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應支援德國取得
安理會常任理事席位﹖

李山
(芝加哥大學博士生)


聯大第52屆會議開幕以來,日本和德國這兩個國家全力爭取安理會常任理事席位的活動大張旗鼓地進行。這兩個國家時刻不忘宣傳自己為聯合國貢獻了大筆經費,還動輒以拒絕分攤更多的聯合國預算來作要脅,大有財大氣粗的味道。美國已經表示支持這兩個國家進入安理會。據報導,中國大陸外長錢其琛已向德國外長金克爾表示支持德國的要求。

對於日本,這個二戰中野蠻侵略和屠殺其他亞洲人民、在戰後軍國主義陰魂不散、並以經濟帝國主義形態在亞洲重新擴張的前法西斯國家,中國政府和其他亞洲政府以及絕大多數亞洲人民,是反對它在現有的狀況下加入聯大安理會的,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太多爭論。

作為二戰中另一個主要法西斯戰敗國家的德國,爭取安理會常任理事席位所遇到的阻力就沒有那麼大。一般認為,這是因為德國對二戰中的戰爭罪行反省比較深刻,清算納粹勢力比較徹底;同時因為統一後的德國在西歐扮演領導角色。然而,這裡將通過分析指出,德國並不是什麼在反省戰爭罪行方面做得很好的榜樣,相反,德國統一後新納粹勢力日益猖獗﹔而二戰前納粹德國在南歐、巴爾幹地區的勢力範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得到復活。

首先,兩德統一對納粹復活勢力如同一劑興奮藥,使它迅速擴散蔓延開來。德國境內現有近百個新納粹組織,有成員數十萬名。攻擊外國人、迫害猶太人的暴力事件迅速增加,自1992年以來,和右翼有關的暴力事件每年都有上萬起。

而統一後的德國政府,對助長國內的新納粹勢力,甚至鼓勵周邊國家內的法西斯復活勢力,起了積極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德國在南斯拉夫解體過程中所起的至關重要的惡劣作用。

1991年6月起,南斯拉夫聯盟境內的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和波斯尼亞相繼宣佈獨立,而推動獨立運動、鼓吹民族仇恨的人,所運用的口號、旗幟,恰恰是50年前受納粹德國支持、和希特勒結盟的當地法西斯政府的遺產。

在二戰期間,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和波斯尼亞的穆斯林族的政府都是和納粹德國結盟的,並在戰爭中對猶太人和其他族人進行了殘酷的種族清洗。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和波斯尼亞的獨立運動,明顯地帶有法西斯復仇主義性質。在它們宣佈獨立後,德國外長根捨立即宣佈承認。在一個多民族國家內,不同民族長期和平共存、雜居,但又未徹底融合的情況下,一旦挑起民族分裂的導火索,就會一發不可收拾,依照分裂的暴力邏輯一步一步地演進下去。德國的挑撥對南斯夫內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四分五裂的巴爾幹,無疑對德國擴張其政治經濟影響有巨大好處,舊日第三帝國的勢力範圍在一定程度上被恢復了。假如說,日本的軍國主義復活勢力遭到了周邊亞洲國家的強烈反對和抵制,使其不能肆意發展,那麼,遏制德國納粹復活勢力的主要因素則不復存在,這主要是由於蘇聯的解體、一些東歐國家內發生了法西斯勢力的反攻倒算等等。這樣一個德國,適合進入聯合國安理會嗎﹖

即便是從中國和其他弱勢國家的切身利益來說,德國取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席位也有百害而無一利。首先,德國和日本同是二戰中的法西斯侵略國家,恰恰是聯合國創建之初所管制的對象。這兩國的地位是連在一起的。一旦德國取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席位,日本跟進就無法阻擋,亞洲國家的一貫抵制也將前功盡棄。其次,現在聯合國常任理事席位中,中國是唯一的一個代表不發達的第三世界的國家,而美英法俄四家同是西方工業化國家,現在屬於同一個盟友集團,對中國的壓力已經足夠大了﹔德國是美國在北約內數一數二的忠實可靠的盟友﹔安理會中多一個德國,不但不會對中國有任何幫助,反而使安理會幾乎成為北約集團的代理機構。北約最近在中亞進行了大規模多國軍事演習,這和東面《美日安保條約》的不斷加強相呼應,矛頭所指,應是清楚的。

聯合國創立之初,其宗旨是堅信國家不論大小,都有同等權利」(《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是在全世界付出沉重代價擊敗法西斯之後,為確保世界正義、和平的而建立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席位代表著為擊敗法西斯所做出的關鍵貢獻,這個地位絕不應是能用金錢來買的。中國在聯合國中的重要地位,正是中國人民以長期艱苦抗戰和巨大犧牲的代價才得到的。中國要想保持這個關鍵地位,就要堅持聯合國創建之初的道義原則,拒絕向「誰的錢多,誰就有講話權力」的金錢原則讓步。不然的話,在列強的強勢金權面前,就只有拱手讓位一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