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統一的曙光

沈己堯(華盛頓特區大學教授)


最近江澤民在北京發表《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講話,立即獲得台灣各方面的好評,認為「具有新意」,也認為是大陸對台的一種「善意回應」。台北《聯合報》民意調查報告說:多數台灣同胞贊成李登輝訪問大陸。中國統一的曙光在海峽兩岸同時開展。

中國統一是海內外中華民族兒女共同的願望,要有各種客觀好形勢才能促成。近幾年來,中國大陸、台灣及世界形勢大變化,都有利於中國統一。試舉其中三大基本因素,分述如下。

(一)中國開放改革成功,經濟上站起來了。

15年來,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後,成效卓著,經濟騰飛,擺脫了貧窮落後,奔上小康,舉世矚目。有預測說,如此下去,再15年,即到2010年左右,中國可能成為世界上經濟第一大國。當前世界各國紛紛要到中國投資設廠,要分沾中國12億人的廉價勞工和廣大市場;台灣商人捷足先登,與大陸經濟建立互補關係,兩岸往來日形密切。近一年來,在最惠國條款和智識產權問題上與美方談判時,中國立場堅定,說「不」就不,是經濟腳筋硬朗的表現。

(二)台灣政治生態變化,多黨政制形成。

近幾年來,由於李登輝理念不清,搖擺不定,造成國民黨分裂,新黨派生而出,圖謀補救,尋找出路,加上以「台獨」份子為核心而組成的民進黨,形成三頭馬車的多黨政制格局。民進黨中島內派系原就不少,島外「台獨」份子回台後,意見更為分歧,肢體動作更多。數月前選舉結果顯示:大多數台灣同胞不贊成「台獨」主張,當選後的「台獨」新貴不再輕言「台獨」。「台獨」奢夢難成,看來勢必正視現實。對這次大陸和談呼籲,三黨似有初步共識。

(三)世界冷戰結束後,美國孤立主義抬頭。

近幾年來,蘇聯突然瓦解,東歐各國離散,華沙公約報廢,北大西洋公約亦隨之癱瘓。美國大削軍事預算,關閉軍事基地(如撤出菲律賓蘇比克海軍基地和克拉克空軍基地)。在波斯尼亞和車臣兩戰上,無論如何批評,美國還是不願出兵(出兵波斯灣與伊拉克作戰主要是為了石油能源利益)。不久前,美國共和黨50年來首次取得國會上下兩院的多數,保守份子的孤立主義言行更顯露出來。美國早有韓戰、越戰的慘痛教訓,試問今天有何切身利益,要為「台獨」賣命,再與中國拚命?

自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1981年葉九條,到現在(1995年1月30日)江八點,這些年來,中國制定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一系列的對台政策,是希望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和方法,早日完成中國統一大業。

「和平統一」切合中華文化傳統,所謂合情、合理、合法。「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是合情。武力「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搞『台灣獨立』」是合理。「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立場已獲得全世界95%以上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公開正式的認同和承諾,具有國際法約束力,是合法。此時此刻,美國政府一再表示不支持台灣進入聯合國,就是守諾守法的表現。

「一國兩制」的構想和目的是在:(甲)讓海峽兩岸暫停爭端。兩岸制度不同,其來有自,短期內勢難消除,只好擱置下來,讓時間去化解。(乙)讓台灣保持現狀,五十年、一百年不變。(丙)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已上日程,屈指可計。至於台灣回歸,完成統一,目前看來,走「一國兩制」的道路,在兩岸共存共榮的基礎上,才能達到。然後,中國才能趕上西方,中華民族才能揚眉吐氣,在人類史上再寫下光輝燦爛的一頁。

1995年2月13日於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