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奮鬥救中國

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70週年

社論


1月30日,春節前夕,中共總書記江澤民發表《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俗稱「江八點」)。最近鄧小平女兒訪美,鄧小平的健康再度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鄧後時期」來到。為預測「鄧後時期」,美國國防部提出《近程中國》(China in Near Term)的報告,指出「鄧後時期」中國有走向分裂的可能。「日本國際論壇」在提出的《亞洲安全保障》的報告中指出,後鄧時期忽略台灣問題,「亞洲安保」即失去意義的省思;並提出建議:「日本對外官方開發援助四原則,為表達對中國增強軍力之憂心,應該明確嚴格列入該適用原則。」

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70週年。

在內憂外患下,孫中山為求中國之和平統一,而於1924年11月10日發表《北上宣言》,由廣州前往北京「共商國是」,他在接受日本記者訪問時說:「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並且,他說:「中國革命以來,連年大亂,所以不能統一的原因,並不是由於中國人自己的力量,完全是由外國人的力量。」

不幸,孫中山於北京病倒,1925年3月11日臨終最後一次講話猶言:「我此次放棄兩廣,直上北京,為謀求和平統一。所主張統一方法,是開國民會議,實行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建設新國家。茲為病累,不克痊癒,生死本不足念,惟數十年致力國民革命,所抱定之主義,未能完全實現,不無遺憾。甚望諸同志努力奮鬥,使國民會議早日開成,達到實行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之目的。如是我在九泉之下,亦堪瞑目。」12日,臨終前又連呼:「和平!奮鬥!救中國。」

孫中山為中國和平統一鞠躬盡瘁,消息傳來,台灣同胞自動自發的於3月20日的下午7時在台北文化講座(今貴德街9、10號水門一帶),舉行追悼會,是夜大雨傾盆,只能容納三千人的會場,於半小時前即告滿座,後到者只能在場外默禱致敬而去,但由於日人禁止任何活動,場內民眾從7時至10時,只能默默致哀,但無一人退席。當天破禁的弔詞係由台灣新文學旗手張我軍所撰,其中云:「消息傳來我島人五內俱崩,如失了魂魄一樣,西望中原禁不住淚落滔滔了。」「中國的同胞喲!你們要堅守這位已不在了的導師的遺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須努力哪!」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也為孫中山寫下輓聯曰:「中華革命雖告成功,依然同室操戈,一統雄心傷未達。東亞聯盟不能實現,長使天驕跋扈,九原遺恨定難消。」

當時代表台灣人民喉舌的《台灣民報》(旬刊)亦於4月1日刊出社論《哭望天涯吊偉人──唉!孫先生死矣》,直言:「西望中原,我們也禁不住淚泉怒湧了!」「可是孫先生雖死,而三民主義是還活著,自由正義是永遠不死的。」

1926年,台灣同胞再度紀念孫中山逝世,大會主持人蔣渭水並呼籲全體同胞:「孫先生臨終之時,尚連呼和平、奮鬥、救中國數十聲,希望今夜出席的人,深深接納孫先生最後的呼聲──和平、奮鬥、救中國。」

在日人的高壓下,但台胞仍年年紀念孫中山逝世,直至1929年,在日人嚴令禁止下,台灣民眾黨仍派代表參加南京的奉安大典,並且決議 於奉安之日,召開追悼會以為遙祭。當日,有民眾設案西向路祭,而與日警衝突。

台灣光復後,由內戰而兩岸對峙,至今中國未能統一。在中國歷經患難而欣欣向榮之際,帝國主義的阻擾又紛杳而至。雖然今天大陸仍有許多尚待克服的嚴峻的問題,但去年大陸是全世界外資投資最多的地區,沒有對大陸穩定的信心,外資能投資嗎?所以,美國國防部對「鄧後時期」中國分裂的報告不是客觀的評估,而是「拆散中國」主觀願望的投射。日本的「亞洲安全保障」其實又在覬覦台灣,企圖插手中國內政。正是孫中山所指出的,中國不能統一「完全是由外國人的力量」。

在國際分裂中國的野心不止和台灣當局顢頇於國家統一之時,我們除了喚起台灣同胞的歷史記憶以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70週年外,並呼籲北京當局,應號召全球華人「共商國是」,形成孫中山先生「國民會議」的共識,擬訂尊重兩岸現狀之統一憲法,以和平解決國家統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