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5月1日是國際勞動節。海峽兩岸經過40年不同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的隔離發展之後,佔人口比例中三分之二以上絕大多數的勞工,究竟處於何種相對的待遇與地位,乃本次座談會中想要探討的主題。
本次座談會於1991年4月16日晚上 07:30 - 10:00,在勞動人權協會高雄分會舉行,由本刊採訪主任劉國基主持,參與座談者清一色是台籍勞工,尤其是基層工會幹部的活躍角色,從他們口中比較海峽兩岸勞動權益,特別具有嚴肅參考意義,名單如下:
吳榮元:勞動人權協會高雄分會總幹事
李金山:中國鋼鐵產業工會代表
吳明華:中國石油產業工會代表,高雄杉林加油站站長
陳尚榮:中國石油產業工會代表
陳金榮:南亞塑膠高雄區產業工會常務理事
陳加興:中國鋼鐵產業工會代表
謝南陽:勞動人權協會高雄分會福利委員
羅明山:南亞塑膠高雄區產業工會監事
王娟萍:勞動人權協會高雄分會幹事。前圓山工會秘書。
劉振山:台塑工會高雄廠常務理事
劉國基(閩南語):我是《海峽評論》月刊的採訪人員。本刊主要興趣之一是比較海峽兩岸各種制度的優點與缺點。5月1日是國際勞動節,本刊想要處理一下,40年的隔離發展之下,海峽兩岸不同的制度所體現的不同勞動待遇。究竟在法律地位上、經濟地位上、政治地位與社會地位上,兩岸勞工有何差別﹖各位有的去過大陸,有的在台灣對此題目有過研究,能否給本刊讀者做個比較分析﹖眾所周知,中國大陸的憲法上明文規定,他們是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體,無產階級就是勞工階級,因此在憲法地位上已明文是個「工人執政」的政府。既然憲法上如此規定,那麼在其他立法方面自然也特別保障工人的政治、經濟、社會等等地位。各位去過的人,也早就發現兩岸不同之處,在台灣我們說「做工不出頭,出頭便入土」,在大陸則工人階級對本身的地位充滿自豪與自信。今晚,我們就此狀況可多探討。當然,台灣40年來的恐共、反共教育多少會扭曲一些我們的觀察,但在兩岸往來日益頻繁之下,對「彼岸觀點」--不同價值觀念的正確瞭解與欣賞,便是我國民族整合的契機。大陸上也許有些制度上的優劣,在冷戰時代的強迫性對抗意識已漸消退,我們可以冷靜客觀地予以報導,這就是本刊旨趣所在。兩岸良性理性互動形勢之下,我們台灣工人立場上所感受到的兩岸勞工政治地位的差距,是否也會成為台灣地區政治改革的動力﹖譬如台灣立法院中三百多個立法委員中,占台灣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勞工代表只有五名,因此有關勞動立法等保障工權的法案老通不過,受到既得利益的商會、公會等利益團體代表杯葛。各位去過大陸的,對那邊工人代表們替工人利益如何爭取,想必印象深刻。現在就請今晚唯一的女性出席者,也是去過大陸訪問的王娟萍小姐先來發言。
王娟萍:3月8日我曾就兩岸婦女勞工的權益保護發表過言論。今晚仍重覆一下此一題目。台灣稱為「女性勞工」,大陸叫做「婦女勞動者」的權益保護相同的地方我就簡略掉,只談不同的地方。劉先生剛才說過,大陸是「無產階級」也就是工人當家做主的一種制度,因此在法律方面對工人有特別照顧,尤其對女性方面,大陸對女性勞工保護,分為四期,一個是生理期,也就是月經期的保護。另外是懷孕期、生產期與哺乳期等,另有一個是更年期。因此有說四期或五期的。在台灣從未聽說過對女性勞工還有什麼更年期保護的,所以我看到資料以後很驚訝。在月經期的保護有規定「衛生室」,有多少人的企業中要設置衛生室,把婦女勞動者的月經週期予以記錄,不論結婚與否。各單位可依月經卡來管制婦女病的產生,予以特殊照顧。在生理期間可調動較輕鬆工作,(這在台灣根本不可能!),更特別的是他們還設置了「衛生沖洗室」,在一百人以上的企業就要設置。其溫水是恆溫的設備,婦女可沖洗確保衛生。
另外在懷孕期,產前檢查完全免費,由企業體的醫生來負責。婦女懷孕本來就不是個人的事,國家予以照顧是應該的。而且孕滿七個月之後,另有「工間休息」,除正常作業休息之外,對孕婦再予增加休息次數。此外再給予安排避免不良體位工作,所謂「不良體位」,各位記得前陣子,新竹菲立浦工廠有位女工范淑媛流產了,她在菲立浦公司搬動映像管時,因笨重彎腰去抬舉,又因輪值大小夜班,所以流產了,大陸不會發生這種事。因有明文規定在孕期非調至輕鬆工作不可,而且不可值大小夜班。在台灣,勞基法中也有這種法律,但台灣公權力不彰,對資方無能為力,資方不守法,政府沒辦法。像范淑媛的案子,政府也不交待,只好鬧到要民意代表出來協助搞公聽會,訴諸輿論支持了。
自力救濟變成台灣勞工的運命。另外在生產期,一切費用全免,在產假期間,台灣有八周,實際上資方不給那麼多,有給40天就不錯的。政府也管不著。在大陸,產假有90天,政府保證兌現的。產假期間,薪資照給,(若在試用期間,大陸給60%,台灣給50%薪資)我原先在圓山工會當秘書,台灣女工的產假,資方第一個月會給,接著能「留職停薪」就算不錯。在大陸,產後孕婦先安排「過渡性工作」一兩周,讓她能適應產後體能。台灣不可能的。在哺乳期,工廠要設「哺乳室」,有褓母照顧,產婦可去哺乳。台灣有此法令,從未看過那個工廠設有哺乳室的。在大陸,甚至有「停職留薪」的育嬰長假,薪水照付,令產婦專心照顧嬰兒,並不准其另外去別處工作。哺育小孩本來也是國家的責任,政府給母親薪水照顧小孩應該的。使三歲以下小孩得到母親照顧是應該的。在台灣,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也沒誰敢去爭取這種權利。
在小孩長大一些,若一產業工廠內有小孩20名以上,必須設立幼兒園,托兒所。母親去上班,可撥時間去看小孩。托兒完全免費,只需負擔小孩飲食費用,很少一些的,每月人民幣二到五元左右。(他們薪水約人民幣100-200左右)其它台灣勞基法有的保障,大陸全有。他們沒有什麼公權力不彰問題,立了法就保障得了。
另外,大陸工廠也成立「女工委員會」,功能不像台灣的類似團體,只會教女工插花、美容、舞蹈、姿態等等把女工「包裝商品化」的東西,或技能只教什麼烹飪、裁縫,說什麼「管得了男人的胃才管得了男人的心」這類把婦女視為奉承男人的「第二等人類」,當然,家庭美化是重要,但不應完全是婦女為了討好男人的責任。大陸教育女工有「四自」,要求女性自愛、自重、自尊、自強。要求女性「克服依賴的思想」,不依賴男人,不做依賴性附屬性的地位,喪失自我,毫無人格尊嚴。「克服依賴思想,苦練硬本領」,不要因為是女性,就要男生讓自己幾步,而要憑真本事,硬本領。更要提高自己素質。
另外,大陸也要女性「熱愛自己的生命」,在台灣有個統計資料,女性自殺比例比男性高很多,因為第一她是在附屬的地位下,第二台灣女性在不如意時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傳統迂腐方式,在大陸則要自尊自重發揮自己創造力,此乃男女平等基礎上發展的概念,不要老做「花瓶,第二等人類」。在大陸上男女平等較台灣落實。
前陣子,林賢順妻子去大陸打離婚官司,《聯合報》探討了大陸婦女地位的確比台灣高,如妻子不必冠夫姓,所生子女也可冠母姓,有獨立財產權,也有夫妻共同財產之平等處分權等等,在離婚時,哺乳期的子女由母親帶,較大子女則協定取得監護權。在台灣因男女不同工同酬,因此,女性待遇較男工為差,較不易取得子女監護權,在離婚時被迫捨棄子女,跟寶寶含淚再見,令人心酸。
吳榮元:剛才王小姐所談偏重於婦女勞動條件,其實中共自1949年以前就一直很重視婦女,所謂「婦女能頂半邊天」,男女結構比例各為一半。婦女勞動力若不積極解放,也是很浪費人力資源,尤其中國這麼的發展階段,仍還貧窮,更應積極運用女性勞動者。但大陸方面更重視男女平等,把婦女從傳統封建地位中解放出來。
從中共有社會運動以來,就一直很重視婦女。在大陸,除立法保護之外,在執行方面更沒問題。大陸與台灣因為制度不同,勞工政治、社會地位也不一樣,對勞工之保護是台灣工人無法想像的。當然勞工待遇隨經濟生產力而變化,但以大陸目前生產力對勞工的照顧,台灣還是趕不上(雖然台灣生產力較高!)相對而言,中共即使1950年代,就已開放勞工保險和勞工退休保險了,當時中國仍很貧困,即可做到,台灣今天仍無法做到。大陸企業對勞工有年金制製度,退休之後,可提領90%、80%不等的待遇。台灣把勞工當商品,在離休之後,沒有保障。大陸企業認為把勞工養到死亡乃天經地義之事。
另外,大陸工廠也有獎金制度,體現「勞動創造價值」的觀念。在工資方面有廠長、主管及基層等工等的差別,但在獎金則逆向領取,凡勞力付出最多的,領取也最多,反而主管,廠長等領的最少。台灣工人無法想像,我們去大陸拜訪的幾個工會,都談到此點,以勞動來分配獎金,而非以職位。另外,大陸勞工福利,可說做到使工人以廠為家的地步。
大陸一般生活水平比不上台灣,但工人生活所需各項均予以照顧,從勞工宿舍、飲食、托兒所及工人進修、子女教育均有制度。像首都鋼鐵廠,自己創辦大學、專科、中小學,工廠設計也分生產區及生活區,把工人的食衣住行育樂均予照顧。企業屬於社會的,與台灣一般私人營利,以工人為生產工具,不同的。因此大陸工會與台灣工會也不同,台灣的工會與資方應該對抗爭取自己福利,大陸因所有制不同,所以在配合政府生產,上繳一定額度之後,全為工人團體自己可以分配的,所以大陸工會有點官僚化,在指導生產與公司配合甚佳。大陸職工代表大會權力很大,廠長經理均要他們選舉或通過。工廠委員會工人主導一切。像台灣,如果國營企業也能由工人來參加董事會就更理想。否則資方經營不善,勞方也倒楣了。大陸則工人可參加董事會。
劉國基:現在台灣的國營企業,工會代表不是可以參加董事會嗎﹖
眾工人:沒有,沒有,不准::
吳明華:不可能,連進去旁聽都不行。
李金山:開會時關起門,不給進去。
吳榮元:大陸的職工代表大會權力很大,公司的年度經營方針沒經他們通過,無效的。另外人事案及獎金分紅制也由此大會分配,他們的獎金乃透明化、公開化,在公佈後有意見的可以申述。大陸工會角色、職權與台灣不同。這方面,劉振山感受最深刻,他在台塑工會,根本無權參與公司決策::
劉振山:大陸工會的權力很大,工會提議廠長只有遵守的份。人事獎懲也很有意思,有「三榜」制。公告處份,當事人可以去撕掉申述,若處份情由,當事人不服,可上訴再議,第二次公佈處份,不服氣再撕掉,可以經過三次撕榜。(如果不撕就是認錯,接受處份。)這台灣工人無法想像。
劉國基:剛才吳榮元提到工廠對工人一生食衣住行育樂均予照顧。如全民所有制等於是政府有預算沒問題,如集體所有制也沒問題,上繳利潤之後,保留17%做再投資,其他均做為工人福利及分紅。工廠對工人本身教育,尤其對工人子女上升發展之教育機會,均沒問題。甚至於醫療照顧已到過度地步。去大陸找朋友若是工人的,可能就請個「病假」陪你玩幾天。請假太容易了……
吳榮元:在台灣若青年工人要相親,很少自稱是工人,好像沒社會地位,在大陸則工人社會地位很高,如教授,醫生待遇也與工人差不多,大陸工人的經濟地位,職業有分工,工作無貴賤。
劉國基:大陸即使知識份子、教授、醫生等,不分勞心勞力者,也認同自己是「工人階級」,也是勞務提供者,不像台灣還有「專業人士」(professional)這種高人一等名稱。凡是非靠資本利得生活者,大陸方面均定位為工人,提供勞務或製造商品則不論。
劉振山:大陸工人生活很幽閒,沒有什麼壓力。在工廠舒服做工,下班後去工人文化宮有各種項目可以學習或休閒。大陸各角落均有工人文化宮,不只大都市而已。大陸工人生活很輕鬆……
羅明山:不要再說了,我聽了都不想回來了……做工那麼好,我不回來了!
劉國基:剛才劉先生說到勞工的休閒生活及文化生活已經制度化的執行了。事實上許多大陸都市就由工廠發展出來的,大型工廠工人一生生活所需均予解決……
陳尚榮:制度不同嘛!他們社會主義,我們資本主義::
劉振山:大陸對工人很尊重,工人可以當家做主,台灣做工人像很下賤,一輩子出不了頭,好像只有白領階級才有人看重……
劉國基:大陸沒有白領、藍領階級之分。不論勞心勞力均為工人,待遇很接近。
吳榮元:另外有關研究與發展的投資,涉及生產力提高及工人利益分享,台灣資方不願投資,大陸工廠就很能在這方面下注……
劉振山:台灣資方撈了一票就跑嘛。
陳金榮:主要是靠剝削勞工低工資,不是靠創新來創造利潤。
劉國基:台灣資方除了搶短線利潤不做長期投資研究發展之外,台灣政治地位未定也是一個因素,資方對台灣前途沒信心,賺了錢跑去美國,當然不做研究開發了。
劉振山:王永慶跑去新澤西州,也不能生存,人工、環保成本比台灣貴,所以只好跑去大陸……
劉國基:站在台灣工人階級立場來看待本身權益時,台灣政治地位早日解決也可影響到工人工作機會發展,尤其勞動權益的保障,靠台灣立法院未免太悲觀了。
眾工人:是呀!立法院連勞工代表都替資方講話……◆
社論
五四的反思
社會主義與中國改革前途
兩岸對話
每月評論
彼岸觀點
統獨問題
台灣人在大陸
青年論壇
美國文化
連載
通訊
編輯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