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顧迎接新世紀──中國的奮鬥

林國炯
(旅美政治學博士)


一、前言

千禧年來臨,20世紀即將過去。展望新世紀甚至下一個千年,似乎頗為遙遠,也非我們這一代人所能目及。不如回顧百年來中國人民在思想、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各個領域的奮鬥,為新世紀初葉的未來提供若干思考與啟發。古人說一個人對社會所能做的貢獻有三,即立德、立功、立言。身為一般知識份子,如果能夠為國家社會作點貢獻似乎只有立言一途。因此,在此千禧年來臨之際,以政治學專業,國際公務員和裁軍外交工作與軍事戰略研究者的身份,積數十年的經歷與體驗,就百年來中國在各個領域的發展,略述若干個人的感想與觀察,為千禧年祝賀。

二、新思潮與社會革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結束秦統一天下後,基本上是一個大一統的局面。儒家的政治社會哲學符合當時穩定社會的需要,因此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家成為近兩千年來哲學思想和政治社會結構的主流。當時先進的農耕技術生產力為經濟發展建立基礎,更在大一統的安定局面下社會繁榮昌盛。其間雖然改朝易代,但政治經濟穩定的時期居多。中國儒家政治社會哲學思想和農業經濟制度也廣為傳播東亞及東南亞各國。

18世紀西方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興起,由於工業化、商業化的競爭,打破傳統的封建體制,建立新興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政治社會新思潮風起雲湧。工業化後的西方列強船堅炮利,科技發達,為通商牟利向世界各地擴張,展開了中西文化的交鋒,引發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戰爭。軍備落後,政治腐敗的清政府在科技發達、船堅炮利西方列強的入侵下,節節敗退,在兵臨城下的局面被迫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同時中國農業經濟結構深受列強工業產品衝擊,財富流失,金融動盪,國庫空虛,國力日益虛弱。

在此背景下,本世紀初仁人志士輩出,以革命先行者的孫中山為首,歷經艱苦,革命終於推翻滿清帝制建立民國並接受西方新思潮,接合傳統文化提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的三民主義建設中國藍圖,更以軍政、訓政、憲政三個階段為政經發展的過程。孫中山的建國綱領固然有其優越性,但天時、地利、人和各條件均欠配合,其構想終難實現。

同時,1919年「五四運動」以「外抗強權,內除國賊」為口號掀起了救亡圖存的新高潮。於是各種學說,各個黨派猶如雨後春筍,相互爭鳴,諸如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國家社會黨、青年黨等等。以馬列主義學說為基礎的中國共產黨在眾黨派中,以先進的思潮,歷史唯物辯證的科學理論,終於脫穎而出。毛澤東更以農民革命的形式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建立,實現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革命成功的範例。

何以中國農民社會主義革命獲得成功,而非工人共產階段革命取得政權。其因素有二。第一,馬列主義工人革命的基礎在於資本主義的剝削論。然而中國的客觀現實是,自建立民國以來,列強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繼續入侵中國,並勾結官僚買辦階級魚肉人民,大型資本企業難以發展,民族工業得不到保護,全國經濟結構仍然處於農業狀態。所以工人的數量有限,而工人的產業經驗和階級意識缺乏。不可能激起西方式的工人階級革命情緒,奪取政權。

然而中國的農民革命有其歷代傳統。列強帝國主義入侵後的中國農村社會,地主與佃農間的階級剝削。矛盾更為尖銳。因此同為反對剝削的階級革命在中國以農民革命的形式表現,完成社會革命。

第二,中國傳統文化有社會主義理想,就是儒家的「大同世界」。配合兩千多年來以家族集體為本位,儒家文化的薰陶,一般老百姓容易接受以群體為中心的社會主義思潮。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得以成功,實有其潛在的內因。

新中國成立後的社會主義建設,幾經天災人禍的曲折,政經發展不大。經濟方面在文革後幾乎面臨崩潰,使得全國上下對社會主義前景迷惘,對馬列主義學說產生動搖。80年代初,中國推動改革開放,思想活潑,經濟蓬勃發展,人民的潛力得以充分發揮。政治逐步改革,制度化、法制化。社會主義建設蒸蒸日上,人民生活迅速提高。鄧小平更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其核心在於「中國特色」的內容。

何為中國特色的內容?應該不外乎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萃,包括「大同世界」理想,以及當前中國客觀國情的現實內容。

中國共產黨所以能夠成功獲取政權,除了能採納先進當代思潮及政治鬥爭的策略和手段外,更重要的是強烈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意識,承襲「五四運動」救亡圖存的民族精神。任何的主義都必須為其客觀存在的現實和人民服務,否則任何主義和學說都失卻意義,只有「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經制度才能為中國人民服務,建設理想的社會主義國家。

三、社會制度發展的超越問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從歷史唯物論分析世界各種社會的發展,主要有若干階段。第一階段:原始部族社會,包括當前某些非洲社會;第二階段:封建社會,尤其是西歐或是中央集權地方分權的農業社會,譬如中國自秦漢至民國;第三階段:資本主義社會,譬如工業革命後的歐美各國;第四階段:社會主義社會,譬如20世紀的若干北歐福利國或其他發達國家的福利政策,以及各學說中描述的制度和政策。

在政治學領域,討論最為熱烈的一項課題是社會發展的過程能否超越的問題。就是從原始部族社會能否不經過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而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眾說紛紜,各持己見,至今尚難有定論。因為它牽涉到各國政經制度的基本定位問題。

縱觀20世紀新興國家社會發展的實例,可以體會該問題的難度。歐美各國在步入20世紀時,大都經歷了工業革命的洗禮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日本而後跟進。中國社會發展至50年代仍然不存在資本主義的條件。新中國成立,以農民為主的社會革命成功,中國的政經制度實行社會主義,也就是超越資本主義社會階段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階段。其政治意義在於避免資本主義剝削和壟斷的社會弊病,而直接進入理想的人人平等社會主義福利社會。二次大戰後,昔日殖民地紛紛獨立,大都採行社會主義制,尤其60和70年代非洲社會主義盛行。許多阿拉伯國家和東南亞國家也都採行社會主義政經制度。一時成為時尚。專家學者也都著書立說,評估優劣。

經過二、三十年的實踐,許多採行社會主義的國家政經發展未見改善,更有退步的趨勢。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更從中遊說破壞,威脅、利誘,使得多數社會主義國家迷惘,失去了方向。中國在文革衝擊下,社會主義建設也在迷惘徘徊中。

深入分析之,社會發展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層面,就是生產力的發展和上層建築政經結構的發展,在生產力這個層面,發展的過程是延續性而不能超越一個社會的客觀條件和科技水平,必須由低水平逐漸發展到高水平。換言之,原始社會遊牧生產方式逐漸改良為農耕畜養生產方式,再經過科技的突破而工業化、企業化,提高生產力改變產品的數量質量以及社會中人民的生活水平。社會主義的社會發展是在高度工業化生產力的基礎上解決合理分配的問題。因此社會主義的社會發展是以高度生產力為前提才能進入福利社會的理想境界。

而在上層建築的社會結構方面,應該是根據生產的方式和水平建立政治、經濟、法律等制度,相互配合適應促進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歐美各國的政經制是依其生產力發展的自然規律逐步建立,其上層建築體制是配合其資本主義生產力的方式和水平。近半世紀來,在高度生產力發展下,許多國家都採納社會主義思潮的若干措施,提高社會各層面利益的合理分配。

不過上層建築的社會結構可以人為地不按自然規律超前提升,也就是政經制度發展階段的超越,譬如中國在社會革命成功後,由半封建半殖民的官僚買辦政經體制,未經資本主義民主化而跳躍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的人民民主專政體制。可是在生產力的層面,中國的經濟生產力和社會意識形態仍然處在小農經濟和工業起步的狀態。產生上層建築的政經結構超前和生產力落後的失衡,造成生產力的壓抑甚至倒退。新中國成立後,雖然幾經努力和社會主義大躍進的運動都難以突破生產力的遲滯。因為社會主義的政經綱領阻礙了工業化生產力的發揮,尤其表現在文革動亂時期,意識形態的鬥爭走向形而上。

因此,80年代中國推行改革開放,解放思想,鄧小平提出白貓黑貓論,促進生產力發展,加速推動工業化,同時當前社會將上層建築的政經制度低調定位為「社會主義的初級階級」,以期逐步協調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平衡。近年來更宣稱此一階段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為長期工業化發展提供註腳。

非洲的社會主義思潮更是超越自然規律,由部族社會的第一階段進入第四階段的社會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差距更大。生產力的發展裹足不前,經濟結構嚴重失調,影響社會發展,因此,東非的坦桑尼亞在70年代嘗試「烏加瑪」計畫失敗後,非洲社會主義思潮逐漸消失。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尚有漫長的路途要走。

所謂「欲速則不達」,社會的發展有其自然規律,是逐步隨著科技的發達和生產力的進展而前進。由原始遊牧到農業生產到工業化企業化的發展階段是不可超越的。但是由於全球科技的急速前進,全球經濟分工化的趨勢,各個階段發展的過程可以相應縮短,促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平衡。因此,今日世界各國中最有條件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國家應當是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美國。

四、新殖民主義與經濟全球化

20世紀初葉是西方列強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鼎盛時期,極盡掠奪剝削之能事。積弱混亂的中國也深受其害,是有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五四運動」和馬列主義革命思潮。馬克思學說預測的工人革命沒有在19世紀末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出現。列寧分析了該現象,提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認為工人革命之所以沒有發生是因為資本家推動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戰爭,掠奪剝削亞非拉第三世界地區,將其奪取的巨大利潤以部份分享予工人階級,緩和了階級鬥爭,延遲了工人革命,維持了資本家階級的領導地位。可是因為帝國主義各列強間爭奪殖民地的矛盾,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

二次戰後,列強兩敗俱傷,唯美國得利,國力蒸蒸日上,為西方帝國主義之首,各殖民地紛紛獨立,昔日帝國主義間的矛盾因戰爭而平息,轉為國內的振興建設。同時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日益擴大,終於形成冷戰時期東西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的對峙。冷戰結束後,美國獨霸,政經文化勢力遍及全球,並向未來「美利堅帝國」的目標邁進。

從經濟層面分析,二戰後殖民主義破產,亞非拉地區各民族紛紛獨立,理應擺脫資本帝國主義的掠奪與剝削,使得各資本主義國家國內的階級矛盾激化,發生工人革命。可是政治上獨立的第三世界國家,正是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科技落後,資本匱乏,人才稀少,發展難以起步。所以仍依賴原殖民國家的協助。此外資本和勢力雄厚的美國跨國公司趁機勾結這些落後國家的官僚買辦階級繼續對其人民進行剝削,形成了新殖民主義的局面。

冷戰期間,為戰略的需要,昔日列強在美國馬歇爾計畫的扶助下經濟逐漸恢復。尤其美國參與的韓戰和越戰使得日本經濟趁機迅速恢復。至80年代日本、西德、法國、英國、義大利、荷蘭等透過跨國公司的擴張又儼然成了小新殖民主義者,對第三世界國家繼續經濟上的剝削。

所以,20世紀的70、80年代,世界經濟的結構形成了三個層面,或者說三個剝削階級。以美、蘇超級大國為代表的第一世界輸出高科技產品,如先進戰機、導彈、戰艦、高級軍火、民航機、超級電腦等並壟斷市場高價出售給第二世界的工業發達國家。以日、西德、義、法、英、荷、加、東德、捷克為代表的第二世界工業發達國家以高利潤,輸出高級民生用品,如電視、相機、電器等以及一般武器軍火給第二世界國家,甚至部份銷售至第一世界國家。而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則以原材料、廉價勞工提供第一和第二世界國家。

從世界經濟的結構層面看,似乎是自然地形成了層層分工體系。但從階段的層面看卻是層層不平等的剝削,而跨國公司更是遍及第三世界,深入民間。因此,當初馬克思學說預測的資本主義國家工人階級革命論,又在新殖民主義的轉型矛盾中再度緩衝下來。然而,從第三世界受剝削國家的立場看,由於科技落後,人才缺乏,民智未開等客觀條件,工業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卻提供了外資、技術培訓、就業機會等好處為穩定社會,經濟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明知被剝削仍願意合作,形成兩相情願的局面。這也是當初馬克思學說所未能見到的世界經濟秩序。更確切地說,科技的進展日新月異,使得生產力空前突破,緩和了階級矛盾,為經濟發展提供廣闊前景,資本主義的生命力仍然堅強。

中國自20世紀初就停頓在農村經濟,在帝國主義入侵官僚買辦階級控制下,民族工業難以起步,淪為被剝削的對象。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建設由於資金缺乏,技術落後,兩霸制裁,以及社會主義政治意識形態的約束,經濟發展難以起飛。70年代,中國對三分世界的經濟剝削秩序提出嚴肅的批評,強調重建國際經濟新秩序。聯合國並對此課題進行全面探討。80年代改革開放後,重新剖析剝削論,解放思想,吸引外資技術,以廉價勞工,勤肯努力,使得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國際矚目。

冷戰結束後,世界經濟走向全球化,實際上也是三分世界的分工更為加強。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國家經濟的差距相對減少,但對第三世界的差距日益增大。世界貿易組織是協調世界經濟發展的機構,目前主要是工業發達國家控制,中國將以發展中國家地位加入,可以得到權利與義務方面若干優惠。可是以中國目前的經濟基礎,加入後在工農服務等等領域受到的衝擊極大,甚至金融、電訊及其他服務業都可能受制於外資和跨國公司。然而,中國的目標是希望以國際資本主義經濟運作機制,以「置於死地而後生」的魄力推動萎頓虧損的國有企業和鬆散的地方企業,從而使中國經濟脫胎換骨,突破發展。世界經濟全球化似乎是將來必然的趨勢,在科技和資訊發達的推動下各國經濟相互影響,譬如最近的亞洲金融危機。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第一,中國經濟的脫胎換骨意味著上層建築的政經結構必然隨著蛻變,也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往何處去?第二,假以時日中國經濟在30年內躋身第一世界的地位,中國的跨國公司應該是「利潤掛帥」向第三世界剝削?或是「政治掛帥」發揮「人溺己溺」的仁道精神,重建國際新經濟秩序,和其他的資本主義國家展開意識形態的鬥爭。

五、大國地位與外交政策

中國自秦漢大一統以來,一直是大國起立,四方朝貢,仰慕中華文化。近百年來受列強欺凌,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入侵被逼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喪權辱國。過去的大國外交意識日漸淡薄,尤其20世紀初以來,弱國無外交,唯列強是從,毫無獨立自主外交可言。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勢尚微,又受西方集團圍堵,只得東倒與蘇聯結盟,接受援助,不時仰人鼻息。60年代中蘇關係破裂之後,以毛澤東三分世界理論,抨擊兩霸,開始獨立外交。70、80年代中美改善,聯合抗蘇。中國的外交明為繼續批判兩霸,實為親善西方集團,過去東倒西歪的形勢下,難有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冷戰後,中美蜜月期結束,西方反華勢力崛起,中國方才展開獨立自主的外交。但是為繼續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對西方集團尤其美國仍然不免處處委曲求全。尤其在聯合國安理會重大議事方面,表現在中國絕大多數時候投棄權票上。近百年來受制於列強的陰影似乎仍在當前的外交領域徘徊。

中國如今在國際上的政治和軍事地位已經舉足輕重,絕非西方國家所能等閒視之。大國地位應在外交上充份發揮應有的影響。80年代「韜光養晦」,「不扛大旗」的訓示業已過去。冷戰後的國際關係,中國面臨「樹欲靜而風不止」的局面,應該意識大國地位,表現大國作風,和美國平起平坐,不卑不亢。

此外,在反霸之餘,更應發揚固有文化中「王道」精神。所謂霸道「以力服人,力不逮也」。王道「以德服人,心悅誠服」。冷戰後的第三世界不結盟國家,受到西方國家冷落。能以「王道」外交團結大多數國家展開合縱連橫外交策略,必然能夠突破美國為首的西方圍堵,打開外交新局面。近年來中國領導人的頻頻出訪亞非拉國家和周邊國家以及西歐、俄國等,應該是大國外交政策的開端。今年對美國襲擊中國駐南使館的反應和全國示威遊行更是表現大國外交的體現。

六、科技興國與軍事強國──祖國統一的保證

中國百年興衰的歷史最能從軍事力量表現出來。自1840年鴉片戰爭戰敗以來,中國因為科技落後,軍事衰弱而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有東亞病夫之稱,幾遭瓜分之禍。20世紀的前半葉淪為半殖民地的地位,任由列強宰割。

新中國成立後,歷經韓戰、越戰,軍力茁壯成長為國際矚目。尤其關鍵的是核武器的發展。1964年10月16日中國首枚原子彈試爆成功,打破了美蘇的核壟斷和核訛詐,為中國的國防軍備打開了新的一頁,今天中國的軍備擁有發揮最大邊際效用「核威懾的洲際導彈」東風5A、31、巨浪2以及即將試謝的東風41。其射程足以涵蓋世界任何角落,給予敵方以致命的打擊。其他軍事科技不論在外空領域、常規武器、隱形技術、激光研製等都逐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先進的科技是捍衛主權的保證,是祖國統一的後盾。想當初,19世紀中國以軍事弱國戰敗失去了香港、澳門,今天以軍事強國,經由外交談判順利和平地在本世紀末收回了港澳。這是多麼強烈的國際政治鬥爭,弱肉強食的寫照。

台灣問題是中國大陸國共兩黨內戰所遺留的問題。半世紀以來由於美國的干涉至今全國仍未完成統一。如今中國的軍事力量對美國已有了威懾的能力,使得統一的目標日益接近,在港澳回歸之後集中全力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努力。美國發展「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明為對付一些所謂無賴國家,實則針對中國,欲遏制中國現有的少量核威懾。中國正加強核威懾的數量和質量以突破美國的導彈防禦計畫。美國企圖絕對核優勢的計畫破壞了國際戰略穩定和平衡,增加核戰爭的危險,為廣大國際社會所抨擊。今年聯合國大會通過關於反導彈條約(ABM)的決議,反對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其西歐盟國明為棄權實則反對。在未來的10年,中國別無選擇,只有加緊軍事科技研究,投入另一輪軍備競賽。加強核威懾能力,保證捍衛主權達到祖國統一的目標。

中國軍事科技將來發展的方向必然是:1.加強基礎科學的研究,才能在各科學領域有突破的進展,從而研製新的武器。2.突破技術理論,開拓研究領域,尤其在外空的制高點和激光技術,以及電磁效應等學科,在今天的高科技時代,只有科技才能興國,必須加強軍事科技才能捍衛主權,保證祖國的早日統一。◆

社論

百年回顧與展望

日本軍國主義批判

石原與皇民化批判

中美關係與兩岸

總統大選

江八點與白皮書

兩岸關係討論

學術與出版

短評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