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朝核危機中的出招
習近平朝核危機中的出招
4月的北韓瀰漫著讚頌金家祖孫兩人偉大事功的氛圍,北韓人民不覺美國「無敵艦隊」兵臨城下,戰雲密佈的詭譎。為傳達北韓人民的歡欣洋溢,歌舞昇平的榮景,在北韓安排下,西方及日本媒體進入平壤報導,金正恩試圖藉此向國際社會傳達人民對金氏王朝的赤誠擁戴。日本NHK連日在深夜的「國際報導」中,以專題方式,連線在平壤的採訪小組,希望在北韓精心規劃的採訪路線中,一窺堂奧,洞悉金正恩之虛實,其間透露日本對朝鮮半島局勢的不安,安倍內閣亦因之預做撤僑的準備。
北韓與敘利亞不一樣
川普總統不耐過去對北韓的「戰略容忍」,在「川習會」中,努力說服北京,在「朝核危機」中,與華府相向而行,共謀問題的解決,且表明若北京無法與之合作,美國亦做好單獨行動的備案。在美國對敘利亞阿塞德政權攻擊後,對北韓採取鐵腕措施的可能性隨之升高。
然而,朝鮮半島的戰略環境遠較敘利亞複雜,北韓擁有報復攻擊的能力,要一舉斬首金正恩的難度不低。北韓的飛彈能力或許打不到美國,但攻擊日本、南韓應無困難。因此,對北韓動武,美國雖無需日本、南韓挺身相助,但卻須顧及日本、南韓的處境,難以採取其英雄主義式的單獨行動。
此外,北韓位於中國之榻旁,在未與北京協調下,美國對北韓的攻擊恐招致美中關係的對立,為美國的亞太外交構成挑戰。對中國而言,北韓為其關鍵戰略緩衝,亦不樂見美國、北韓兵戎相見。
北京堅持以「雙暫停」的方式,尋求對話的突破口,並以實現半島無核化及構建半島和平體制的「雙軌並行」路徑解決「朝核危機」,避免美、朝對撞,使其陷入戰略選擇的尷尬。
為此美、中保持緊密對話,繼「川習會」,4月12日,習近平與川普兩度舉行電話會談,雖無法窺知雙方在「朝核危機」是否達成更多的共識,但從會談後的川普推特發文可見,華府對北京不僅曉之以理,更誘之以利,希望以經貿利益換取北京在朝核問題中的合作。
金正恩在《中朝友好互助條約》續約紀念日上,重申中國對北韓的安全承諾,但北京亦嚴詞告誡平壤,莫貿然進行第六次核試,授與美國動武之口實。足證,中國對北韓的安全保證不是紙空白支票,若金正恩在核武發展上冒進,北京將避免被平壤「牽連」。屆時,佔北韓對貿易額九成及其主要石油供應方的中國恐被迫對北韓採取斷然措施,但前此,習近平仍將窮洪荒之力,遂行「預防外交」,以解「朝核危機」。
普丁成金正恩的最後靠山
在「朝核危機」升高中,俄羅斯與北韓關係發展值得關注。近來,北韓向俄羅斯遠東地區輸出勞工以謀取外匯,以緩聯合國對其擴大經濟制裁的壓力。俄國同意北韓客貨兩用輪「萬景峰」號定期往來於北韓羅先的羅津港至海參崴間,即為落實此方案。此航運線除將增加俄、朝間貨運運輸外,更將載運赴俄國工作之北韓勞工,擴大北韓對俄的勞務輸出。截至2016年底,北韓提供29,000名勞工至俄羅斯遠東地區工作,較五年前,大幅成長五成,赴俄的北韓勞工收入十之七、八皆上繳北韓政府,成為遭國際經濟制裁之北韓重要外匯來源。
當美、日認為解決「朝核危機」之鑰匙在中國手上時,致力於「東向外交」的俄羅斯正在打造另一把鑰匙,莫斯科對平壤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未來俄羅斯非但在「六方會談」的角色更形重要,更可增加俄國對美、日外交的籌碼。3月30日,外務省事務次官杉山晉輔與俄羅斯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季托夫(Vladimir Titov)在東京舉行副外長級「戰略對話」,杉山要求俄羅斯對北韓發揮影響力,阻止其發展核武及彈道飛彈。然而,在日、俄「2+2會談」中,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認為,對北韓的制裁,不應是懲罰,而應是促使北韓回到對話的手段。
其實,「朝核危機」中,日本缺乏影響俄羅斯的政策工具,難以左右普丁的對朝政策,在「六方會談」中,做為美國的扈從角色,在「六方會談」中,日本的作用亦不大,日本過去更著眼於國內政治的選舉利益,將北韓綁架日本人質的問題,擺在較朝核問題更高的位置,與美國步調不一,但安倍首相可為川普總統所欲改善的美俄關係投石問路,避免在「朝核危機」的解決上,形成美、俄對峙,徒令金正恩從中漁利。
大陸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認為,安倍意在探明俄羅斯在朝核問題中的底線。在「朝核危機」的解決上,美、日、韓三方緊密團結,中、俄則相互協商,但「川習會」後,美、中在朝核問題中出現「有限合作」的態勢,俄羅斯似乎成為北韓最後的外交後盾。安倍有意勸說俄羅斯與美、日、韓三國協調行動,但俄羅斯在此問題上有自身利益,存在與美國對抗的因素,難與美、日相向而行。
在聯合國強化對北韓制裁的當下,普丁向金正恩招手之舉,促使川普對金正恩軟硬兼施。川普以「精明」形容金正恩,並非認為北韓可以「尾巴搖狗」,將大國玩弄於股掌,而是呼籲金正恩實事求是,以「棄核」換取美國給予的經濟利益。
川普對「朝核危機」的「交易外交」操作是否能使金正恩轉身與其會談,尚不得而知,但此舉恐使金正恩看破川普難以再啟韓戰的手腳,令「卡爾文森號」及「出雲號」徒勞無功,美、日白忙一場。
結 語
綜觀以上分析,「朝核危機」越演越烈,讓首爾終於點頭答應讓美國在韓國星州部署「薩德」系統,此舉不僅鞏固美、日、韓同盟,亦造成東亞權力平衡的變化,並使中、俄兩國的外交及戰略環境受到限縮。這種情況下,中、俄兩國為扭轉目前外交及戰略環境的劣勢,更有動機改善與日本的關係。安倍內閣見機不可失,趁機推動延宕已久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同時亦加速日、俄接近的步伐,兩者皆非基於美國的指導,而是著眼於日本的國家利益所採行的政策,因此可視為安倍內閣「自立外交」的初步實踐,亦避免日本在「六方會談」遭邊緣化的尷尬。
然而,在「朝核危機」的應對中,中國的態度始為關鍵。1950年,毛澤東在韓戰中的對蘇「一邊倒」牽動戰後台、日的命運,習近平如何對應「朝核危機」,攸關東亞未來的戰略格局。安倍首相在對中外交中,審時度勢,軟硬兼施,以爭取變局中之主動。
日本在安全戰略上,雖對中國仍保持高度戒心,但安倍首相派遣與北京關係深厚的自民黨大老、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出任團長,偕同兩位副團長經團連會長榊原定征與自民黨幹事長代理林幹雄,率領包括經產省副大臣松村祥史、首相政務秘書官今井尚哉在內約50人的代表團,高調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透露日本在對中外交上的靈活。
在全球化經貿秩序的形成中,為避免日本失去先機,安倍首相改弦更張,與中國協調的策略應可預見。17日,二階俊博接受《每日新聞》訪問時不諱言:日本應參與「亞投行」的積極想法,並展望日中關係,認為雙方簽署新公報的時機儼然成熟。◆
社論
一帶一路峰會
國際與外交
朝鮮與韓國
吳敦義當選國民黨主席
蔡英文與台灣政治
香港與兩岸關係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