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仍不平靜(上)
敘利亞仍不平靜(上)
4月4日,在英國倫敦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聲稱:敘利亞西北部依德利卜省一個由反對派控制的罕謝宏地區遭到空襲,空襲中還使用了毒氣,導致58人死亡、400多人受傷。隨後,《德國之聲電台網站》報導,死亡已增至100人、400多人受傷。5日,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襲擊可能使用了包括神經刺激劑在內的有機磷化學品;法新社則稱有醫生組織指出,受害者的症狀與沙林(sarin gas)中毒相似。
上述事件的真相處於撲朔迷離之際,美英法就向安理會提交了一份決議草案,極力推動於5日的安理會會議上就該決議草案進行表決。另一方面,美東時間4月6日20時至21時(敘利亞時間7日3時至4時),由地中海東部的美軍驅逐艦波特號(USS Porter)與羅斯號(USS Ross),對位於敘國中部霍姆斯省(Homs)的謝拉特(Shayrat)空軍基地,發射了59枚的戰斧巡弋飛彈。4月7日,據美聯社報導,此舉乃在「回應敘利亞本周發生的化武襲擊事件」。這是川普總統上任以來,對敘政府發動的直接攻擊;似乎意味著川普對敘「態度的轉變」。
川普總統第一時間在他的美麗莊園中向到訪的習近平主席,明確地表達了此次襲擊是他本人下達的命令;這樣一個與他自己在競選期間聲稱美國是「被迫捲入」敘利亞內戰,故而反對在中東開戰的言論,如今卻採取了和歐巴馬總統在任後期極為迥異的作風,其轉變的理由何在?又暗示了美國在中東戰略上一個怎樣的調整?另一方面,阿薩德政權有必要在反抗軍節節敗退、和平會談停火機制即將建立之際,用化學武器攻擊自己的國民,為自己招徠不必要的麻煩?毒氣襲擊事件的相關報導疑點重重,我們應當如何客觀的理解看待?以敘利亞問題為核心的中東情勢,在可能的未來又會有怎樣的新發展呢?
媒體對空襲毒氣的報導及其疑點
立場各異的報導毒氣事件一經報導,支持反對派的西方媒體,步調一致的將矛頭指向敘利亞政府與俄軍,聲稱因其空襲投擲化學武器所致;相關政府領袖也齊聲責備。
當時的法國總統奧朗德發表聲明,呼籲國際社會對「戰爭犯罪」應予回應。「這是敘利亞政權將再一次否認它應為屠殺負責的證據。」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表示:「用化學武器轟炸自己的平民,毫無疑問是一種戰爭罪行,他們必須為此負責。」德國外長加布里爾則對事件深表震驚,指出:「如果事件得到證實,那麼敘利亞政府應為受害者承擔責任,這是一個慘無人道的襲擊。」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斯派塞指責巴沙爾政權,「針對平民使用化武,……文明世界不能忽視這起襲擊事件」。
至於親敘利亞政府的媒體,對反對派及西方的指控堅決否認;聲稱「敘利亞軍隊以前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也不會使用化學武器。」4日,在接受央視記者電話採訪時,敘利亞政府更斷然否認上項的指責。5日,敘利亞國家電視台播出來自軍方的聲明:「敘利亞政府軍以前、現在和今後都不會使用毒氣!不會犯下如此十惡不赦的罪行!」那麼,毒氣襲擊從何而來?這是「因為反對派在當地的化學武器工廠或倉庫,發生了爆炸所致;但爆炸可能是由空襲或其他事故引起。」
5日,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表示,根據俄方空域目標監控設備的數據,當地時間4日11時30分至12時30分期間,敘空軍對該地區的一座恐怖分子大型彈藥庫和大批軍事裝備進行了襲擊。彈藥庫內原有製造有毒地雷的車間,在敘利亞阿勒頗戰役中,恐怖分子們使用過這些有毒彈藥。支持敘利亞政府的伊朗也於當日發表譴責一切使用化學武器的行為,並表示應該「消除恐怖分子的化學武器」。
6日,根據新華社記者安曉萌莫斯科電訊報導,總統普京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電話時表示,「關於在敘利亞發生的化學武器事件,在調查前就進行沒有根據的指認,令人無法接受。」
雙方各持己見之際,救援畫面提供我們合理的一些疑問。一般而言,毒劑大體可分三類:神經性以沙林為代表、窒息性以氯氣為代表、糜爛性以芥子為代表;依據不同毒氣品種的施救方法差異極大。以面對這次西方媒體認定是殺傷力極強的沙林毒氣為例,在網路視頻中救援組織「白頭盔」(White Helmets)的志願救援者,僅身著醫護用白色外衣、戴簡單的活性碳口罩,對現場患者就地清洗;這「不但未將自己身體作好有效防護措施,也顯現了他們對救援動作及裝備的缺失」;或者,毒氣的種類並非沙林之屬?【待續】◆
社論
一帶一路峰會
國際與外交
朝鮮與韓國
吳敦義當選國民黨主席
蔡英文與台灣政治
香港與兩岸關係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