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總統大選的 大陸政策

社論


總統大選,3月18日即將揭曉。2月21日,中共再度發表對台白皮書,使得這次大選的三組候選人的大陸政策不得不成為兩岸和國際最關注的焦點。大陸政策可分為經貿和政治兩個部分和層次。以經貿層次而言,三組候選人的大陸政策並無太大差異,所以,三方面都宣稱對方是抄襲自己的。基本上三組候選人都主張開放三通、開放兩岸經貿交流等等。這也表示了兩岸三通和經貿交流對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和台灣人民的「民之所欲」客觀形勢的趨向。

長期以來,台灣對美國、日本以及世界各國,從來都是開放經貿和三通的,才造成今日台灣經濟的成就和維持著台灣經濟的繁榮,何以唯獨對大陸的經貿和三通的開放有勞於三組候選人來主張呢?所以,開放兩岸經貿和三通的問題不在於經貿本身,而在於政治的問題。而且,政治問題不僅在於台灣單方面的政治問題,並且還包括了大陸方面的政治問題。

大陸方面的政治問題並不難解決,北京當局不是口口聲聲說「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嗎?台灣方面至今不肯「談」,並不是不肯「談」經貿及其他事務性的問題,而是不肯接受「一個中國」原則。

但「一個中國」原則,不僅是1949年以來的兩岸關係的法理事實基礎,並且也是現今全世界國際政治的現實。為了打破這「一個中國」原則的現實,李登輝上台之後,即掀起了黨內的主流與非主流的鬥爭,又掀起了台灣社會的統獨鬥爭。進而要在國際上「向不可能挑戰」,「打破虛假的國際體制」。

去年,李登輝為了阻擋汪道涵訪台和確保自己下台後的「李登輝路線」,除了「戒急用忍」外,還於7月9日一廂情願的拋出「兩國論」來。李登輝昧於現實的橫蠻,只引起了全球一百四十幾個國家重申「一個中國」,並受到聯合國安理會常務理事國美、英、法、俄、中各國的同聲斥責。「兩國論」不但不能「打破虛假的國際體制」,反而使李登輝落得了在國際上「麻煩製造者」和「說謊者」的惡名。

在被李登輝惡化了的兩岸關係的現實上,三組候選人的大陸政策,平實而論,或多或少,在各種不同的程度上,都是企圖擺脫和突破「李登輝路線」。

連戰在李登輝「兩國論」的包袱下,也主張一旦北京有善意回應,即將推動《國統綱領》的中程階段。《國統綱領》的近程階段是明文「一個中國的原則」的,當然沒有「兩國論」的問題,其中程階段有三項主張:

(一)兩岸應建立對等的官方溝通管道。

(二)開放兩岸直接通郵、通航、通商,共同開發大陸東南沿海地區,並逐步向其他地區推展,以縮短兩岸人民生活差距。

(三)兩岸應協力互助,參加國際組織與活動。

在四年前,連戰當選副總統並兼行政院長時,就曾經主張兩岸關係應進入《國統綱領》的中程階段,後無疾而終。連戰這次還特別說明「參加國際組織與活動」是要用WTO的模式,WTO是「一個中國」原則的。這和陳水扁說的要用聯合國模式大有不同,聯合國模式是「國與國」的模式。只是大家質疑,將來連戰如何來獨立判斷北京的「善意回應」,如果連北京當局幫台灣堅持《國統綱領》「一個中國的原則」都不是善意的話,連戰的大陸政策也是不能實現的。

宋楚瑜的大陸政策也有沉重的「兩國論」的包袱,而主張兩岸為「准國際關係」。他也說明,兩岸不是「兩國」,所以只能是「准國際」。老實說,宋楚瑜是在逃避兩岸主權定位的問題。他不敢主張「一個中國」,又不能主張「兩國論」。

陳水扁自詡有「陳七項」(1月30日),要害在「第二項」──「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宣告獨立或變更國號的問題,也沒有『兩國論』入憲的問題。」他忘記了10天前(1月20日)才剛發表《憲政白皮書》,其中指出:「現行憲法不利於台灣做為主權獨立國家的規定有兩個地方」,而主張由台灣人民公決變更之。這又怎麼會是「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呢?無論如何包裝,陳水扁才是「兩國論」的繼承人,才是真正的台獨主張者。

台獨和「兩國論」是不利於兩岸關係的,是破壞台海和平的。台灣是否能走出「李登輝路線」,恢復台海和平,3月18日將是一個決定性的日子了。◆

社論

百年回顧與展望

日本軍國主義批判

石原與皇民化批判

中美關係與兩岸

總統大選

江八點與白皮書

兩岸關係討論

學術與出版

短評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