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國慶前夕的北京街頭

林怡君
(人民大學新聞研究所研究生﹐台生)


9月份一踏進北京便能處處感受到「歡慶共和國成立50週年」的各種預備活動﹐整條長安大街面貌一新﹐天安門廣場早先於6月時整修完畢重新開放﹔拆除了Pizza Hut和一些商家﹐西單成了一個開放的綠地公園﹔整修數年的王府井商業街也終於完工﹐街內老店換幅門簾﹐重新開張﹔最亮眼的應屬王府井與長安街口的東方廣場﹐十數棟大型建築外觀已接近完成﹐場面之壯觀﹐實在很難想像啟用後每天將有多少人出入這片廣場。

打開電視﹐一個又一個「50週年獻禮」的紀錄片﹑專題片﹑電視劇輪番上演。紀念出版品亦是琳琅滿目﹐除了一般回顧歷史﹑新聞事件的之外﹐各個領域50年來的成就皆能成書。然而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一套名為《新中國舞台﹑影視藝術精品選》的系列光碟﹐其收錄了50年來五百部藝術精品﹐總計1,153張VCD(光碟)﹐作品容納了七大藝術門類﹕戲劇(含京戲﹑昆劇﹑地方戲﹑話劇﹑兒童劇﹑歌劇﹑舞劇)﹑音樂(含歌曲﹑器樂曲)﹑舞蹈﹑曲藝(含相聲﹑小品﹑評書﹑說唱)﹑雜技﹑電影(含故事片﹑紀錄片﹑動畫片﹑科教片)﹑電視片(含電視劇﹑電視動畫片﹑電視專題片)。這種「大部頭」的程度以及項目之齊全﹐真是歎為觀止。

讓我感動之處正在於此﹐並非只有張燈結綵的喜慶活動﹐「回顧」亦是節慶的主題﹐雖然數百億人民幣的「國慶整建工程」易被人們評為勞民傷財﹐然而召喚歷史的記憶或許才是真正的內涵。反觀台灣﹐疏於回顧﹑快速遺忘是島上的綜合併發症﹐曾幾何時﹐也說不清是誰給了我們這樣一個邏輯﹕說歷史太沈重﹐為了快速發展邁入現代﹐唯有丟掉歷史包袱﹐才能輕裝前進。漸漸地﹐島上人民接受了這樣的信念﹐然後﹐由於失憶而導致的各種錯亂便接踵而來。

我曾經疑惑為什麼大陸的大學生不分男女﹑科系或多或少都能講些當年國共內戰的往事﹐或者可以很具體地描述出一些歷史事件﹐譬如說「毛澤東當年怎麼從西柏坡到香山再進北京城...」。然而當年「國民政府是怎樣播遷來台的」卻沒有任何畫面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可以推測﹐絕大多數的島上居民(保守地說﹐至少是30歲左右這一代的)對當年的國共往事也應是幾乎一無所知﹑印象模糊。想來可能只有一個答案﹐因為不太光彩而不願回顧﹐然而這卻落下日後島上易於失憶的病根。

再說回電視節目﹐30集電視劇《共和國往事》正在北京電視台上演著。這種以歷史題材為拍攝主題的電視劇一直是大陸電視台的強項﹐台灣觀眾早已非常熟悉大陸電視台拍攝場景壯觀﹑細節考究的古代歷史劇﹐譬如《雍正王朝》﹑《三國演義》﹑《武則天》等。另有一類只能從錄影帶上看到的﹐譬如多年前的《宋氏三姊妹》﹐無法與台灣觀眾正面接觸的﹐則是這種以中國近現代史為拍攝題材的電視劇。戲劇當然不能完全等同於歷史﹐然而藉由電視劇這種普羅大眾的形式來回顧歷史﹐或許是處於媒體世紀的必要手段。還有一種也是台灣電視節目非常缺乏﹐但卻是大陸電視節目非常重要(產量亦很多)的一個類型「專題紀錄片」﹐譬如1997年初在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鄧小平》。專題片的取材並不僅限於政治方面的﹐經濟﹑科技﹑文化方面的題材亦經常是選題。

在迎接50週年的電視專題紀錄片中﹐亦非全是大歷史的﹑宏觀敘述五十年來演變的﹐也有較微觀的﹐以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是一首歌來回想當年﹐感受時代變遷。中央電視台播出的《歌聲中的回憶》﹐用12首歌曲和訪問唱者﹑詞曲作者來回顧歷史﹐這和先前提及的《新中國舞台﹑影視藝術精品選》有著相同的旨趣﹐如此地回顧歷史﹐歷史似乎也不再是那麼沈重地讓人無法負荷了。

「將問題歷史化」是大陸媒體在製作新聞時事節目的一貫思路﹐至少據我的觀察是如此。拿熱門話題「兩國論」來說﹐大陸電視台所制做的電視專題片與報導﹐詳述從二戰結束後所謂台灣問題的由來﹐50年來兩岸關係的變化﹐以至現在李登輝提出的「兩國論」。反對者可以不同意大陸媒體對「兩國論」的評論﹐但無法否認這類報導中對今日兩岸關係何以至此的客觀歷史描述。那麼台灣媒體呢?

每晚黃金時段數家有線電視播出的call-in節目﹐找幾位代表不同立場的專家學者在節目中你一句我一句詭辯一番﹐然後再接幾通(經常是混淆視聽的)call-in電話。看起來似乎是很民主﹑很言論自由﹐但要問的是﹐這樣的節目到底是在幫助社會大眾增加對問題的認識?抑或只是逞逞口舌之快﹐解心中一時之悶氣?對問題沒有清楚的認識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參數」不正確或者缺少「參數」﹐自然其「決策」也是有問題的。

台灣讓人擔憂的恐怕還不只是對過去的無知﹐遺忘歷史之人竟要求擁有歷史地位是此刻島上最大的危險。實在不敢恭維失憶之人的堅強「信念」與「使命感」﹐錯亂的主張只會徒增盲動社會的迷惘。台灣已步入快速消費﹑(垃圾)資訊氾濫的時代﹐各種商品(包括文化產品﹑新聞產品)的生命週期已越來越短﹐這時該鼓勵的不是善於忘卻應是勤於回顧﹐畢竟讓自己的歷史經驗變得荒蕪是可悲的。其實歷史並不遙遠﹐鑒往才能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