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綱領的新糖衣 民進黨的新中國政策

楊志誠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副教授)


台灣的總統大選正逐步邁入最後的衝刺階段,儘管各種民意調查的數據紛紛出爐,顯現出真真假假的選情,也讓各候選人各說各話,但是各候選人對於其被支援的程度其實都是心知肚明的。從長期以來的選情分析來看,宋楚瑜先生的「走透透」策略確實發揮了相當程度的效應,這一種策略,講開了就是李登輝先生民粹主義的具體實踐,跨過地方派系的影響及各政黨地方基層的陣地,直接與選民個人接觸,使得仍停留於傳統封建思想的台灣選民感受點滴在心頭,真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算李登輝先生再嚴厲的唾罵,也是無濟於政治現實。

然而這一種策略的成功剛好迫使國、民二黨的候選人在選情上正在形成「棄保」的效應。換句話說,未來總統選舉的決定因素,就看國、民二黨間「棄保」效應與宋陣營「反棄保」效應的對決。在這樣的情勢下,第一回合的決戰點勢必就在「棄扁保連」或「棄連保扁」了。第一輪失敗的候選人,下一輪只好根本從心理上預期另一人能舉全力擊敗宋陣營了,這也是李登輝先生到時候必須做的抉擇。

基於這樣的競爭態勢,陳水扁陣營非常清楚,在所有議題中,最能打擊連陣營的著力點莫過於「反黑金」及「兩岸關係」。然而,經過這幾年的年年「反黑金」而黑金仍然年年猖狂的情況下,尤其在國大延任案之後,一般選民對民進黨的「反黑金」訴求已經漸漸失去了信心,因而顯然可以立即見效的著力點就非放在兩岸關係不可了。從這樣的背景來看,就不難瞭解,此時所提出的兩岸關係政策根本上是以台灣選民為訴求的對象,而絕不是以中共的反應作為考量的對象。沿此邏輯,中共如何反應並不是提出該政策的重點,更何況在「兩國論」提出後,兩岸關係幾乎到了谷底,已不可能再壞(再壞就兵戎相見,也沒有選舉可談了),中共方面只要表現出任何比「最壞」好一點的反應,如大陸學者徐博東先生的評論(《中國時報》,11月8日,頁3),就足以讓扁陣營取得優勢打贏第一回合。這個時候的連陣營只能啞巴吃黃蓮,儘管陸委會主委蘇起先生在立法院宣稱:「陳水扁先生的中國政策好像在念陸委會的大陸政策說帖」,也只能博取一般選民的一笑置之而已,並不能真正有助於連戰先生的選情,因為直覺上一般選民並不會這樣的認知。

從選民的結構來看,其實國民黨與民進黨已有高度的重疊性,這當中最明顯的差異群應該是傳統企業(103萬家)及對台獨具有疑慮的選民;然而這些選民也同時對新黨及急統主張具有更深的疑慮。換句話說,民進黨如果能夠在兩岸關係政策上提出新主張,一方面讓台獨的疑慮得以釋懷,另一方面又能給予傳統企業界一個新的希望,令其產生發展的契機,那麼在國民黨無法擺脫「戒急用忍」及「兩國論」的框架下,將能擴大支援其政策的選民而贏得第一輪決戰的勝利。但是民進黨也很清楚:如果不把既有的基礎穩固住,而只想擴大選民版圖的話,最終結果可能會淪為吳王夫差的下場,被句踐從根殲滅。所以台獨的基本教義必也是其不容動搖的基調,就如同中共所提出一個中國的原則一樣,在台獨的實質內涵及原則下,任何可能的特殊關係都不加以排除。具體一點說,當赤裸裸的台獨綱領不能被一般選民所接受時,層層的糖衣就成為其必要的手段。民進黨在世紀總統大選提出的中國政策就是扮演著糖衣的角色,反正台灣的選民是善忘的,一切等執政權到手之後,糖衣融盡,台獨必然再度呈現,屆時又耐我何?

首先,在糖衣的塑造上,民進黨也費了相當的心思。為了爭取傳統企業界的選票,就必須替他們爭取商機,而民進黨在缺乏財經人才的情況下(至少選民這樣認為),惟一能做的就是開拓大陸的市場(基於地緣、文化、語言、風俗習慣,大陸市場似乎也最適合於他們),於是就必須表現得比國民黨更積極前進,跨過「戒急用忍」,美其名曰「在國家安全的基本考量下求經濟的永續發展」。這個政策的提出其實很不厚道,根本就是吃定國民黨不敢提出跨越李登輝先生「戒急用忍」的主張,迫使其處於挨打的境地。其次,在國家定位的議題上,民進黨有意地提出以「兩岸的積極交流」來模糊統獨的定位,藉以化解對台獨產生疑慮的選民群。透過運用中共的語言(10前中共為了降低台灣對安全的疑慮,曾經在幾個私下的場合中提到單向直航的構想,然而時過境遷,依當前的情勢來看,這項主張變成了天方夜譚)主張兩岸三通,同時進一步響應過去所提出的中華經濟圈的構想,主張「關稅同盟」、「共同市場」、「自由貿易區」等。當大家(包括大陸方面)都把注意力擺在兩岸交流的前景及美景時,幾乎都會模糊掉兩岸政治定位的問題,此時即是暗渡台獨的最佳時機,只要中共吃了這個糖衣,就不怕台灣選民不吃,台獨的基調於焉確立,可謂一石二鳥之計。

其實較之於國民黨的「兩國論」,民進黨所提出的中國政策主張往台獨更邁向了一大步。李登輝先生提出的內容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而民進黨提出的卻是「兩個國家的特殊關係」,這當中的意義存在著相當大的落差。當國與國的關係特殊到某一種程度之後,很可能特殊到否定了國際間一般正常的國與國的關係,換句話說,兩岸關係的發展在某種情況下是有可能發展到否定正常的國與國關係,變成一個中國架構下的國與國關係。當然在目前的情況下,國民黨政府不可能公開宣示一個中國原則,但是它也不曾公開否定一個中國(國統綱領、國統會即為明證),頂多它只是強烈排斥一國兩制(一個中國具有血緣、歷史性及文化性;一國兩制是鄧小平先生的創見)。

但是民進黨所提出的「兩個國家的特殊關係」就不同了,它首先必須宣示反對一個中國原則(與國民黨反對一國兩制的思維是不同的),藉此才能確立兩個國家的定位。在確立了這個前提之後,再來談其間的關係;在國家與國家的諸多關係中,由於地緣的關係、語言及文化的相近、經濟的必須互賴等等因素,因此兩岸之間存在著國家與國家的特殊關係,這種關係就有如當年的東歐國家與前蘇聯的關係、或者有如加拿大與美國的關係、或有如德國在歐盟架構下與法國的關係(德國與法國是具有特殊關係的,它當然與德、日之間的關係不同,但德、法確是各自獨立的兩國關係)。也就是說,兩岸是各自獨立的國與國關係;而在這些關係中會發展出當中特殊的一種關係。當沿此邏輯下去,其他一切的交流規劃就能夠一目瞭然、無可遁形了。然而一旦取得大陸方面對其所主張的三通,及建構「關稅同盟」、「共同市場」、「自由貿易區」的默許,台灣的選民必定會被它的糖衣所吸引,接著是執政權即將在握,實質台獨亦將得以確立。屆時連建國黨選民亦必再納入其披戴糖衣的台獨黨綱之下,阿扁的選招不可謂不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