歷史的錯誤,真誠的向近代歷史中遭日本侵略或殖民的東亞鄰邦「謝罪」,始可終結令戰後日本世代難堪的「謝罪外交」,並使日本在「亞洲外交」中,卸下「歷史問題」的十字架,重獲新生。◆
社論
中美關係
馬關條約與安倍談話
兩岸關係
島內選情
反課綱運動
李登輝批判
海峽短評
編後
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