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PNTR拉鋸戰面面觀

林金源
( 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美國總統柯林頓希望在他卸任以前,修改1974年的貿易法案,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國待遇(PNTR)。眾議院已經決定在5月22至26日之間就此案進行表決。截至目前為止,贊成與反對此案的雙方,實力相當,同意票與反對票的差距極為有限。

先就美國國內反對的聲浪來說,反對的理由可分為兩大類。全美勞工聯盟和環保團體代表第一類的反對勢力。他們認為中國的勞工權益、環保標準不符合美國期望。再者,中共容許童工,但卻禁止組織自由工會,這對美國勞工形成不公平競爭,導致勞工就業機會大量縮減。關心「人權」與「世界和平」的人士則代表第二類的反對力量。他們把PNTR當作制衡中國的籌碼,主張維持現狀,每年檢討中共的人權、武器的擴散、對台灣的威脅等問題,逐年決定是否給予中國正常貿易關係。

支持美國給予中國PNTR的力量也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是美國的企業團體、跨國公司,因為本案有助於打開中國大陸市場,獲取巨大經濟利益。尤有甚者,如果美國一再把經貿與人權掛鉤,她的商機將被歐、日搶去,無法完成壟斷中國市場的美夢。第二類支持PNTR的論點是:經貿改革將會帶動中國其他方面的改革,這是美國把自由民主移植到中國大陸的大好機會。

綜上所述,正反雙方的第一種理由都是經濟上的理由,第二種理由則屬政治上的考量。首先,從經濟角度出發,贊成與反對PNTR的理由都站得住腳。這表示:掃除中美貿易障礙對美國全體將是利大於弊,但是它也會造成結構性失業,引起國內不同部門間的利益衝突,受害者顯然無法得到政府或受益者的有效補償。這是支持本案者試圖化解阻力時,值得深思的問題。

其次,我們必須指出:所謂永久性「正常」貿易國待遇其實並不正常。世人可曾看到歐、日等國動則以人權為名,檢討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世人又可曾看過美國逐年檢討中國之外,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貿易可使兩方各蒙其利,並不是某方片面給與另一方的恩惠。美國若把PNTR當籌碼,顯然將因政治考量損害經濟利益。問題是:美國國力雄厚,這種遊戲仍然玩得起,也百玩不厭。但是,中國每年要被檢討、羞辱一次,當然很不是滋味。

撇開美國人怎麼說,在這項重要議題上,台灣的立場與態度又是什麼?柯林頓在4月初的一場公開演說曾指出:「台灣的總統當選人也支持此案。」陳水扁此一立場堪稱明智,這比以往「中國要的,台灣偏偏不要她拿到」的想法,顯然是一種進步。

早有學者指出:所有印有美國製造(made in US)標籤的商品,幾乎沒有一樣其製造過程是完全只由美國廠商獨立完成的。換言之,任何美國的品牌都採用了外國的零件、半成品,或者是在外國經由外國勞工生產出來的。兩岸經貿關係頻繁的今天,許多大陸的商品也並非完全made in China。它們也含有台灣的零件、半成品,甚至是台商攜帶台灣的資本、技術、管理人才到大陸設廠生產出來的。因此中國得到PNTR,不僅對大陸有益,台灣也將間接受惠。

最後,擴展貿易可以提升國民所得,有更高的國民所得才能使教育更普及,教育普及民智大開才可能推行民主。所有指責中共不尊重人權、不民主,卻又反對給與中國PNTR的人士,其思考邏輯似乎很難說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