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課綱微調史觀中的明鄭、光復與日本殖民

戚嘉林
(中國統一聯盟主席)


台灣近日政治新聞是歷史課綱微調事,其正反對立論述說白了就是反映於高中台灣歷史課程史觀的統獨之爭。在台灣,修改歷史教科書的始作俑者可說是前總統李登輝。

李登輝瞭解歷史教育事涉孕育人民的認同。2000年,李登輝在其與日本作家小林善紀的談話中坦言歷史教科書「如果再這樣下去,就無法孕育出身為台灣人的『認同』。我認為這樣的認知一定要改正才行,所以動員大批學者編了《認識台灣》這本新的教科書」。《認識台灣》教科書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下一代台灣人對台灣的認同,以建立一個新的國家。

昔日李登輝為了搞台獨,李、扁執政可大肆修改歷史教科書。今天是國民黨執政,與前20年獨派對高中台灣歷史課程的大肆修改相較,馬政府僅是將課綱微調,卻遭致鋪天蓋地的痛批,這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再說,許多微調之處也的確依據史實,就以1945年8月15日台灣光復來說,當時的報章、雜誌及相關的老照片,都是稱「光復」,站在台灣主體觀的立場,我們無法否定台灣的歷史。至於鄭成功驅逐據台荷蘭人,1662年2月1日他與荷人締和條約署名就是「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

至於日據殖民台灣,同學們可能不知道,日據前期東鄉實與佐藤四郎合著《台灣殖民發達史》1916年出版、日據後期齊藤直基知編纂《輓近大日本拓殖史》1934年出版,該書將台灣、朝鮮、關東州及滿鐵等地併列為殖民地。光復後迄今,淺田喬二著《日本帝國主義上舊殖民地(台灣、朝鮮、滿州)地主制》1968年初版、又吉盛清著《日本殖民下的台灣與沖繩》1990年出版、駒込武著《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1997年12月三刷發行,書中內容將台灣與朝鮮、滿州國、華北占領地並列為日本的殖民地。換言之,無論是昨天、今天、甚至或明天,在日本人的眼中,日據時期台灣的真正定位是日本的殖民地。

誠如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所說,歷史應該依附史實與史觀。故前者稱「光復」不是更能反映歷史的情境,後者稱「明鄭」不是更貼切合乎史實,至於日據時期,連日本人都視日據時期我們是殖民地,公道自在人心。

我們對歷史有不同見解,可以討論,但不可夾雜強烈意識型態為反對而反對,課綱微調的前述史觀何錯之有?微調後的台灣歷史教科書課綱,如果是更貼切史實,如果是彰顯台灣的主體性,為何不能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