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的挑戰

羅德水
(旅美歷史學者)


總統大選的塵埃已經落定,落下的是綠色的塵埃。陳水扁取得了歷史性的勝選,台灣選民以選票終結了國民黨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的統治,實現了政黨輪替,為台灣的民主政治寫下新的一頁。在棄保效應的影響之下,陳水扁的當選似乎不是個太大的意外,真正令人意外的恐怕是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幾近崩盤的選情。無論如何,台灣選民選出了一個不到四成得票率的新總統,可以預見的是,當選後的陳水扁勢必將面對各種嚴峻的挑戰。

毫無疑問地,陳水扁的當務之急莫過於如何在維護台灣尊嚴與兩岸和平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雖然,阿扁的當選在相當程度上代表著部分台灣人民不受中共恫嚇的決心,然而這其實也正是阿扁的兩難。一方面,支持他的選民認為他最有能力維護台灣尊嚴;另一方面,不支持阿扁的選民卻深信一旦阿扁當選將為台海帶來危機。在野的阿扁可以倚恃強大民氣高喊「台灣人民不是被嚇大的」,但當選後的陳總統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兩岸關係時卻顯然必須以更為負責的態度審慎因應,只是,從確定當選之後就有民進黨人士高喊台獨萬歲的跡象看來,加上副總統呂秀蓮在當選之後的種種失當言行,如何兼顧台灣尊嚴與兩岸和平已經成為陳水扁最為棘手的難題。

從陳水扁屬意國防部長唐飛組閣看來,或許他也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只不過從民進黨長期以來的台獨傾向觀察,即便是選前就提出所謂「新中間路線」的陳水扁,當選後也勢難立即從台獨的主張中解套,就以影響深遠的「一個中國」而言,民進黨內部與陳水扁本身似乎只願就「一個中國」當作一個「議題」來與北京談判,這與北京方面長期以來所堅持的「『一個中國』是無可妥協的原則問題」,之間的差異不可謂不大,吾人因此也幾乎可以斷言,只要民進黨方面不在「一個中國」問題上做更為明確的表態,則恐怕北京方面「聽其言,觀其行」的「冷處理」,仍然將是其未來對台政策的主軸,而自李登輝訪美以來就陷入膠著狀態的兩岸關係,只怕也無法有立即改善的可能。

其次,陳水扁不但是個「少數總統」,更得面對民進黨在立法院中遠遠不及半數的政治現實,這樣的政治生態已經為政黨重組與聯合內閣埋下伏筆,加以阿扁在競選期間所承諾的各項政見,在在都需要取得立法院的多數支持,因而,如何在推動改革之餘又能維護政局穩定也將考驗著未來的阿扁總統。例如,在選前大開各項競選支票又強調絕不加稅的陳水扁,當選之後勢必得面對預算的排擠問題;又如,長期反對興建「核四」與「美濃水庫」的民進黨,在取得政權之後,又將如何面對經濟建設與環保議題的兩難?頗值得進一步觀察。

除此之外,在選前信誓旦旦承諾要大力整頓的黑金體制與官商勾結的陳水扁,在當選之後卻一連走訪了各大財團,這不禁讓我們擔心,所謂「掃除黑金」的支票究竟只是競選策略的運用,或者真的會是陳水扁施政的重點?事實上,黑金體制與官商勾結的陋習正是此次國民黨敗選的主因,從陳水扁企圖建立屬於自己的新的政商關係網絡看來,選民心中恐怕也要懷疑,走了藍色的「紅頂商人」以後,緊接而來的是不是綠色的企業權貴?而從台灣選民對黑金體制的厭惡程度觀察,聰明如陳水扁走的卻像是為選民唾棄的國民黨所走的老路,或許從此刻開始,陳水扁與民進黨得開始為四年後的連任預作準備。

再者,從阿扁的得票率分析,很明顯有著南強北弱的差異,南北差異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台灣的族群問題仍然是左右選情關鍵的事實,陳水扁應該看到自己是個相對多數的弱勢總統,四成支持率的背後代表的是另外六成選民的疑慮。尤其必須指出的是,阿扁的勝選乃至於民進黨的成長,一路走來始終難以擺脫訴求悲情的印象,雖然訴求悲情奠定了民進黨執政的基礎,然而,當選後的陳總統與民進黨似乎不能再以族群作為進行政治動員與獲取政治資源的後盾與訴求。掌握總統大位者必須展現大格局的器度,一個弱勢的總統尤其如此,台灣社會正在等著阿扁總統如何消弭族群爭議,這對於早已陷入「大福佬沙文主義」的民進黨而言,更是一項艱鉅的挑戰。

最後,陳水扁更要記取李登輝鼓動民粹而最終又為民意所棄的教訓,觀察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十多年來李登輝維持政權正當性以及其合法使用權力的基礎,在相當程度上是建築在古典社會學巨擘韋伯(Max Weber)所界定的傳統(traditional authority)與天縱英明式的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之上。這種權力基礎既是威權時代的產物,也進一步將普遍存在台灣社會的威權性格加以定型化,在急需建立合法統治基礎的年代,傳統與天縱英明式的威權固然維繫了台灣社會的安定,但是解嚴以來,卻也因此成為阻礙台灣民主發展的障礙。如今,台灣選民以選票終結了舊時代的黨國侍從體制,陳水扁必須以更為戒慎恐懼的心情,避免以新的權威取代舊有的權威,真正建立一個揚棄民粹、尊重專業、建立制度的民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