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十月底的美國之行已經告一段落,中美雙方對於會談結果的初步評估都認為這次高峰會議基本上是成功的,雙方都部分達成了所期望的目標,下一階段就看美國總統柯林頓明年春天的大陸之行,是否會再有進一步的突破性發展,屆時第一回合的「中」美高峰會議才可以說是完全結束。
台北政府官員、學界及媒體正在全面評估江澤民訪美所代表的意涵及影響。據瞭解,台北的初期反應是鬆了一口氣,至少美國沒有具體的出賣台灣利益,在所謂的台灣問題上美國並未有驚人之舉,說出一些不必要的言語,或對中共做出過當的承諾。其實,中美高峰會議並非針對台灣而來,這可由雙方在會前所擬定的討論議題得到證實,這些議題包括有區域安全,核子擴散、軍事合作、人權、能源、環保、緝私、販毒、貿易、中共參加「世界貿易組織」問題等等,台灣問題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會前,台北就已正確研判,中美雙方(尤其是北京方面)應該會討論台灣問題,但不會有太多的實際成果,台北尤其不認為雙方會因此簽署所謂的第四個公報。
嚴格說來,其實中共及美國都是在為冷戰後國際形勢的變化進行長程的戰略規畫,美國希望透過高峰會議,落實其積極接觸、深入交往的政策來影響中國的發展方向,從而強化其在亞太地區的優勢霸權地位。中共則希望透過此次會議,展現其理性、務實的一面,凸顯其成長、茁壯的事實,召告世界中共已然崛起,不容忽視。雙方都想營造一個有利於己的發展環境,然後藉著優勢的地位來和對方競爭、對抗。
會中,美國同意與中共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設立制度化的溝通管道,未來發展值得重視。對台北來說,結果可能利弊參半。中美雙方關係的改善確可預見,雙方關係可能會有一段蜜月時期,這既可能增強美國對大陸的制衡力量,但也很可能成為雙方未來關係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重要轉捩點,成為雙方關係發展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里程碑。台北對此可能尤其應該特別留意觀察。
不過,整體而言,筆者仍然相信,今後的中美關係基本上仍將長期維持在一種「衝突中有合作、摩擦中有妥協」的動態平衡關係上。在兩岸三邊並非絕對平行,亦非等邊三角,而是兩大一小的客觀情勢之下,台北對於北京、華府關係的變化應該持續性的保持警覺,但也不必有歇斯底里的過當反應。謹慎應對、善用智慧仍是維護台灣兩千多萬同胞生存、發展、茁壯的不二法門。
至於江澤民先生在哈佛大學演講時提到,中共過去在工作中確實發生一些疏失,犯了一些錯誤,結果卻被國際媒體解讀成為中共官方首度對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門事件間接表達歉意,此一過度引申應與其原意頗有出入,後來北京官員果然出面加以澄清。台北主事官員在媒體追問之下未輕易對此事表達具體看法,表現出近年來少見的謹慎圓融,特別值得嘉許。其他的高層政府領導人也該學學。
不過,在所謂的台灣問題上,卻有不少的台灣媒體在美國究竟是「不支持」、或「反對」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台灣獨立、台灣重返國際組織的文字上大做文章,認為美國只是消極的不作為,並未積極表明反對的意圖。因此,美國對台政策未來仍有迴旋空間、改變餘地,台獨或獨台並非一無可能。筆者對此看法雖然並不認為全然無理,但如果台北的認知僅僅植基於此,恐怕又嫌過分樂觀、天真了一些。
坦白的說,美國的對華政策完全根據其中、長期及階段性國家利益之所在而有所調整。當前美國與中共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符合其深入接觸、全面交往的整體戰略。根據筆者觀察,台北應該擔心的其實不是美國與中共、及台灣關係的突變,而是應該重視其漸變的發展過程。用中共的術語來說,量的調整可能導致質的變化,台北對此不能不有所警惕。脫離事實的冥想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壞事。
中美高峰會議之後,新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專程赴台,向國府當局說明此次會議的有關內容,其公開言論一無新奇之處。美方仍舊信誓旦旦的表示對台政策並未改變,華府絕未出賣台灣利益,但其私下卻表示,「台灣有人在拿台海安全開玩笑」,不論其意指為何,如果此一看法是代表美方行政、立法當局的某種共識,台北當局就應該對此有所警惕,不要再有落人口實的驚人舉措。
至於美國是否會逼迫台北上桌與中共進行政治談判,國內學界、輿論曾經對此多有評論,各方說法不一。根據卜睿哲的說法,美國對兩岸恢復對話表示鼓勵、關切,但是並未施壓,真是標準外交辭令。中共在高峰會後隨即透過海協會對海基會秘書長提出邀訪,此事可能暗藏玄機,是否意味北京已由美方獲得某種保證,確定台北未來出處有限,於是對台採取更為積極對策,值得進一步追蹤研究。
最後,筆者希望強調的是,過去,兩岸三邊確實是有某種程度的動態平衡關係,但是由於現況對台北不利,所以國府當局嘗試大力加以突破,結果卻又引來中共更強烈的打壓。或許,台北今天該做的事是要以更務實的態度和作法,一方面努力擺脫中共所設下的國際框架,但另一方面也該勤修內政,同時並盡早與北京恢復會談、對話,加強交流。有關兩岸政治談判之事雖然不應全然排斥,但也不宜躁進,循序漸進才是行穩致遠的最佳策略。◆
社論
南京大屠殺六十週年
江柯會議
中國與國際關係
兩岸關係
台獨與台灣問題
其他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