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八點」與兩岸互動關係座談會

孫國棟 整理


演講人:龔鵬程教授(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魏良才教授(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邱 毅教授(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陳曉林:教授(民生報總主筆)
    楊志誠:教授(逢甲大學法律教學組主任)
    王曉波:教授(世新傳播學院共同科教授)
時  間:1995年2月12日下午2時

楊志誠
:對於所謂的「江八點」,各報章雜誌發表各種不同論調和主張,甚至於官方也已有某種程度的初步回應,而我個人對於這個議題的看法,可從我寫的一篇文章《1995兩岸關係正常化》看出。這篇文章是一個禮拜前投稿到《自由時報》的,但直到今天才刊出,很明顯地,我的論點和《自由時報》並不同路。或許這可說明學者與台灣執政當局對於大陸政策仍存有認知上的差異。

放手讓台灣獨立嗎?

對於江八點的內容,大家應該很清楚,而其中寓意,各方也有評估和猜測,卻始終是繞著解析文字是否「善意」的巢臼中打轉,而忽略是否應予回應,如何回應的根本問題。

依我看,站在台灣二千一百萬同胞或是全體中國人前途的立場,此時是必須正面回應的時候,而且不能像以前只做不著邊際的措詞,因為兩岸關係正常化對於台灣的生存有很重要的影響力。

從兩岸開始交流十年以來,其間誤解和諒解的震盪消長,在去年誤解達到最高點,而江澤民先生會選在此時新春發表八點談話,要求兩岸關係走向一個真正理性互諒的未來,是有其既定的政策決定的思考原則。我們從回頭檢討幾十年來,中共外交的政策走向,可以知道中共和美國之間的矛盾以及和蘇聯之間的緊張的關係,若一直升到最高點,將會從冷戰轉至熱戰。從過去的歷史可以看到,中美關係在50年代是非常惡劣,而到60年代又有文革時期在意識型態上的矛盾,所以到了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中美關係若不能正常化,很可能將會走向熱戰,而延續著韓戰時期,幸而中美關係在1972年尼克森訪問大陸,中美關係總算走向正常化,近來雖有經貿上的摩擦,但基本上雙方的正常化關係一直延續至今。

中蘇關係,從60年代到70年代80年代這段時期,在中蘇邊界長達四千六百海里上,蘇聯部署了55個裝備精銳的部隊,甚至有四分之一的核子武器對準著中共,而在此緊張關係升高到最高的時候,雙方推動了關係正常化的政策,做為雙方的台階,到了1989年5月戈巴契夫訪問大陸以後,中蘇關係便逐漸解涷。由此可知中共外交政策的模式,當一旦在雙方關係緊張的時候,若中共提出善意的關係正常化建議,而對方不理不採,則是否意味著雙方走向熱戰將是難免的。

我們可以看到兩岸之間的交流,在去年一年當中,一些突發的事變使得兩岸之間的誤解,尤其是領導人之間誤解是愈來愈深。

我在去年到大陸發現,李登輝罵中共是土匪,他們還沒有很嚴重地來看待,但對於李登輝與司馬遼太郎的談話和所謂的「總統直選」感到耿耿於懷,在此時兩岸誤解如此嚴重的時候,卻在今年春節提出八點談話,這意義和過去的幾次談話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我們應該瞭解,中共對外談話其用意是必須從整體來推敲,並不是從字面上逐字逐詞來理解的;可是在台灣有些人表示反感,認為中共老調重彈,沒有新意,並不知道如何去理解中共對話談話的內涵和用意,試想兩岸關係發展至今,還能說些什麼「新鮮」的東西,而所謂的「善意」難道是放手讓台灣獨立嗎?

從台灣生存和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是應該適當回應的,因為在未來亞太甚或全世界經濟的整合,我們是不能不和中共一同努力推動兩岸關係正常化的工作;近來台灣致力進行的「亞太營運中心」,除了本身主觀的條件和努力之外,尚有賴於客觀環境中大陸方面的合作,意即建構在兩岸理性和平的交流上。在「江八點」中提及「加強雙方合作」,其中隱隱約透露出正視台灣的存在,並沒有完全否定台灣現階段所應有的生存基礎,基於此,政府應通過直接或間接的管道予以實質的回應。

我覺得整個「江八點」談話的結論,在於最後一點中提及的「歡迎台灣當局的領導人以適當的身份前來訪問,也願意接受台灣方面的邀請前往台灣」,這個內容的重心無異在於何謂「適當的身份」的問題,但我們卻知道在關係正常化的基礎上,一旦談到此問題,可能連談判的空間都沒有,因為這完全操之在中共;但江澤民又留下可回轉的空間「願意接受台灣方面的邀請前往台灣」,類似於美、蘇兩國訪問中共,這符合中共「以大訪小,以強訪弱」的基本模式,以我們的立場來看,這種操之在我,邀請中共任一領導人,讓中共在這個問題上重新深一層的討論,可以測定中共提出的「江八點」誠意到何程度,對於雙方面都可以達到平衡,如此根據現實所需和未來發展,我們做出這樣的回應,我想是比較恰當的。

魏良才:我是研究美國方面問題,並非專門研究大陸問題,因此今天我所說的完全是基於一中國人,及我個人是一個民族主義者的立場。

有所堅持,但也有所讓步

大家在報章雜誌上可以看到,對於江澤民八點談話,何以選擇在春節,各方多有猜測,但依我個人粗淺的看法認為有三個原因:(一)現今台獨的氣焰太過高漲。(二)台灣總統直選的時候要到了。(三)國民黨和民進黨都在積極的推動參與聯合國。中共在此三點尚未成為氣候以前,必須嚴正表示其立場。

我個人直覺的看法,江澤民在此看談話中,有所堅持,但也有所讓步;堅持的是二、三十年來未曾鬆口的「一個中國」,兩岸領導人不在國際場合中會面,但在推動兩岸實質互助互動上卻有所讓步。因此近來有些人認為「江八點」把新聞炒得太熱,應該淡化它而不要理會,我覺得大陸把熱山芋拋過來,我們再不濟也應該回應,把它拋回去,而不要把它接在手裡。若一旦有問題,則全是歸於我們這方的責任。

我個人的看法,中國的統一必建立在民族主義的立場上,但台灣有些具世界地位的學科學的人,卻認為民族主義是落伍的,認為把眼光放在國際主義上,致力於世界村的努力。但我覺得,一個美國人或是德國人、日本人,可以不強調民族主義,但今天我是一個中國人,而中國還沒有強到可以讓我放棄民族主義的時候,尤其是看到中國近百年來,受帝國主義的欺凌,讓我對民族主義的感觸特別深,也使得我堅持中國的統一必須在民族主義的共識上。

另者,國民黨尤其是主流派常說,他們一直表示誠意要和中共談判,但卻得不到中共善意的回應,可是我們很懷疑,國民黨所謂的「誠意」究竟何指?但我們卻看到國民黨在互涉兩岸的對外事務上卻是小動作不斷,如「廣島亞運」事件邀請李登輝與會,參加亞太經合會(APEC)都是小動作的斑斑見證,在李登輝無法受邀請後,台灣媒體一再指責中共把體育和政治混在一起,何以他們不自省當台灣收到邀請函後大炒特炒,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卻要求中共無視、別在意,這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拙技!

所以我認為表示誠意就不應該搞這些小動作,若真想推動兩岸高層互訪,就不應該在這些小動作上費勁;台灣的這些動作就像是國內股票市場一樣──投機,當局偷偷摸摸的搞,萬一中共沒有注意到,讓李登輝溜到亞運會場,或亞太經合會會場(APEC)上,李登輝在島內還不把尾巴蹺上天!

中國若要富強,統一是必須要走的道路,國際上有幾個國家是不希望中國統一的。我在美國住了十幾年,美國人的心態我很瞭解,不要看美國人嘴巴講得很好聽,什麼「中國統一是您們中國人的事」,美國人骨子裡面根本不希望中國富強起來;日本人在殖民台灣五十年後至今對台灣仍不能忘情;俄國人也是懷有些陰謀。但是他們卻也無法用武力阻撓中國的統一,美國打過韓戰、越戰頭破血流,日本八年攻擊中國不能竟其功,俄國忙於國內經濟建設和打壓獨立勢力,焦頭爛額,那敢對正在強盛的中國的分裂集團施以援助。因此台灣的台獨還在寄望外國對中國的干預,而大搞特搞台獨,只是自欺欺人的說法。

我想在中國台灣統一之前,有兩個關鍵的階段:一是97中共收回香港;一是99中共收回澳門。所以我到大陸也曾對其當局說,你們對香港問題要信守當初所做的承諾,是否香港基本法上所述對於香港現有的經濟制度維持而不干預,能真切的信守,在台灣的中國人都在看,如果在97以後,你們對香港所做的一切,能讓在台灣的中國人都安下心來,我認為往統一的道路至少走了一大步,這也讓在台灣的獨台、台獨難以再挾邪說以欺人。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陳曉林::在此我想以比較高的戰略上的考量來解讀「江八點」談話,我認為「江八點」重點只傳達一個訊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故此次談話是否善意、誠意、新意的判斷,隨著主體的不同,其意義也不同。

在我看來,中共對不願做中國人的台灣人是毫無善意、新意和誠意,但對於肯定中國終究必定要統一的此岸人民,則台灣共和國人表達其善意、新意和誠意,亦即意指一個中國人不認同中國而變成台灣共和國人,則使用武力已不是「中國人打中國人」;此種訊息對島內的一些人可能並不悅耳,但江澤民不過是重述鄧小平的談話,堅持用和平的方式,通過談判實現和平統一,而且不能承諾不使用武力,因為中共認為一旦承諾不使用武力,屆時外國勢力介入台灣,而台灣更是往獨立的路走去,這只會使得和平統一變得不可能,故而導致不得不使用武力解決問題。

多年來,中共每次講到不能放棄使用武力,皆稱是為了防堵「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及圖謀台灣獨立,但島內知識份子每每辯稱並未見到所謂的「外國勢力」干涉的動作,以此反指中共找藉口不放棄武力。

據我瞭解,外國勢力長期以來遊走台海之間,以個人或顧問的身份對國民黨當權派及民進黨發揮影響,暗中策動獨立分裂運動,因此從「江八點」談話以後,我認為中共應該明確地把「外國勢力」在中國、台灣運作的情形,加以指出說明。

「江八點」還有一個重大的訊息,在於宣示鄧後中共對台的基本的政策不變,仍然以促進和談來解決兩岸的分裂。究其原因,一者在於面對在「鄧後」時期的開端,島內有些人想要「出埃及」,中共先把話說在前頭;再者也與回應「外國勢力」控制下的媒體對中國的評估有關。

奴下奴的心態和作風

前不久報章發表美國國防部委託馬利蘭大學所作的評估,認為中國在鄧後分裂的機會有50%,歐盟、日本對此問題也有類似的看法。但分裂的中國未必比一個安定的中國更符合歐、美、日等國的國家利益,但有些國際政客並不如此想,故在中國鄧後變動的時刻,外國勢力更可能大張旗鼓的,分別於兩岸玩弄「兩手策略」,以遂行其分裂中國的圖謀。而可悲的是台灣的當政者看不清楚,台灣只不過是被當成外國與中國競博的一張牌,卻還甘作為一張牌,甚而苦求外國打「台灣牌」,這真是一種奴下奴的心態和作風。

從感性層面看來,台灣慢慢地會有所謂的「新興民族論」、「台灣民族主義」,其實,我個人認為此地有這種情緒是可以理解和諒解的。但重點是,台灣民族情緒是否有必要與百年來受盡帝國主義欺凌、而今正轉化成建設中國的動力的中華民族發生嚴重撞碰。

台灣當局和司馬遼太郎的一番對話,除了傷害大陸大部份有識之士的心理感受,更誤導「台灣民族主義」,使得其和中國百年來的民族主義正面的牴觸;中國在對日抗戰期間軍民犧牲三千萬餘人,但台灣當局領袖卻有以身為日本人為榮,而與中國的民族主義為敵的話,的確會引起各地中國人比較強烈的反感。

我們從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濟戰略角度看來,台灣正好位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間,亦即位於中國二大經濟重點發展區之間,若台灣自甘為一個對中國有敵意的勢力之螟蛉、鷹犬,對中國未來生存和發展構成嚴重的威脅;因此,即使在某種狀況下台灣儌倖獨立了,中國不會無視於扼制中國對全世界開放門戶的台灣的存在,只要中國有能力,一定會著手顛覆其政局的,而台灣也永遠會有飽含中國民族主義感情,無法接受成為帝國主義鷹犬的中國人,屆時台灣將永無寧日。

我無意評斷所謂「台灣民族主義」是否正確,但從整個中國面向世界的戰略眼光看來,此時此地大倡台獨,在現實上既不可能,在理論也無法自圓其說。

事實上,「江八點」對台灣的政局和動向並沒有持任何幻想,可以看出文中並沒有很熱切地促使兩岸應該三通,應該如何‥‥,我覺得中共只要求台灣不獨立,形式上還是中國的一部份,則雙方可以相安無事,來慢慢地來進行合作交流,至於字面上提及的兩岸互訪……等,不過是枝微末節的事。

在我看來,「江八點」的內涵是「強烈防獨,緩和促統」,因此與其逐條去分析語句上的意義,還不如問一問自己是不是中國人,若承認是的話,基於此,中共在表明「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基本立場之後,而對「不以武力犯台」、「台灣發展國際空間的民間經貿關係不持異議」和「兩岸和談的時間、地點、名義可以在平等的地位來協商」,也可謂對此間政府的三項呼籲做出了回應,雖然台灣當局仍視若無睹,我相信中共對於以逐步的談判,慢慢地來解決問題是有耐心的,重點是台灣當局是否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龔鵬程:今天我們所討論的這個主題「江八點與兩岸互動關係」,有個基本上的困難,即在於我們對於大陸的對台政策反而比較容易理解,因為他有一貫的邏輯,有固定的政策方向,但對於台灣的大陸政策與作為,根本搞不清楚,常常前言不搭後語,互相矛盾,充滿不可理解的問題。

充滿變數和錯亂的大陸政策

在此可舉幾個例子說明:(一)1991年中共中央對台灣提出兩岸統一的幾點建議,其中就曾提到「兩岸負責人互訪」,當時李登輝在革命實踐研究院發表一場演說,就很神氣的表示,建議邀請楊尚昆主席到台灣觀光,不談政治。現在「江八點」再次提及「高層互訪」,台灣方面自陸工會到各媒體一致反對,認為現階段並不適宜進行。

(二)1991年李登輝曾回答美國眾議員問及台灣是否申請加入聯合國時表示,「在兩岸關係未獲得解決之前,怎能申請呢?所以做事應該有個優先順序。」但現在李登輝又拚命地推動加入聯合國。

(三)當許多的台商到大陸投資,陸委會卻不贊同,認為「東移」會造成產業的空洞化,但李登輝到了印尼一趟後,又鼓勵廠商「南進」,到東南亞投資,當媒體記者問及李登輝,「南進」是否會同樣造成產業空洞化?是否會與「東進」產生競爭與互斥,李登輝表示「南進」和「東進」不會互相影響,但經濟政策卻又明顯地指出「東進」與「南進」將會產生嚴重的摩擦。

(四)前幾年李登輝到東南亞三國訪問,當地媒體稱他「李教授」、「李博士」而未用「李總統」,這比前次訪問新加坡時被稱作「台灣來的李總統」待遇還糟,李登輝都還欣然接受。但現在大陸提出以「適當名義」邀請李登輝訪問大陸,陸工會立即發表言論,斥責大陸設了限制沒有誠意。我們要如何能搞的清楚我們的大陸政策是怎麼回事呢?

何以我們的大陸政策充滿了這麼的變數和錯亂,我個人歸結出幾個原因:(一)主持政策或者發言的人頭腦混亂;(二)政策的宣示者和執行機構彼此缺乏協調;(三)政策的研擬和執行根本沒有一貫的邏輯、立場、統一的觀點。

這三個因素使得台灣的政策可說是堵漏補牆過日,即台灣當局從未真正面問題的癥結,只是因循敷衍,過一天是一天,這種例子可以說是所見皆然,俯拾皆是。

譬如說關於兩岸直航問題,台灣當局不肯真實考量兩岸總體政治、經濟的關係,及航運業10年、20年的結構性的發展。今年4月底台港航線的航權就將到期,就算是與香港航權問題談成,但也只能延到1997年,屆時還不是直航,台灣當局便又想到所謂「境外轉運中心」,或是用澳門、菲律賓、日本做為替代;令人懷疑的是,何以台灣當局總是東拉西扯的找一些不切實際的解決方案,而不肯嚴正的面對問題的本質?

台灣當局在政策形成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便是採取限制性思考模式,也就是台灣當局總是指責因為中共沒有善意、誠意,沒有如何……,使得我們不能有所動作,但事實上是因為台灣當局什麼也沒有做,如何期待中共在做出善意動作以後,卻得不到台灣任何回應,而繼續表明其善意,因此兩岸的關係也根本不可能有進展。

譬如「千島湖事件」一發生,可說是全島沸騰,口不擇言的斥責中共「土匪」、「暴力集團」……等,可是在1992年,台灣在提出落實國統綱領的中層階段的計劃中,提到對大陸旅遊風險的評估,以及在旅遊以後的防災、救護專案小組,但這些小組直到「千島湖事件」的發生仍未成立,而風險評估也從未做過;等發生事故,台灣當局便一片忙亂,打定主意認為,批評、指責別人是轉移注意力最好的辦法,把責任都推給大陸;而蘇澳漁工在外海墜船而死,台灣當局詭辯稱「大陸漁工非法來台,該死!」,可是我們知道在92年行政院就計劃開放大陸勞工來台而嚴定許可辦法,至今仍未完成。

可以說台灣的動作看似嚴守立場,但政策不事先規劃而推動,只知指責大陸沒有善意,實際上使兩岸政策停滯,而無任何進展的最大禍因便是台灣。

令人感歎的是,台灣的政府機關只有業務觀點,而沒有整體觀點,各單位只知道辦理其份內的工作,而缺乏相互間的整體聯繫,又沒有一個統籌的單位負責聯絡分配工作。這種政策執行時,各單位七手八腳,各忙各的紛亂,再加上台灣當局沒有一貫的思考模式,時而東,時而西,可見到的大陸政策時而以文教為主軸,時而又改以經貿為主體,這使得基層單位工作方向時時更改,不甚其擾,人民對大陸政策為何也茫然不知。

更可悲的是這種結構,讓台灣政府每每有置身事外的態度,對於民眾在兩岸交流中所產生的希望保障、便捷、人道的願望,認為非關官方,是民間自己的事,甚至因民間提出的種種要求,就指是和中共「以民逼官」同出一氣。

陸委會只顧消極的抑制兩岸交流,忘卻原應扮演的協調各單位的工作,甚而源其保守的態度,根本不願去蒐集資料,去瞭解大陸。

丁守中在立法院和前陸委會主委黃昆輝的質詢對話中,黃昆輝甚至無法回答大陸有幾個軍區這個簡單的問題;對大陸的基本軍事資訊不瞭解,卻旗幟鮮艷的反對互惠交流,整天指責大陸不放棄武力犯台,我想這除非根本無能,就是欺騙人民的無知。

兩岸間的談判從來沒有什麼進展,就是因為陸委會從不把大陸當成一個對等的談判對手,總是堅持原則,卻無理地要求大陸要有善意、必須放棄武力、承認我為對等實體,放棄其立場才願意談判。但事實上,無論是勞資、交戰雙方的談判,都是各有其既定的立場、利益,透過談判找到利益可以協調,而都可接受的共同點,彼此求同存異。但代表台灣當局的陸委會狂妄而無知,只知一味批評大陸,在島內欺上暪民,我們如何期待陸委會能透過談判達成兩岸和解、互惠交流的成果?

邱毅:我先對大陸近來的政經現象做分析,尤期是工農兵三方面。

保守派串連工農兵群眾

(一)中國大陸在1992年7月,朱鎔基提出全民所有制企業經營機制轉換條例,但到現在為止,中國大陸的國有企業並沒有改善其虧損問題,朱鎔基提出的「破三鐵」計劃到現在也沒有見到具體的成效,若從統計資料來分析,中國預算內的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的平均比例是69.2%,一個資產比負債還要少的公司,就已經是一個破產公司,所以有許多國有企業的職工領不到薪水,而薪水的調幅也遠遠低於通貨膨脹率。在這個情況下,國有企業的職工對於改革派的無能為力可說是怨聲載道,這批職工很可能為保守派所吸收,成為反改革的力量。

(二)農民的問題,中國大陸在1985年以後,農業的家庭聯產承包制所達到的效果便逐漸減弱,在1984年每人平均糧食產量396公斤,達到最高峰後便開始滑坡,其中許多的良田被改成開發區、農業的資金被佔用、農業的科研機構沒有繼續研究,這一波通貨膨脹以食品的漲幅最高,但農民卻沒有直接的受惠,這是大陸的農產品流通體製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農村和城市的所得產生嚴重的的差距,農民對改革派也發出怨言。

(三)另者大陸在80年代的中期以後,軍隊開始由軍轉商,開始大搞工商業、副業,目前大陸部份軍隊的軍紀是極度敗壞,而且各地軍區的轉營副業成效並非完全相同,內陸的軍區遠遠落後沿海的軍區,使得內陸的軍區對改革派大有怨言,尤其自中越戰爭以後,中國便沒有戰爭,軍隊無法彰顯其重要性,很多軍頭卻希望打戰,以重建其重要性。

上述中國大陸此時的關鍵問題在於保守派蠢蠢欲動,如果其真正能成功串連工農兵群眾,則中國大陸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動盪。

江澤民在此時發表八點談話,具有很重大的涵意。中共把台灣問題優先順序提升,而且透過台灣方面熱烈討論,大大提升江澤民在中共領導班子裡的位階和權勢。很多人說「江八點」是老調重彈,了無新意,但我卻覺得有四點值得討論:

(一)「江八點」提出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兩岸進行和平談判。很多人認為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便是「一國兩制」,一個中國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我認為並非一定如此,也有可能是兩岸透過談判協商,成立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新中國。

我在年前就一再呼籲政府要成立超黨派常設的「兩岸危機管理小組」,這個小組針對各種可能的情況,擬好沙盤推演的應對策略,但徐立德說兩岸之間並無危機,沒有成立此小組的必要;徐立德是經建會的主委,居然不知道危機管理的重要,前面龔教授所說的政府官員的無知,整天只知道「勸進」、搞「籌安會」,由此可見一斑。

(二)此次「江八點」中江澤民提及中國五千年光輝的文化,而且引證中山先生的話,這可以證明中山思想在中國大陸已經是顯學,也愈來愈重視中華文化,可是當我們看到台灣的台獨、獨台、明獨、暗獨份子,不但揚棄中華文化,更要摧毀中山思想,這與大陸對照,更顯現出來我們在自我矮化,本土文化事實上就是要走向台獨文化。

(三)「江八點」中提到兩岸要加強經濟的交流與合作,避免發生糾葛,但台灣當局卻一直要以兩岸之經貿交流做為政治談判的籌碼,這是一個非常不智的策略,而對在大陸的台商卻絲毫沒有任何輔導與幫助,甚至發佈不實的統計資料,誤導民眾對於兩岸交流的瞭解。

我個人認為政經一定要分離,台灣當局常說大陸一向以政治干涉其他的東西,但台灣比起大陸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四)「江八點」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江澤民的話點清楚,他不是要打我們這些真真正正的中國人,而是要教訓那些數典忘祖,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人。一種是自己說他是日本人,時時尊重崇拜日本天皇,此人姓李,另外還有一批勾結外國勢力,搞台獨者,以一位蔡姓立委大談「美國利益」為代表,我不知道兩岸關係何以與美國有關,難道中國百年來受帝國主義的欺凌還不夠?

用更寬闊胸襟面對兩岸關係

站在中國的未來遠景,我覺得江澤民所提的這八點很有新意,包括台灣當局大家都應該好好認識「江八點」,打開視野用更寬闊的胸襟來面對兩岸關係,讓兩岸的統一走向一條光明的路。

至於兩岸領導人的互訪,當然是李登輝最樂見的事,李最希望能以李總統的身份到大陸訪問,大出風頭,如此明年3月總統選舉李又可以連任,我們絕不可以讓他滿足這個願望。以李登輝的學識、胸襟、抱負,他根本沒有資格做我們的總統,這個人就是破壞中國統一、兩岸良性互動的最大的罪魁和亂源。

最後我想我們應該更仔細、更有彈性、更開拓地去解讀「江八點」,當然我們要先解決台灣的亂象,用選票將台獨的勢力消滅,明年3月的總統選舉絕對要阻止李登輝再連任。

王曉波::當「江八點」一發表,島內陸委會及一些匪情專家紛紛提出報告,認為「江八點」了無新意,其實「江八點」的部份也是把過去的一些說法歸納成一個總結,但若「江八點」全無新意,我想江澤民也不必正經八百的以文稿而逐字宣讀。

基於此,這些匪情專家說「江八點」沒有新意,讓我不禁懷疑,何以有「專家」之稱,至少依我這個關心國事的人看來,「江八點」至少有五點新意。

(一)自從中共制定「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以後,中共一直針對此一目標性做訴求。「江八點」指出「交流先於談判」強調「兩岸交流」,又說「兩岸可以共商國事,先就某些問題交換意見,就是相互走走看看,也是有益的」,亦即相互走走,串串門子都是好事,是很有誠意、調子相當低的。

(二)台灣的宣傳總是說中共政治掛帥,事實上中共的動作也一向有其政治目的,但此次「江八點」中把其政治目的做了相當大的壓抑,從而宣示「經濟先於政治」,一改中共一向是「政治先於經濟」的態度,又特別強調「不論在什麼狀況下,我們都要維護台商的一切正當利益」,這話是說得很嚴正的。

中共對台政策底牌盡出

(三)「江八點」宣示「和平先於統一」,至少兩岸不要再打戰、敵對,而且還提一個建議,「雙方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的狀況,進行談判,並且達成協議,而在此基礎上,共同承擔義務,維護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在此如果台灣方面還不滿意,難道李登輝還要當「鬥雞」,和中共打一架,我看中共對台政策,在「江八點」中可說是底牌盡出了。

(四)「江八點」號召全球華人,共同為完成中國統一而努力,更說「凡是為中國統一做出貢獻的各方面人士,歷史將永遠銘記他們的功績」,向全球華人發出動員令,這是以前所未曾見的新意。

(五)「江八點」指示全面發動對台胞的統戰,文中敘述「我們的黨和政府各有關部門,包括駐外機構,要加強與台灣同胞的聯繫,傾聽他們的意見和要求,關心照顧他們的利益,盡可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其實我們到北京,就多次建議中共,在一些與台灣沒有邦交的國家,應該要盡可能幫助台胞;但中共一心一意要與國民黨談判,擔心對台胞統戰會造成國民黨的疑慮,而沒有認真的去做,此次江澤民發出全面、全力對台胞統戰的號令。

綄觀這五點,怎能說「江八點」沒有新意,我想只是陸委會及那些匪情專家看不懂而已!

此次「江八點」發表以後,台灣當局的動向是很有趣的;那些匪情專家以為李登輝會像以前一樣,神經錯亂,大罵「土匪」、「控固力」,沒想到李此次表現卻大異以往,反而要要求確實研究「江八點」;我看此次這些學者好像是「馬屁拍在馬腿」上。

何以如此,有幾個訊息的透露應是原因。去年美國的一些智庫到台灣開會,會中指出在1995年「江李會談」是很有可能,這可說明李登輝會如此重視「江八點」。

另外,是期待著「江李會談」可以做為他總統選舉的造勢活動,只要他直接邀請江澤民來台,屆時全世界的媒體都會群聚台北,接著李登輝再受邀到北京,如此到了明年3月,總統非李登輝莫屬。江澤民將成為李登輝的頭號總統助選員。所以台灣所有的反對黨都反對在總統選舉前有「江李會談」,其中原由,不言即明,大家心知肚明。

「江八點」除了有新意之外,也有不少的「舊意」。所謂舊意即是「一個中國」,對於一個中國的原則李登輝的解釋完全錯誤,而且完全變更「一個中國」的內涵。「一個中國」其實是指主權完整的中國,而今兩岸的分裂只不過是統治權的分裂,從1945年10月25日到今天1995年2月12日,兩岸主權從未有分裂,所以才有統一的問題。中國和新加坡雖是同文同種,但分別是主權的獨立國家,而沒有統一的問題。所以有關「一個中國」,江澤民特別講到希望兩岸共同承擔義務,維護中國的領土和主權的完整。

正因如此,所謂的「兩個中國」和加入聯合國,就是變象的台灣獨立。台獨就是幻想台灣從中國分裂,以便加入聯合國。

比「反攻大陸」還要神話的神話

有些民進黨和台獨人士,時常嘲笑兩蔣時代的口號「反攻大陸」是蔣家政權神話。但我要正告他們,「加入聯合國」是比「反攻大陸」還要神話的神話!若是「反攻大陸」還有絲毫可能成功,因為中共政權瓦解,中華民國便可以踢正步進入聯合國;如果中共還存在,在聯合國內握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否決票,即使台灣花錢買通一百個國家提案,中共一否決就一票抵萬票,台灣能奈中共何?

因此「反攻大陸」已經是神話,那「加入聯合國」當然更是神話中的神話。所謂的「兩個中國」、「雙重承認」、「中華民國在台灣」同樣是癡人說夢話,今日的中國不再是一百年前甲午戰爭時的中國了,中國絕對有能力維護主權領土的完整!

在此我認為不管江澤民是否會當李登輝的「總統助選員」,正中李登輝的下懷,我還是強烈主張兩岸要「無條件談判,有條件統一」,談到合適時再統一。另者我還建議江澤民所說「只有實現和平統一後,台灣同胞才能與全國各族一樣,真正充分共享偉大祖國在國際上的尊嚴和榮譽。」

是否能改為讓台灣同胞在統一之前,就先行分享。意即多年來我一向主張的,在台灣能接受「一個中國」和平談判的條件前題下,在聯合國內兩岸共一席,就如同當年國共兩共同組成聯合國代表團一樣。若此,「台灣要參加聯合國,請先參加中國!」

進聯合國的路其實並不遙遠!台北到北京其實比到紐約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