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兩岸關係邁向統一之路

張理
(海洋大學教授)


從兩項民意調查談起

台灣自從1987年11月宣佈開放國人赴大陸探親之後,十多年來由於雙方缺乏互信的基礎,並且針鋒相對,兩岸之間的關係時好時壞,甚至倒退。

兩岸關係為什麼缺乏互信的基礎?當然是雙方敵對關係尚未解除。為什麼雙方還存在著敵對關係呢?眾所皆知是因為台灣害怕被大陸吃掉,失去它的自由、民主、財富和生活方式。反過來說,大陸則害怕台灣搞獨立、搞兩個中國。所以台灣一面要拚命抗拒任何被大陸吃掉的陰謀,戒急用忍。一面則要抗拒打壓、拓展國際生存空間、進行務實外交。當台灣在拓展國際生存空間、搞務實外交之時,更引來大陸的疑懼不滿,繼續恐嚇打壓。於是雙方敵意更深,針鋒相對。兩岸雖然已多年停火,不再炮彈互相攻擊,但事實上外交戰從來沒有休兵過,一直「寸土必爭」、互挖牆腳,毫不放鬆,又怎麼可能解除敵視狀態呢?

雖然台灣內部確實存在著一部分獨立的意見,而且它的比率還有逐漸上升的趨勢。但是,除非大陸方面放棄和平統一的努力,否則盡力爭取台灣民心應該是實現統一的上策。要爭取台灣民心,就不能不去理解台灣對於兩岸關係的歷史和現實觀點,制定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化除敵意,營造互信的基礎,爭取和平統一的雙贏局面。

從「主權在民」的觀點而言,人民的意願是決定台灣走向統、獨的關鍵。根據台灣《聯合報》八年中(民國78-86年)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雖然贊成維持現狀的比率一直居於絕對多數,但是從中共在1996年3月台灣舉行總統直選試射飛彈以來,獨立的聲音已有超過統一的趨勢。若這種趨勢持續成長,將使統一日益困難。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本年3月江澤民在談話時表示有「統一急迫感」的原因。

財團法人21世紀基金會就政治滿意度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五年中(民國80-84年)台灣絕大多數民眾對外交方面表示滿意,但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而對「務實外交」及「爭取進入聯合國」多數持肯定與贊成。在政黨的支持度方面,仍以支持國民黨占相對多數,惟比率逐年下降中。同一時期,希望國民黨執政的比率則相對增高,顯示民眾對國民黨還是比較放心。從以上的民意調查,可大致總結如下:台灣多數民眾在三黨中對國民黨比較放心,絕大多數傾向於維持現狀,並贊同「務實外交」及「爭取進入聯合國」。

民進黨與李登輝時代同成長

為什麼多數的台灣人傾向於維持現狀且贊同獨立的比率在增加?這不能不說和兩岸長期分隔、互相敵視以及10年來李登輝主政的方向有關。在他主政之前,蔣政權以中國正統自居,因此台獨是禁忌,公然主張台獨者被視為大逆不道,也是當時極端少數。但是坦白而論,台灣戰後回歸中國懷抱,並不是台灣人自己的奮鬥或選擇,只是因日本戰敗支配了台灣人的命運和前途,就像甲午之戰,結果割讓了台灣非出於台灣人的志願一樣。台灣人在兩次被迫投向敵對一方的懷抱,感覺是如何的背棄、無奈,所有的中國人應該感同身受。更不幸在回歸之後不久,竟爆發二二八事件,造成台灣人深埋心底的悲情。由於自身或家人受到二二八事件的牽連和傷害,一部分人難免因此懷恨統治集團,並將國民黨甚至外省人視為等同,也是情有可原。從台灣人悲慘的近代史去追究和認識,才能真正理解為何台灣的多數老歌總是充滿無奈和悲情的曲調,也才能明白台灣人冀望出頭天的日子那種心情。

台灣回歸之後大約40年的光景,國民黨統治下的貪污、腐敗,讓台灣人看透透。由於思想和語言的差異和隔閡,更使得相當多的台灣人,仍然對外省人沒有什麼好感。這樣的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說明了為何黨外運動一直得以存在並持續發展,直到民進黨出現。

民進黨的出現,與李登輝時代的來臨可以說是同步成長。當蔣家政權從台灣的政治舞台逐漸消失,李登輝也相當程度的呼應著民進黨和民間的政治訴求,進行政治改革,並加速國民黨政權的本土化。以李登輝為首的主流派雖然接收了國民黨內部的資源,也承繼了歷史包袱,但畢竟和大陸之間的關係,缺少了兩蔣時代那些人物錯綜複雜的情結。李登輝主政之後,要求台灣能夠生存發展成為最主要而優先的政治目標,是否能夠和大陸統一,則完全失去它的急迫性,甚至不一定必要。另一方面,台灣在經濟上的成就,使財富的累積大大增加,不但建立了台灣人的信心,也因而要求台灣走向國際化、自由化以及政府體制的改革。由此看來,台灣尋求一個新的國際定位,希望擺脫與大陸糾葛的心情,重新出發,也是很自然的發展,並且與民進黨追求、打造一個新而獨立國家的訴求,有相當程度實質的相似。

兩岸和平統一的條件並未成熟

眾所皆知,兩岸目前的體制、認知、價值觀各方面,差距很大,統一的條件並未成熟。為了兩岸和平及將來統一,雙方應該努力營造善意、友好的互動環境,促進兩岸政府和人民的瞭解、交往和合作。那麼兩岸要如何才能共同營造良好的互動環境呢?兩岸又如何走到統一的方向呢?

許多學者專家在探討這樣的問題時,常常舉出「德國模式」和「兩韓模式」來參考,希望找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但是不論是兩德或兩韓,它們的歷史背景和實力對比狀態與兩岸的情況並不相同。大體而言,兩德與兩韓的分裂由於當時東、西兩大陣營有關大國的介入,形成分裂國雙方都認為武力統一對方的不可行;分裂國各方,在整體國力和資源的對比,頗為接近。因此,雙方的國際地位相當,談判和交流時都能站在對等的地位進行。反觀兩岸因為國力懸殊,台灣這邊多少有兵臨城下不得不談的感覺,而實力強大的大陸這方,不肯放棄武力統一,也不願承認中華民國為一政治實體,所以兩岸無法真正對等的進行談判,也無法消除雙方的疑慮和敵意。兩德的情形是以「一個民族、兩個國家」的原則界定雙邊的地位,雙方並簽訂《兩德關係基礎條約》做為互動與交流的根據,經過雙方務實並顧全大局的努力,終於實現統一的目標。至於兩韓的情形,則是以「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兩個政府」的原則界定雙方的地位,但由於雙方互不信任,互相要統一對方,因此各項會談都無法獲致協議。

從兩德和兩韓的模式來看:雖然背景類似,但德國已經完成國家和平統一,而韓國則仍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爭議,統一之日尚非指日可待。因此,可以得到一個啟示:兩岸的和平統一固然要有一定的客觀條件,但是雙方主觀意願所建立的互信和善意,更是不可或缺。在這樣的認識下,盱衡兩岸長久以來的隔離,以及在各方面形成的差異,提出下面的建議,供大家一起討論:

同以「中國」為國名

第一、兩岸雖然自動在前線停戰但外交戰卻愈演愈烈,以致雙方的敵對關係不能消除,因此無法建立互信基礎、營造善意和友好的氣氛。為什麼外交戰不能休兵?就地停火?主要是台灣方面認為必須拓展國際空間才能生存和發展,而大陸則疑懼那是「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活動陰謀。顯然,正是這種巨大的認知差距,成為兩岸交流、溝通最主要的問題和障礙。因此,既然雙方都以統一為目標,同意一個中國的原則,我們提議海峽兩岸透過會談,一起接受「中國」為國名,且雙方的外交戰就地停火。雙方原有駐在國的使領館業務和職責不變,仍舊各別屬於大陸或台灣原來的外交部派駐單位。雙方各自原有的締約關係,各自維持有效,繼續承擔原有的權利義務,若非通過當事者同意,不得要求對岸承受。雙方原來的建交國,在取得雙方同意後,可以與原無外交關係之對岸發展商務經貿活動,兩岸有關之使領館應以處理原來業務的原則受理有關業務。上述意見的精神有二:落實一個中國的原則及給予兩岸完全的國際活動空間。

第二、兩岸簽定和平協定。在雙方都遵守協定的情況下,也就可以實現和平共處、全方位的溝通與交流,同時化解台灣對於大陸使用武力的不安和憂慮。兩岸雖然都以「中國」為國名,並簽定和平協定,避免兵戎相見,但是各自仍維持各自的制度和體制,互不干涉。和平協定主要的目的在於確立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的原則。因此,在協定中可以確認:兩岸完全的統一,由雙方在適當時機會商,共同擬定雙方可以接受的步驟和條件,但是並無期限。完全統一視環境和時機是否適當和成熱,而非由於時間表的要求去勉強完成。

中華民國自1912年建立迄今從未滅亡,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原來的中國土地上目前同時存在的兩個政府,兩者位階對等,誰也不代表對方。若彼此能為大局著想,同意採用「中國」為同一國名,外交戰就地停火,簽定「和平協定」,透過會談建立共識,尋求完全統一的適當條件、環境和時機,應是指日可待。

基於兩岸人民具有共同祖先、語言、文化、血統、和風俗習慣等事實,我們對於兩岸的和睦相處、以致實現和平統一的目標是樂觀的。歐洲那樣多的民族,那樣多語系、那樣多政治體制尚且能按部就班,走向統合成為歐盟,而東、西兩德合併當時,雙方的生活水平和社會、政治制度的差異,也不能說不小,卻成功的和平統一。那麼,兩岸的統一又有什麼不能克服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