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變遷與文化

兼評《認識台灣》課本(四)

蔡子民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名譽主席)


在80年代中期台灣意識論戰中,陳映真、王津平一派認為台灣意識是鄉土意識和自主意識,反映了台灣人熱愛台灣、要求當家作主的願望,與中國意識並不矛盾、對立,而反陳、王派認為台灣意識是相對於中國人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台灣人意識,把台灣意識變成台灣獨立意識。

1986年國民黨當局為內外形勢所迫,進行「政治革新」,1987年正式解除了實施38年之久的「戒嚴令」,開放黨禁、報禁。1988年初蔣經國逝世,結束了38年蔣家父子在台灣的獨裁統治。台灣省籍的李登輝繼任「總統」、國民黨主席,台灣進入政治轉型期。國民黨權力結構「本土化」,台籍人士代替大陸省籍人士占權力地位;「一黨專政」轉向政黨政治,國民黨與民進黨政治抗衡。台灣的文化發展也出現了一個新局面。最主要的是文化環境大為改善。作家們擺脫長期的政治束縛,大膽反映各種社會問題,新的報刊書籍不斷湧現,言論打破禁區,報導和評論許多政治敏感問題和各種現實社會問題。由於台灣社會急劇變遷和外來文化的衝擊,傳統文化解體,社會脫序,文化多元化,西方的政黨政治理念與政治倫理並存,「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原則與「仁義禮智信」原則並用,個人主義和重視「五倫」人際關係並重,東西方各種宗教信仰並存。1987年國民黨宣佈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兩岸關係也進入新局面,發生了結構性改變。兩岸人員往來日益頻繁,經貿逐年大幅度增長,文化交流蓬勃發展,大陸的社會主義著作和文學作品都被翻印介紹到台灣,加深台灣同胞對中華民族和新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七、結語:商榷兩個問題

關於台灣社會的定位。構成台灣社會基礎的,除了原住民族外,就是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中華民族大量遷移台灣構成的社會。第一次是從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末的250年間,在明鄭、清代統治下,漢人大量從閩南、粵東遷移台灣拓墾,在19世紀中期已從移民社會過渡到定居社會。第二次是本世紀50年代的大遷移。因中國內戰,大批大陸各省籍人遷移台灣,這些新移民占台灣總人口13%,與舊移民的共同政經生活和通婚中,開始定居下來。但他們與大陸還有回家探親的密切關係,就是舊移民也視大陸為父祖之地而到大陸尋找祖厝。台灣移民後裔定居的社會不同於歐美近現代史上的移民社會。《認識台灣》(歷史篇)課本開宗明義就說台灣是移民社會,似乎引導人們認為台灣社會是與美國社會相近的移民社會。許信良《新興民族》一書就明確說:台灣與美國一樣是移民社會,與中國式保守一元性不同,以此作為台獨的證據。《認識台灣》(社會篇)課文又一開始就說:「台灣是多族群的社會」,「台澎金馬成為一個實質的命運共同體」。按民族學,「族群」應為「種族群」或「民族群」。台灣的居民,除原民民族是族群外,閩南人和客家人是兩種民系,不是族群,外省人大多數是漢族,還有其他少數民族,不是單一的族群。這四種人群(或群體),在政治選舉時,其區分會被突出外,一般社會習慣中區分已相當淡薄。正式的中學課本大講四大族群是不準確、也是不嚴肅的。台澎金馬作為一體是國民黨當局統治台灣,與大陸分離而造成的。說台澎金馬成為命運共同體是對抗大陸的政治宣傳概念,是違背台灣與大陸同族同文、經濟關係密切的客觀現實的。

關於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係。文化是一種歷史的積澱。16世紀以來大陸漢人遷移台灣,帶進中華文化,經過數代的努力,中華文化已在台灣生根,成為文化積澱最深厚的部分。它在台灣特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逐步演化為台灣文化。儘管台灣二度被外族(荷蘭和日本)佔領,對台灣文化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台灣文化把它兼容、融合成新文化,但中華文化的特質仍在延續。台灣光復後,大陸一百萬人遷移台灣,普及國語,再帶進傳統中華文化。另方面台灣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巨大衝擊,文化多元化。台灣文化經過近百年的獨特發展,形成了不同於大陸的文化現象,但本質上仍屬於中華文化。漢民族佔人口的98%,社會通行國語和閩南、客家方言,社會上尊崇傳統倫理道德,通行的仍是中國傳統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多為佛教、媽祖、關帝等。兩岸交流的發展,增加人們對新大陸文化的瞭解,為台灣文化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條件。當前台灣文化多元化,統獨問題和各種社會問題尚待解決。只有在原有文化基礎上,兼容和融合現代的、西方的文化和大陸新文化,才能創造出適應新時代的有台灣特色的新文化,豐富中華文化。【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