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


年來兩岸形勢基本上是朝本刊所說的方向在發展。並非我們能預知未來,而是我們深知中華民族奮鬥150多年,犧牲包括台灣抗日愛國先輩65萬在內的千千萬萬人得來的勝利果實(當然包括光復台灣)不容任何人竊取。本期我們說:「在江澤民的訪台願望落空後,必將再次發現,唯有客觀的現實力量才能改變李登輝們的主觀意志,屆時台灣海峽又不免於炮聲隆隆的演習,新的兩岸對峙亦將難免。」(見社論)我們但願自己說錯了,但願李登輝們能言行一致的回到一個中國立場,遂使台灣兩千一百萬人得免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命運。

然而客觀形勢的發展,讓我們也實在不敢樂觀。就在光復節前夕,國、民兩黨在總統府前廣場喊出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終戰」口號,犧牲千千萬萬中國人爭取到的「勝利」變成了「新皇民」的「終戰」,到底今夕何夕,今地何地?(見本期台北市議員李慶安的《勿忘歷史──抗戰豈可變終戰》與王曉波先生《今日域中誰家天下》。)

在國民黨默不作聲中,民進黨頗有乘勝追擊的架勢:光復節當天,「眼空無物」的提出取消「台灣光復節」主張;26日發表《加強國防》小冊子,說是要透過各種方式讓民眾真正了解大陸武力,軍力概況,破解國民黨一再誇大的假象;27日推出《領海及鄰接區法》,領海地圖則以台澎金馬為基礎。 民進黨人別忘了抗戰期間在中華民族軍力武力最弱的時候響徹中華大地的聲音:「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一寸山河一寸血」和「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今天「告別中國」的民進黨人要「征服」中國的土地台澎金馬,恐怕得先問問海內外包括台灣兩千一百萬人在內的所有炎黃子孫答不答應。本期余東周先生論「勿把兩岸關係帶進『敵我矛盾』狀態」的大作,與轉載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大作《我們必須自我求存》,可供民進黨人參考。

10月6日下午,總統資政林洋港與新同盟會會長許歷農在師大綜合大樓發表演說,演講紀錄刊於本期,文中題目與小標為本刊所擬。本期稿擠,譚中、楊志誠、林初耀三位先生大作移刊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