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5月8日,空中電波急速向全世界傳遞一個驚人消息,美國發射了五枚導彈,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造成三人死亡,二十多人受傷。
深深鏤刻在中國人心中的傷痕
北京各高等學校的學生走出了校門,湧向美國駐華使館,憤怒聲討美國又欠下中國人民的一筆血債;上海、廣州、瀋陽、成都等等城市,成千上萬的學生在舉行聲討美帝國主義暴行的集會和示威遊行,在此同時,在中國人民敵愾同仇的反對美國的憤怒浪潮中,柯林頓在白宮面向鏡頭,不無悲傷地說:「這是一個悲劇性的錯誤,我向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表示由衷的道歉。」
美國轟炸中國駐南使館,是二戰結束後半個多世紀中,國際外交史上的駭人事件,中國領土和主權受到了明目張膽的侵犯。
雖然,美國總統和政府,也包括北約一些國家一再向中國道歉,美國對中國傷亡人員和毀壞的館舍做了經濟賠償。但至今仍未公佈調查的結果,懲辦肇事者。
時間已過去一年,鏤刻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創傷未平。中國民眾也從美國公然踐踏《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準則的暴行中得出一個結論:中國必須強大起來。
不堪回首話當年
從鴉片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百年之間,世界上的大大小小帝國主義幾乎都侵略過中國,任意宰割中國。一張張血盆大口,一個個不平等條約,一幕幕悲劇,泱泱中華民族國土,被凌辱宰割到體無完膚,人民生活在被剝奪了尊嚴的屈辱之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50年代初,朝鮮戰火燒到鴨綠江邊,中國進入了保家衛國之戰:60年代的中印邊界反擊戰和中蘇的珍寶島爭奪戰,70年代到80年代的中越之戰,中國的邊境從未安寧,世界上兩個核武超級大國,都曾策劃過對中國實施核攻擊。
美國以「誤炸」為藉口,掩蓋不了它的猙獰的霸權主義面目,美國對中國駐南使館的轟炸,是對中國的一種試探,中國清醒地接受了「警告」的訊號,中國人民更懂得了當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時,對侵犯者說「不」!對美國也不例外。
中美關係的風雨歷程
1972年2月21日中午,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徐徐降落在北京東郊機場。尼克森在還離地面有三、四級台階的舷梯上,便向前來迎接的中國總理周恩來伸出手來,兩人緊緊握有一分鐘。尼克森在他的回憶錄裡這樣寫道:「我們的手一接觸,一個時代宣告結束,另一個時代宣告開始了。」
應該承認,舉世矚目的中美關係從敵對狀態走了出來,經過長達二十多年的馬拉松式的大使級談判,一個現任的以反共著稱的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北京,它的意義不僅止於建立中美雙邊關係,而且對亞太地區、對世界的穩定和安全都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但中美兩國從1979年建交之後,歷經多次「外交危機」的挫折,印證了中美關係存在著多變和脆弱的一面。
在中美關係對抗的50和60年代,美國對華政策是政治上孤立和打擊、軍事戰略上包圍、經濟上封鎖的全方位打擊遏制,結果是中國並沒有因美國的強大和敵視而倒下去。當美國認識到孤立、打擊的遏制行不通,代價太高危險性也太大時,便轉向遏制與接觸並進,而立足點仍放在遏制上。
美國嘗試過各種對抗性辦法。如凍結高層的政治軍事互訪、禁止高科技出口、武器禁運、人權譴責、誣蔑中國竊取美國核機密、支持台獨勢力、打台灣牌牽制中國、破壞「八、一七」公報的承諾等等。
美國在考驗中國的承受力,從派出航空母艦進入台灣海峽直到用導彈襲擊中國駐南使館,造成了中美關係的維持已到了極限,隨時有破裂可能。
中美關係處在不穩定、衝突和對抗的狀態之中,原因出於美國從自身的利益和價值觀出發,從根本上就反對中國由一個共產黨政權管治、實現一個美國政治理念不能容忍的社會制度。美國切望,經過它和它的盟友的努力,有朝一日,這個政權會在遏制中削弱,被拖垮了下來,有如前蘇聯一般。
中國的崛起並不威脅別人
美國國會議員魯斯克在會議上攻擊「中國是一個新的邪惡帝國」。西方一些反華勢力把中國發展經濟,提高國力視為圖光復昔日帝國風采和輝煌,是21世紀自由社會最具破壞性的潛在敵人。這些攻擊和誣蔑無需中國為自己辯白,事實便能說明一切。
中國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國家安全、民族復興、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不是罪過。上述一切,也是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其他國家建設自己國家的目標。
無疑,中國正在加強現代化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並期以再用50年時間,達到世界上中上發展國家水平。中國當前的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七位,經濟增長率居世界首位;外匯儲備在日本之後居世界第二位。但以綜合國力衡量,中國仍遠遠落後於世界許多發達國家。
美國一些人拋出了「中國威脅論」用心可謂良苦。
連美國的《國防報告》都明確指出:「在20年內,美國沒有類似前蘇聯那樣的競爭對手,也不可能出現能夠打敗美國軍隊的國家或國家聯盟。」從這點看,倒不是美國在自我吹噓。
毫無疑問,美國的綜合國力確是無可匹敵,美國的軍費開支,佔全世界的35%,相當於美國之外居前八位的國家和地區的軍費開支總和。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戰略核武庫,它的航空母艦的數量世界第一,它的裝備和指揮系統的現代化程度,也是處於領先地位。美國的經濟自1990年以來,出現了歷史性的空前最長增長期。美國正是挾其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稱霸世界,威嚇其他國家。
美國學者安德魯.內森、羅伯特.羅斯在他們所寫的:《長城與空城計;中國對安全的尋求》的一書中指出,即使中國前進而美國停留在現有水平,也仍然難以想像美國會在四分之一的世紀以內失去它在西太平洋的制海權。
某些人編造出來的中國威脅論真正的目的在於遏制中國,不願看到中國列身於強國之林。
促進合作 避免對抗
巴爾幹半島至今仍不平靜,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長達78天的狂轟濫炸和對中國駐南使館的襲擊,留給了人們極為深刻的啟迪和思考:冷戰結束了,天下並不太平。
對於中國而言,在當前的國際格局中,發展與美國的友好合作關係,避免衝突,減少對抗,對中國順利實現經濟建設戰略目標具有重大意義。中國有足夠能力來抵制美國對中國的遏制企圖,並在和美國的對抗中生存、發展下去,但對抗將影響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不利中國和平統一,也不利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
美國長期和中國對抗,不僅損害本身在中國利益,也將在實現其區域的或全球的戰略目標上得不到不可缺少的中國的合作,也將失去盟友的合作和支持。
中美能否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或者陷入「冷戰」,並不是中國單方面的政策和願望所能做到。如果美國照襲擊中國駐南使館的做法,視中國為敵人,中美關係將難提升到新的台階。◆
社論
國際政治與外交
一個中國與《白皮書》
陳水扁當選
改造國民黨
李登輝與宋楚瑜
本土化教育
短評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