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國民黨再造與再起

姜新立
(佛光大學教授)


國民黨是再起還是覆亡?

5.20國民黨「黨主席」選舉,黨內、黨外乃至對岸,對它相當關注,主要是牽動國民黨能否再起,也影響台灣的未來與兩岸關係的發展。凡是國民黨黨員同志以及海內外所有支持與愛護國民黨的中國人,也無不期待這次黨主席選舉,能帶給國民黨再造與再起的機會。

「黨主席」就是黨的領袖,他/她如能像「摩西」最好,可以讓黨「出埃及」;不然就做個「領頭羊」,但「領頭羊」雖能領著羊群登上山頂,也能帶著羊群走入山谷。現在選舉已經出籠,吳敦義一輪過半,宣布當選國民黨新的黨主席。誠如吳敦義發表當選講話所強調的,從現在起,國民黨全黨要「精誠團結、一心一德」,因為,面對蠻悍的民進黨,國民黨沒有「分裂」的本錢;筆者也期待這隻新的「領頭羊」能把國民黨帶向山頂,重新「再起」,而不是讓國民黨滾入山谷,走向覆亡。

國民黨三次失去政權,每次失去政權後,都是由黨的最高領導人在深刻反省、痛定思痛下對黨進行「改造」,而使國民黨「再起」。第一次是1949年,國民黨敗於共產黨,既失去政權,又丟掉大陸,這是國民黨最大的一次失敗,它對現代/當代中國史影響至今。這次失敗不是選舉失敗,而是先失去黨魂,失去民心,從而失掉社會支持,最終在軍事上被中共解放軍打敗。國民黨退守台灣後,蔣氏父子以國民黨總裁及主席身分生聚教訓,在痛定思痛下先後對國民黨進行「改造」,尤其是總裁蔣介石重行視事後,以總統身分帶領軍民同胞勵精圖治,準備「反攻大陸」,他的第一件政治要事就是成立黨的「改造委員會」,並設立「革命實踐研究院」,對國民黨進行徹頭徹尾地改造,再徹底實行三民主義下,讓國民黨浴火重生,保住台灣島這塊最後江山。

蔣經國擔任國民黨主席後,更是重視黨的改造,親自擔任「革實院」主任。他重視三民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在大學普遍設立「三民主義研究所」,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蔣經國對國民黨改造,除了加強黨的理念/理論論述外,用三民主義作為國家發展最高綱領,朝著黨的政治目標——建設台灣,讓它成為自由民主的燈塔,民族復興的基地,與國家統一的灘頭堡。在蔣經國的領導下,全黨團結一致,終於把台灣建設成亞洲「四小龍」之一。

從李登輝到馬英九

蔣經國不幸在任上病逝,由李登輝接任,李剛接任時奉行「蔣經國路線」,重視三民主義,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接著開始藉「民主化」將國民黨「本土化」,並在政治上「去中國化」,國民黨開始變質,失去原來的核心價值,被腰斬既定的政治目標,本來是一個「革命民主政黨」,現在變成一個沒有「革命」的「本土」/「民主」政黨,「中國國民黨」開始名實不符。

國民黨「本土化」、「民主化」後,已經不是孫中山先生所創立的國民黨,它失去原來的的理念與目標,既不「恢復中華」,也不追求「中國之自由平等」,更不謀求「統一中國」,變成一個「台灣國民黨」。一個失去創黨理念和國家目標的國民黨,準備以「本土化」姿態偏安甚至老死台灣,自然比不上更加「本土」與「激進民主」的民進黨。一個「獨台」的國民黨終於敗給了一個「台獨」的民進黨,陳水扁藉「兩顆子彈」當選總統,中國國民黨於2000年又失去台灣地區的政權。

2008年馬英九以「孤臣孽子」之心,「少康中興」之勢代表國民黨出馬競選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為國民黨奪回政權,國民黨重新執政。馬個人品德操守沒有話說,戮力從公,有目共睹,但忽視思想教育,將三民主義拋諸腦後,在黨主席任內不端正「黨風」,錯把「中國國民黨」當成「台灣國民黨」,不知它的黨的總理所強調的「黨」是「為民先鋒」,黨是領導群眾朝著政治目標向前行的「政治意志體」。他把國民黨當成民意的尾巴,把黨的政治目標擺在「不統、不獨、不武」的政治光譜中,心中沒了「全中國」,模糊了「政治認同」,處處無原則地對民進黨退讓,加上政治路線偏移,動不動以「全民總統」之名連在野的民進黨的「民意」也加以「照顧」。更甚者,在重要議題上馬親綠勝過親藍;在國家認同上,視民進黨的「去中國化」為無物;在黨的人格上,人家把他的黨的「總裁」的銅像搗毀羞辱,他做為黨「主席」一言不發,反而跟著李登輝、親日派台獨「拿香跟拜」八田與一,將國民黨的「民族主義」去勢,自然黨的同志對他失去「黨心」,國人對他失去「民心」,在他手中奪過來的政權,終於又在他手中失去。

不能換掉的「柱」--黨魂

走過並扮演過超過一百年的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過程與歷史角色的國民黨,雖然三次失去政權,但不要灰心,想想你們的「總理」孫中山先生10次革命失敗,百折不撓,從失敗中求取教訓,最終革命成功,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孫中山領導國民黨創建民國都可以辦得到,不要只說國民黨一定要扮演「像樣的在野黨」,永遠「在野」,不但沒出息,而是變相地讓國民黨走入歷史。筆者不願相信新的黨主席連奪回政權的「志氣」與「能力」都沒有。但贏回政權,不是說說而已,除了有志氣,痛下決心,反省失敗,奮發圖強,深入改革外,黨要重新出發,必須從政治理念到組織再造,從經濟民生到治國綱領,都要認真對待,確實拿出可行方案與措施,才能爭取民心,贏回政權。馬英九對國民黨2014年九合一選舉與2016年總統大選的慘敗,已承認「我要負責」,這是國民黨進行反省、試圖再起的象徵,希望新的黨主席吳敦義上任之後,先反省國民黨何以由「執政」變成「在野」,接著進行必要的「改革」,才能「再造」。沒有「再造」,無法「再起」。千萬不要口頭上許諾「把政權贏回來」,登上「主席」寶座就算完事。

這次黨主席選舉是國民黨有史以來最熱鬧/奇特,也是競爭/鬥爭最激烈的一次選舉。選前,國民黨勇於爭論與內鬥表露無遺,本土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鬥爭深藍的「九二共識、一中同表」,為此去年黨內還突然出現洪秀柱代表國民黨出馬競選總統的「換柱」事件。接著,今年3月中旬黨的中常會上,只見各派因選舉考量和權力算計而爭論/鬥爭不休,無人重視黨的制度與黨的未來。投票前一周,黨內互打,愈演愈烈,甚麼「反人頭綁樁行動聯盟」按鈴控告因「黨主席」選舉而突然暴增六萬「人頭黨員」問題,這是黨的內傷,不是政治競爭。檯面上六人互相拚鬥,誰都認為自己最有資格與能力領導國民黨;檯面下各陣營以棄保為名進行挖票、搶票,真是「競爭」與「鬥爭」一色,「綁樁」與「挖票」齊飛。一切都過去了,希望吳敦義有格局、有理念、能堅守國民黨黨魂與核心價值,能正確把握黨的政治路線,讓國民黨浴火重生,如此,他如果登謁「中山陵」才無愧於孫總理的在天之靈,這是筆者殷切的「期待」,希望這份「期待」能轉化為「事實」。

要立足台灣,胸懷中國

隨著杭亭頓所謂的全世界進入「第三波」浪潮——「政治民主化」,國民黨由「革命民主政黨」轉變成「民主政黨」是自然之事。國民黨的體質變了,角色變了,但要提醒吳主席的是,國民黨的政治理想與價值目標不應該變,要恢復黨德,喚回黨魂,重新找回黨的核心價值,去除派系鬥爭,全黨團結一致,調回正確又妥當的政治路線,不要墮落到成為一個偏安台灣一隅的以「民主」為名的「本土化」政黨。「民主」與「革命」是個辯證統一,沒有法國大革命,那來法國的民主?須知國民黨的全名是「中國國民黨」,吳在選前也說「中國國民黨」絕不改名,希望在吳主席任內,國民黨不要下沉為「台灣國民黨」,因為以「台灣國民黨」這樣的政治角色在台灣要想與更加本土化的台灣民進黨爭奪政治權力,輕者「艱困」,重者「必敗」。希望國民黨的新主席認清這個黨骨子裡就是「中國國民黨」,要堅持「黨魂」,要立足「台灣」,更要胸懷「中國」,否則無從「再造」,也無由「再起」。

最後,吳敦義當選/上任國民黨新的黨主席後,擺在面前的是2018年底的「九合一」選舉與2020年初的「總統大選」考驗,俗云「機不可失,時不在來」,期盼新的黨主席抓住時間對國民黨進行有理、有序、有效的「再造」,才能「再起」,「再起」之後,國民黨才能真正捍衛中華民國,國民黨不應「下沉」,更不該「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