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世貿組織後兩岸經貿關係展望

鄭竹園
(美國博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海外中山學社董事會主席)


(一)前 言

美國眾議院通過中美貿易正常化法案後,兩岸加入WTO已成定局,大陸與台灣先後成為WTO會員,即須遵守其基本規範,重新安排兩岸間的經貿關係。過去一些阻礙交流的措施將逐步廢除,雙方市場將向對方全面開放。兩岸的貿易與投資將大幅提升,產業的分工合作也將日趨緊密。一個涵蓋港台大陸的「中華經濟圈」將加速形成。為中國未來的和平統一奠立基礎。

(二)兩岸經貿障礙的消除

WTO的基本信條是「自由、平等、互惠」。不但要拆除關稅壁壘,也得消除各種人為障礙。當前兩岸經貿交流的主要問題,一是商品運輸及人員往來所須假道第三地,不能直接通航。二是台灣到大陸投資,所受「戒急用忍政策」的節制,無法作合理的抉擇。三是在大陸投資的台商,在人身及財產方面所缺乏明確有效的保障。加入WTO後,這些問題都可利用WTO所建立的雙邊協商機制來進行解決。近幾個月來,為準備加入WTO,雙方對這些問題也表示解決的意願,並提出各種較務實的方案。

近幾年來廣受爭議的「三通」問題,實際上是通航問題。因為通訊及通商早已實現,通航所以遲遲未能解決,台灣方面是基於安全及政治考慮。大陸方面則以承認「一中」為談判基礎。加入WTO後,受世貿組織規章的約束,直接通航已屬勢在必行。從純經濟角度分析。直航對雙方均有裨益,目前兩岸貿易,每年高達270億美元,直航估計可節省運費1,000億台幣。而每年近200萬人次的旅客往來,更可節省可觀的旅費與時間。

過去台北顧及安全問題,曾提出各種變通辦法。如設置海外航運中心及經濟特區。大陸則於1996年8月公佈《台海兩岸航運管理辦法》,並指定福州、廈門與台灣進行通航。但雙方對通航問題始終缺乏交接點。

台北規劃的「境外航運中心」僅限於外籍船及權宜船運載,貨物必須轉運,也即貨物「不通關不入境」。大陸公佈的辦法,准許兩岸航商所屬輪船與大陸合資輪船及權宜船,排除外船航行。對人員全面開放。由於雙方措施不同,真正直航仍未開展。

為適應加入WTO後的新情勢,台北已決定在兩岸三通前,先推動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的「小三通」,台灣立法院已通過《離島建設條例》為開放通航提供法源。陸委會在輿論的壓力下,也宣佈將金馬「小三通」列為施政首務,希望在本年內實現。〔註1〕

與推行三通同時,台北對台商投資大陸的「戒急用忍」政策,在工商業界的強烈抨擊下,也逐漸鬆綁。根據台北經濟部最近擬定的《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和技術審查原則修正草案》,過去屬於禁止投資的342項(佔3.7%),今後將改為專案審查。過去列為專案審查的3,142項(佔34%),今後將改為準評。台經濟部發言人聲稱,實際上已廢除投資管制。〔註2〕

針對台商關切的財產及人身保障,大陸方面在去年公佈新條例,對大陸台商的各種權利作出較明確的規定。兩岸經貿政策的修改,對加入WTO後兩岸經貿交流,無疑地將有推動促進之功。能否實施,關鍵是重建雙方對「一個中國」的共識,仍有待雙方的共同努力。

(三)兩岸重要產業的配合

兩岸加入WTO,雙方市場將擴大開放。經貿體制的改革和貿易投資的運作,必然逐步與國際規範相接軌。許多過去的政治禁忌將次第消除,為台灣進入大陸創造新契機。

過去15年間台灣對大陸投資,主要是來料加工及勞工密集的傳統產業。隨著大陸工業化的進展及新經濟時代的來臨,未來的產業結構必朝高科技方向發展。尤其是電子資訊、網路商務,及大陸急待現代化的金融、證券、保險等行業。台灣在這幾方面均具有比較優勢。兩岸在這兒方面的互補與合作,將帶動雙方總體經濟的提升。

(1)資訊產業──是兩岸最有潛力的新興產業。台灣起步較早、具有較大優勢。目前已晉身世界第三大資訊科技基地,且成為國際資訊科技龍頭前進中國大陸的跳板。台灣的半導體工業在國際市場保有相當大的比重。另有14項電腦產品產值已居世界第一位。包括筆記型電腦、監視器、桌上型電腦主機板、電源供應器、光碟機、機殼、滑鼠、掃瞄器等等。今年台灣電腦硬體產值將達457億美元、軟體產值將達39億美元,總產值將達50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與日本。〔註3〕

台灣資訊電腦產業雖有突出進展,但科技人力不足、內部市場容納小,且過份偏重硬體的生產製造,忽略軟體的開發,與台灣情形相反,大陸擁有大量的科技人才與科研能力,但缺乏資金與行銷能力,無法將研究成果發揚光大。如果兩岸能合作、資訊產業應有無限商機。

最近二年,許多台灣筆記型電腦業和晶圓代工業已紛紛評估赴大陸設廠。據北京《人民日報》最近的報導,台灣資訊電腦產業正加大對大陸投資。華南地區數以千計的台灣電腦企業正呈現星羅棋布之勢。由華南的廣東向華東各省延伸。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正成為台灣資訊產業轉移的首選目標,〔註4〕台灣除擴大在大陸的生產基地外,也接受大陸最大電腦集團聯想集團的零件訂單。顯示兩岸資訊產業分工合作的新態勢。〔註5〕

(2)電信網路──電信網路是當前新經濟的熱點。大陸發展較遲,但市場龐大,增長迅速,截至去年年底,大陸移動電話用戶已達4,300萬,預計到今年年底可抵達6,500萬,到2004年將達15,000萬。網路用戶也巨幅增長。1997年大陸上網人數幾近於零,1998年底暴增至270萬人,今年預計將達1,000萬人,據美國網上公司(AOL)的估計,到2005年大陸上網人口將突破8,000萬,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市場。目前大陸已有網站47,000多個,平均每天誕生的新網路公司和網站達30家。

隨著上網人數的增加,電子商務市場也迅速發展,正吸引港台資金的投入。台灣的「夢想家」與大陸頂新集團已展開合作。台灣另一電子商務公司「震旦行」集團也與大陸的「新浪網」合作。「宏網集團」則與廣州的「163」網站結盟,共同建立兩岸的電子商務市場。據有關部門的估計,到2002年電子商務交易數將達百億人民幣。〔註6〕

(3)金融保險──除電子資訊、電子商務業新興行業外,大陸進入WTO後,金融、證券、保險等服務性行業也將擴大開放、為兩岸合作開闢新天地。大陸金融業近年已開始對外開放,目前國內的外資銀行已有155家,總資產為311億美元,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其中已批准從事人民幣業務的有25家。外資銀行一般享受比國內銀行更高的優惠待遇,如內資銀行的稅率是30%,而外資銀行稅率只有15%,〔註7〕台灣銀行業進入大陸,應有發展空間。

大陸股票市場,仍在起步階段,股票市值約占GDP30%,發展潛力巨大。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入和資訊技術的廣泛應用,外資進入證券市場的可能性大增,大陸居民的儲蓄率高達40%,而私有企業又普遍缺乏資金,為外資金融業創造大好商機。

大陸的保險業市場,近年也迅速發展。去年共實現保費收入1,393億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0%,大陸加入WTO後,外國公司將加入經營,既為客戶增加選擇,也為台灣保險業開闢一新市場。

其他的傳統性產業如石化、汽車等,也可能擴大對大陸的投資,台灣重要汽車公司裕隆,最近決定與日本的日產公司攜手共同進軍大陸,初步將與武漢東風汽車集團合作,而石化工業的龍頭台塑,最近也公開宣佈,由於台灣工資成本激增,未來台塑在台灣不再有重大投資計畫,其發展重心將向大陸轉移。〔註8〕

 總觀兩岸產業發展的趨向,在加入WTO後,雙方分工合作的可能性大增。一旦大三通全面實現,兩岸經濟的交流與融合將進入一新階程。

(四)兩岸經濟倚存度的提升

經貿政策的調整與重要產業的融合,將促進商品貿易的交流與投資規模的擴張,而使兩岸經濟的倚存度,進一步向上提升。

大陸實行改革開放以前,兩岸間的經濟可以說完全隔絕。1979年展開貿易時,雙方經香港的間接貿易才只有7,710萬美元。80年代開始有顯著增長。1985年已抵達11億美元。1990年超過50億美元,1993年超過百億美元大關。1995年達到220億美元。去年更達270億美元。兩岸間的貿易,占台灣對外貿易比重,由1987年的1.71%,上升到去年的11.1%,對大陸的出口貿易占台灣總出口的比重,更由1987年的2.3%,激升到1997年的18.4%,大陸已成為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註9〕

兩岸加入WTO後,據美國農業部專家運用計畫模型進行估測。兩岸加入世貿組織,將使台灣對大陸的出口由目前占總出口值18%上升到24%,即增加六個百分點。從而使大陸成為台灣出口貿易的第一大市場,超過美國。對美國出口占台灣總出口的比重,將從近年的26%下降到21.6%。台灣出口對其他國家市場的倚存度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註10〕

在台灣出口貿易對大陸依存度提高的同時,大陸出口由於獲得美國最惠國待遇,其紡織品將進一步向北美及西歐集中輸出。特別是大陸對美國出口佔其總出口的比重將從21%上升到27%,增加六個百分點,從而使美國超過日本成為大陸出口的第一大市場。〔註11〕

根據上述美國農業部專家的計量估測,兩岸加入世貿後,進口貿易將增加,自給程度將下降,台灣下降幅度約為0.8個百分點。大陸下降幅度達2.2個百分點。從產業部門進行分析,汽車及零件進口將大幅上升,自給率下降。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上所佔比重將增加1.8個百分點,其中又以輕工產品擴張最多,將增加3.3個百分點,其次為製造業中間投入產品,將增加2.8個百分點。相反地,大陸產品在台灣市場的比重只增加0.3個百分點,其中以服裝業產品擴張最多,將增加5.6個百分點,但農產品在台灣市場的比重將因美國大量出口而呈現倒退。〔註12〕

美國農業部研究報告中值得注意的一項結論,是香港和台灣雖都將勞力密集產業轉移到中國大陸,但隨著大陸加入WTO並獲得最惠國配額後,香港不但服裝業生產及出口都將大幅度下降,紡織品生產也將略為減縮。而台灣服裝業的生產和出口雖也下降,但台灣紡織品生產卻將擴張,這一不同的前景,反映兩岸三地產業分工的趨勢,隨著兩岸經貿往來的加強,香港作為大陸上游產業基地的功能將逐漸減弱,而台灣的這種作用逐漸增強,從而使兩岸三地的比較利益優勢,得到更充分的發揮。〔註13〕

(五)大中華經濟圈的形成

兩岸加入WTO的長遠影響,是大中華經濟圈的加速形成。儘管兩岸間的政治糾結一時仍難以有效消解,但經貿互動帶來的經濟利益,相同的文化背景,密邇的地理位置,及香港高效率的中間服務,都使兩岸三地形成一難以分離的經濟共同體。

過去15年間,由於兩岸三地經濟關係的實質改變,一個以中國人為主體的大中華經濟圈正在加速形成中。這一個目標包括中國大陸、台灣及港澳,將來或可能包括新加坡及東南亞華人的經濟圈,已被世界銀行稱為「華人經濟區」(Chinese Economic Area)並預測到21世紀,將成為國際經濟的「第四」,與歐美日本並駕齊驅。

中華經濟圈的出現,不但已引起各國財經界的矚目,也引起世界著稱經濟學大師的推許。去年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孟岱爾,今年3月觀察兩岸三地的經濟發展後,曾發表談話,指出「展望亞洲區域經濟大勢,兩岸加入WTO後,應形成一個大中華經濟圈」,今年6月12日,在台北舉行的國際資訊科學大會上,孟氏再度提出兩岸在於可以形成一經濟圈,扮演次級區域經濟的角色。〔註14〕

孟岱爾所建議的華人經濟圈,事實上已卓然成形。去年兩岸貿易,占台灣總貿易11%、占台灣出口貿易18%、佔大陸貿易8%、佔大陸進口14%,雙互倚存度已達相當高地步。兩岸經貿關係的由疏而密,香港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目前香港不僅掌握中國大陸四成左右的出口貿易,且成為大陸最大的海外投資者。香港超過八成的製造業已在大陸設立生產廠房,港商在大陸的投資企業已達172,000多家,合同金額2,780億美元,占海外投資53%,實際投入資金1,122億美元,占海外投資57.4%,成為大陸沿海各省經濟的主要因素。

港台間的貿易往來,近10年來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巨幅增長。1987年台灣對香港貿易只佔台灣出口7.7%,到1995年已達23.4%,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香港及大陸又是台灣最主要的順差來源,近七年來,如無對香港及大陸的巨額出超,台灣的對外貿易,均將出現巨額赤字。

上舉這些數字,指陳一重要事實:經過近十多年的密切交流,兩岸三地的經濟發展,已形成一共同體,相互間的倚存關係正與日俱增。加入WTO後,由於貿易障礙與投資限制的解除,經貿關係將更趨繁密,1999年兩岸三地的國際貿易已接近一兆美元。外匯儲備三千二百多億美元,華人經濟圈也具有與北美、西歐及日本並駕齊驅的潛力。如能通力合作,以港台及海外華人積聚的資金,技術人才,管理能力和行銷管道,與大陸的人力資源及天然資源相結合,一方面組成巨型跨國公司,進軍國際市場;一方面合作開發自渤海到南海的海底資源,同時全力開發中國大陸西北及西南地下礦藏。不僅將為華人經濟圈的成員及東南亞華人資金提供最有利的出路,也將為整個華人經濟圈創造一廣大市場。〔註15〕

照大陸人口專家的預測,到公元2020年,大陸人口將達16億人。屆時如平均GDP能達到5,000美元(1990年幣值),僅中國大陸GDP即有8兆(8萬億)美元。加上港台二地,中華經濟圈在2020年的GDP將達到美國的2010年的水平。到21世紀中葉,華人經濟圈主導世界經濟的局面,將不再是一個夢想。

〔註1〕台北,《中國時報》2000年6月3日第3版。
〔註2〕紐約,《世界日報》2000年6月4日A1。
〔註3〕台北,《新新聞週報》第693期,2000年6月17日。
〔註4〕北京,《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6月12日版。
〔註5〕紐約,《世界日報》2000年6月10日第6版。
〔註6〕台北,《中國時報》2000年5月17日版。
〔註7〕江其務,《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金融發展戰略思考》。北京《財貿經濟》週刊,2000年4月份第16-19頁。
〔註8〕台北《中國時報》2000年6月19日第14版。
〔註9〕兩岸經貿的倚存度,見鄭竹園英文論文。 “Economic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Mutual Dependence and Conflicts” in Winstonl., Yangand Deborab A. Brown ed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Exchanges Conflicts and Negotiations, Center for Asian Studies, St. John's University: New York, 1999. pp. 63-84.
〔註10〕Wang, Zhi(王直)“The Impact of China and aiwan Joining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on U. S. and World Agricultural Trade;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on Analysis”, Technical Bulletin, No. 1858. U.S. Department of Agricrlture, Econoric Research Service. 1997.
〔註11〕同上
〔註12〕同上
〔註13〕同上
〔註14〕紐約《世界日報》2000年6月12日第1版 〔註15〕有關「大中華經濟圈」展,見鄭竹園著《大陸經濟改革與兩岸關係》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第331-3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