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國大陸的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十餘年來有了十足值得傲然世界的成績,但隨著對內實行市場經濟對外採取全面開放的步伐加大,政府對經濟的操控能力已遠遠不能和昔日實行十足計畫經濟時期相比,不但政府尚未建立像西方市場經濟國家控制市場的機制,即使在市場經濟下,金融會因一些無法抗拒的理由出亂子,而摧毀一個昨日還是欣欣向榮的經濟,遠的1930年代世界經濟不景氣不說,近來墨西哥的經濟,和將步其後塵的一些拉美國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最近國際經濟論壇在討論墨西哥的金融危機時,赫然把中國列為和其他拉美國家同一地位上,其實若有心觀察中國在美國紐約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在公司的業績並不差的情形下,股價卻如滾落下山的石頭,有的已不到上市價格的一半,就可以瞭解國際金融市場對中國情況的評價。一般論中國的經濟均認為中國目前最大的困難是通貨膨脹和公營企業經營不善,因此企圖分別是應在人事和管理上著手,而目前經濟政策應注意的幾個重點,依筆者淺見應如下。
一、防止資金外流
中國資金外流的數字,由於政府報喜不報憂的情況,所以無法掌握,但是單在1993年可能到達二、三百億以上,有幾個證據可以說明,1993年是外資大量擁入的一年,超過三百億,加上數百億的外債,還有旅遊、勞力輸出等額外收入,收入資本金相當可觀,但是在同年貿易略有赤字的情形下,外匯存底大減,一度到接近警戒線,而且人民幣大幅度貶值,導致外商抱怨,他們把錢帶進去,中國人卻轉手把錢送出,人民幣貶值等於他們的投資額縮了水。中國目前的生產投資,特別在沿海一帶,有相當部分是外資帶動的,如廣東省,投入外資應該是用來進口機器原料物質,反而外流,所需物質卻和其他地方搶購,自然造成通貨膨脹,宏觀調控的結果是進一步把一些實力弱的企業打擊。在海外,可以看到中國資金外流的明顯現象,以美國為例,中國各行各企業紛紛競爭在此搞跨國投資,藉此買房買地攜妻帶小搞綠卡身份,規模遠超日韓台等發達已久經濟力量,究竟有多少企業是必要,多少海外公司是盈利狀況,這大都是中國全民財產,中國人應有權質問,資金外流和貪污腐化是相輔相成的,是拉美國家貧困的主要原因,台灣、韓國,政治說不上清明,但到今日仍對資金外流高度重視,以前更是抓得緊,才能度過發展期的困難。墨西哥在前幾年,經濟連年有進步,最主要轉捩點,是進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後,金融全面自由開放,在美國短期資本湧入同時,國內大資本家的長期資本大量逃生,導致外匯大減,國家不得不調整幣值時,但卻造成國外短期資本的恐慌,造成一股誰也擋不住的外逃洪流,終於沖跨墨西哥經濟。中國是否應引此為戒,小心資本外流。
二、壟斷是通貨膨脹和企業無法改善的主要原因
在壟斷下的市場經濟,經營者獲取變相的暴利和剝削,筆者所指的壟斷是指包括對土地的控制權,稅收的決定權,人口的流動權,經營的核准權,交通工具的獨佔權,人事的決定權等對市場進行寡頭或獨佔的壟斷,而優惠一些特殊集團,中國一些地方,產地一角的蔬菜市上賣二元,外銷十元的襯衫,市上賣一百元,房屋價格比所得高數十倍的外國還要貴。都是壟斷的結果,在壟斷的市場下,經濟原則是用宏觀調控,只會減少供應,增加價格以維持營利,中國城市房價的年年上升就是一例,中國的壟斷市場有其歷史原因,但是不逐步解決這問題,要想徹底解決通脹及企業經營的問題,恐怕很難。
三、中國內外債負荷是通貨膨脹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中國從70年代以前的從不欠人一文外債為自傲到了今天外債已超過一千億美元。外債借了要還,而且連本加息,越滾越大。除了部分能源交通投資可以通融外,在大量資金往外輸送,又大量進口奢侈汽車,而以借外債來補這個虧空,算是對不起下一代,更不能借日圓外債,用日圓買不到日本技術,買一部日本汽車或日本電視,由於日圓的持續升值,到了付完債時,連本帶利要多付出三、四倍的錢,根本是高利貸,這是日本的新經濟詭略,何況借錢時還得看人眼色,而且最糟糕的是一旦借了外債如上了賊船,西方國家可以隨時聯合行動停止周轉金,昔日羅馬尼亞的共產政權就是這樣被整垮的,西方跨國壟斷銀行集團,又可以信用為藉口,隨時提高貸款利率,在新債滾舊債發生困難時,又可以運用他們控制的國際組織如國際貨幣基金等,要求干涉內政,執行它的經濟政策或要求出讓國家的資源和其他權益,這些例子,不勝枚舉。
結 尾
中國現在正亟於進入國際貿易組織,美國是主要從中作梗阻礙的國家,其提出的理由,花樣雖多,並都不是主要的,關鍵是想取得中國政府同意中國金融市場的全面開放,就如在智慧財產權談判時美國同樣採取聲東擊西的方法,取得中國對美國文化產品全面開放的權利,這個讓步超過目前歐日,也超過東南亞一些國家,算是讓世界各國吃一驚。在金融方面,中國目前已形成一批個人,和集體形式的大資本家,加上合資企業,手上都有大量人民幣,中國政府如果擋不住內外夾攻的力量而粗枝大葉的開放金融和資金自由流動,則墨西哥前車可鑒,經濟崩潰之日不遠矣。◆
社論
中國問題
兩岸關係
馬關割台
白色恐怖
本土化討論
其他
海峽隨筆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