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傳統和批孔

關於五四新文化運動評價的兩點思考

龔書鐸
(北京師大歷史系教授)


五四運動是一次偉大的反帝愛國運動,也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和新文化運動。以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誌(後改名《新青年》)為標誌興起的新文化運動,自發生之日起,就對它褒貶不一,遭到不少人的抨擊。時至今日,仍然是眾說紛紜,非議頗多。這就需要繼續探討。本文擬就研究方法上談兩點看法。

一、對五四新文化運動是靜態研究,還是動態研究。

近些年來,一些學人認為歷史研究應是動態的研究,不應停留在靜態的研究上,並對有些論著有所批評。體會其意,當是謂研究歷史,不論是事件或人物,應以發展的觀點來探討,不能靜止地看問題。立意很對,我是贊同的。但是,令人不無遺憾的是,主張歸主張,而實際卻不盡然。對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研究,就是一例。

一般說來,以1919年發生的五四運動為界,新文化運動分為前期和後期,後期是前期的發展。「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陳獨秀等人倡言民主和科學,主張個人獨立人格、自由、平等,提倡新文學、白話文,反對將孔教定為國教,批判封建的倫理綱常,反對舊文學、文言文等。毫無疑問,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五四運動後,除了前期新文化運動所提倡、推行的新文化之外,又增加了馬克思主義新文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主要是通過李大釗等這樣一些在前期新文化運動中起骨幹作用的前驅者傳播開來的。當時,李大釗主編出刊了《新青年》的「馬克思研究」專號,並發表了長文《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第一次較系統、準確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指出三者不可分割的關係。此後,許多報刊相繼發表了大量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著作也被翻譯出版。這樣,馬克思主義逐漸在中國傳播開來,並對中國社會歷史、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如果說要動態地研究歷史,那麼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研究就應當將其前後的發展變化整體地加以研究。歷史本身就是發展的、動態的。然而在不少論著中談論五四新文化運動時,都只談前期的,對後期則避而不談,甚至予以貶斥。這既不符合動態的研究,也不尊重歷史。

二、研究歷史要力求客觀真實,從事實出發,實事求是,不宜以己意曲解歷史。

在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研究中,與歷史實際不符的論斷以至於指責的言論頗多,如有人斷言新文化運動是「全盤反傳統」、「激發出全盤西化的空想」;有人指責它是「情緒主義」的產物,是非理性的,造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斷裂,等等。

把五四新文化運動歸之於是陳獨秀等人「情緒主義」的產物,顯然是不妥當的,把一個偉大的文化運動簡單化了。陳獨秀等人當然是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在他們對當時社會、文化狀況的是非判定、好惡選擇中,本身就有著感情或情緒問題。但不能把這種感情因素歸結為「情緒主義」,更不能因此就說五四新文化運動是「情緒主義」的產物。他們對舊文化的批判、對新文化的提倡,都是在經過對社會現實的嚴肅思考後所做出的抉擇,這種抉擇是感情的,更是理性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發生,既是對社會現實的回應,也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

至於說五四新文化運動是要完全否定傳統,即「全盤反傳統」,並不符合歷史實際,未免武斷。陳獨秀等人發動的新文化運動,是由袁世凱北洋軍閥政府大搞尊孔復古和康有為、孔教會等要將孔教定為國教、編入憲法而引起的,是由復辟帝制的社會政治現實引發出來的。從文化到政治,又由政治到文化。「這腐舊思想佈滿國中,所以我們要誠心鞏固共和國體,非將這班反對共和的倫理文學等等舊思想,完全洗刷得乾乾淨淨不可,否則不但共和政治不能施行,就是這塊共和招牌,也是掛不住的。」(陳獨秀:《舊思想與國體問題》,《新青年》第三卷第三號)

因此,在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等人在批評「舊思想」時其針對性是很明確的。他們集中地反對將孔教定為國教,編入憲法,指出孔教是維護專制制度的,與民權、平等思想背道而馳。李大釗認為:「孔子者,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也。憲法者,現代自由之證券也。專制不能容於自由,則孔子不當存於憲法。」(《李大釗選集》第77頁)陳獨秀也強調說:民主共和國重在平等精神,孔教重在尊卑等級,「若一方面既然承認共和國體,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論上實在是不通,事實上是做不到。」(《舊思想與國體問題》,《新青年》第三卷第三號)他們還指出,尊孔是 為了復辟帝制,「蓋主張尊孔,勢必立君;主張立君,勢必復辟。」(《復辟與尊孔》,《新青年》第三卷第六號)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認為思想學說是隨著社會發展而變遷的,「孔子之道,施於今日之社會為不適於生存」(《李大釗選集》第80頁)。

五四新文化的倡導者反對將孔教編入憲法,必然地要集中批判封建的倫理綱常。他們認為孔教的精華是禮教,是別尊卑明貴賤的階級制度,「儒者以綱常立教,為人子為人妻者,既失個人之獨立人格,復無個人之獨立財產」(陳獨秀:《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新青年》第二卷第四號)。魯迅的《狂人日記》、《我之節烈觀》,吳虞的《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禍根論》、《儒家主張階級制度之害》、《吃人與禮教》等,也都是揭露封建禮教的罪惡,尖銳批判忠、孝、節倫理道德的危害。

以上關於反對將孔教編入憲法、批判封建的綱常名教,可以說是新文化運動中反對舊思想舊傳統最主要的內容;而反對舊文學、文言文等也是與此有關。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雖然批判孔教,但對於孔子及其學說並沒有完全否定。如陳獨秀就明確肯定了孔子的歷史地位和孔學的歷史價值,表示「反對孔教,並不是反對孔子個人,也不是說他在古代社會無價值」(《孔教研究》,《每週評論》第二十號),並認為孔子學說也有優點,不是「一無可取」。李大釗也清楚地表示:「余之掊擊孔子,非掊擊孔子本身,乃掊擊孔子為歷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權威也;非掊擊孔子,乃掊擊專制政治之靈魂也」;(《李大釗選集》第80頁)。僅此而言,也可以看出新文化運動並沒有完全否定傳統,說不上是「全盤反傳統」。

事實上,即如陳獨秀自己也是繼承了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他反對孔教,批判倫理綱常,是為了救國,為了中國的民主、富強,強烈地表現了「以天下為己任」的優秀傳統。他在《我之愛國主義》一文中,提出了持續的治本的愛國主義六項意見,即:勤、儉、康、潔、誠、信。他認為這六項,「實救國之要道」。不需要做甚麼論證分析,顯而易見,這六項都源之於傳統,而且與儒家思想分不開。

況且不能否認,新文化運動提高了非儒學正統的傳統文化的地位,諸如諸子學、小說、戲曲、民間文學等。還應該看到,由於新文化運動的開展,促進了人們吸收了國外的理論、方法來整理、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如儒學、諸子學、文學、史學、教育等等,都有開新的創造。正是新文化運動的創新精神,對現代中國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綜上所述,五四新文化運動並沒有「全盤反傳統」,同樣沒有也不可能使傳統文化中斷,即使是儒學也沒有中斷。如果說有「中斷」,那斷掉的是儒學獨尊的正統地位。如今要想「復興」儒學的這種正統的、獨尊的地位,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