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裝內閣勢必摩擦不斷

吳瓊恩


 離五月二十日還有一個月左右,就任總統副總統尚未就職,由於內閣改組問題,就已經出現許多不協調的現象,令人擔憂內閣團隊將來是否能夠發揮足夠的效能?

 從管理的角度觀察,組織人事的協調,雖然可以訴之於情感基礎,但像行政院與總統府這樣高層次的政權替換,必須提出清楚明白的政治路線或組織的願景(Vision)做為各部會首長協調整合的機制,這一點若做不到,將來必將各自為政,當能預期。

 國防部長唐飛長期以來以反台獨著稱,自從內定行政院長以後,他一直牽就陳水扁,不願多發表「一個中國」原則的談話,反而使得呂秀蓮沉不住氣的許多「台獨」主張,帶給陳水扁及民進黨更多的困擾。從辯證思考(Dialectic Thinking)的角度來看,唐飛與呂秀蓮的關係一正一反,相互為用。唐飛的色彩可以「攘外」,使中共攻台師出無名,呂秀蓮的激進台獨可以「安內」,使民進黨或建國黨等信徒,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滿足。當唐飛愈聲明一中原則,也就愈加凸顯呂秀蓮台獨言論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可惜,唐飛太牽就陳水扁的思路,一直默不作聲,使得呂秀蓮的聲音,失去平衡,反而受到更多不滿與譴責。

 唐飛想要為兩岸關係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問題是如果內閣的政治路線能遵守憲法上「一個中國」原則,也就不必粉身碎骨了。正因為內閣人事有田弘茂任外交部長、蔡英文任陸委會主委,他們不是台獨色彩濃厚,就是兩國論的始作俑者,唐飛心中想遵行憲法一中原則,卻又不敢明白說清楚,同時也無法力主導外交和陸委會的人事權,可說相當無奈。

 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新內閣必須遵守憲法,而兩國論又不能入憲,卻引用主張台獨或兩國論者入閣,充份顯示內閣人事的妥協或投機色彩,失去明確的政治路線,尤其是在兩岸關係,既不願統,又不能獨,將兩種鮮明立場的人組成一個團隊,或可預見「言不順則事不成」的光怪陸離現場層出不窮。

 其次,國政顧問團未等五二○新總統就任就已解散,顯示李遠哲與陳水扁的蜜月期已過。陳唐山入主國科會就有五位處長準備辭職返校任教。葉菊蘭入主交通部,鐘琴掌新聞局,皆以外行人士接棒,有待學習,很難立即進入狀況。以上均可看出,陳水扁幕後的政治包袱,及唐飛無法全盤主導內閣人事,在妥協色彩濃厚,政治路線渾沌的情況下,將摩擦不斷,難以有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