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和兩岸經貿

WTO與兩岸
湯紹成
(政大國際關係中心副研究員)


一、前 言

 繼今(二○○○)年五月份眾議院之後,美國參議院也於今年九月通過給予中共永久正常貿易法案,這使得大陸輸美產品享有永久優惠關稅待遇,結束了近二十年來,大陸每年都要受到美國國會以最惠國待遇的施壓,甚至以經濟制裁相要脅,期盼北京在奴工產品、人權問題、西藏與台灣等方面做出承諾,這對於中共而言,可說是對於他們加入世貿組織排除了最主要的障礙。

 依照各方資訊顯示,其中包括歐洲聯盟的輪值主席法國總統席哈克,以及美國貿易代表白茜芙等等都表示,兩岸在明年春天以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幾成定局。而我國中華經濟研究院以及美國花旗銀行的研究都指出,兩岸入世後,將會在第一年就增加雙方的國民生產毛額(GDP)各約一個百分點左右,意義重大。

 這將是兩岸關係一個新的開始,因為雙方都將面臨新的環境與新的挑戰,同時兩岸之間一個新的交往機制也即將形成。雖然WTO是一個國際的經貿組織,但基於兩岸這種特殊的政治糾葛,此次入會案的政治意涵也是十分值得重視的議題。

二、當前兩岸經貿關係在兩岸整體關係中的重要性

 基本而言,兩岸關係的內涵可分為政治、經貿與文化等三大部分。在政治方面,基於種種原因,當前兩岸是處於僵局的狀態,雙方「海基會」與「海協會」互不來往,至今尚無任何好轉的跡象顯示。在文化方面,當前雙方交流並不頻繁,對於促進兩岸人民良性互動的效果亦十分有限。再者,由於我方近年來積極推行「本土化」與「去中國化」的政策,比如教課書的修改,已由原本的中原史觀變成了當今的台灣史觀,導致兩岸漸行漸遠的趨勢日益明顯,而文化政策純屬台灣的內政,北京要予以直接影響,也缺乏著力點。

 雖然如此,當前兩岸在經貿方面尚有可為,因為雙邊的經貿關係甚為熱絡,台商在大陸的人數以及其投資與貿易的額度可觀,在此,北京方面可操作的空間頗大,台灣部分也有其相對的需求,因而這也凸顯了當前兩岸經貿關係在兩岸整體關係中的重要地位。

 依照陸委會的統計,在一九九二年時,我國的對外貿易順差,就已經與對大陸的順差相當,都是九十餘億美元左右。但是,到了一九九九年,我國的貿易順差增加為一百零九億美元左右,而對於大陸的順差則提升到一百六十八億美元。易言之,僅僅兩岸貿易單項的順差,就超過總外貿順差約六十億美元,若去除兩岸的貿易額,我國就要成為巨額的入超國,兩岸貿易對於我方的重要性極為明顯。

 再依照大陸的統計,至一九九八年為止,台商到大陸的投資的協議金額共計四百億美元,而實際到位的約一半左右。再加上私人匯款與電訊等等其他的費用,在這十年當中,大陸總共獲得台灣方面約三百餘億美元的挹注,對於改革開放的政策,助益匪淺。一九九八年台灣對大陸的進出口總額為二百零四點九九億美元,佔大陸外貿總額的百分之六,次於日、美、港、韓,位居第五。

 實則,除私人贈匯款外,若從行業類別觀之,台商對於大陸所提供的商機與資金,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因為,至今為止,台商的主要經營項目還是以勞力密集的產品為大宗,香港、韓國與新加坡、越南甚至日本等國家與地區,都是台灣強勁的對手。

 相反的,大陸的腹地與市場以及其相同文化背景的優勢,這對於我方而言,其可替代性相對比較低。幾年前政府積極推動所謂的「南向政策」,主張分散風險,並鼓勵台商到東南亞投資,但不幸導致台商重大的損失;相對的,自新政府上台以來,台商紛紛出走大陸尋覓生機,就是最好的說明。易言之,若從相互依存的程度來看,大陸失去台商所受到的損失較為有限,但台灣失去大陸商機所受到的傷害則要比較嚴重。

三、WTO對於台灣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國際的地位、參與以及其角色的扮演,是每一個國家的重要利益所在。長年以來,如何拓展外交空間,而近來所謂的「彈性外交」,一直是我方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依當前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觀之,我們只與二十九個黑、窮、小的國家維持正常的外交關係,而幾乎全部都是由我方提供各種實質援助,來換取對方的國際承認與支持。正式的國際組織,甚至像「世界衛生組織」(WHO)這種並非十分政治性的組織,我們都被排除在外,更遑論聯合國。相形之下,像世貿組織這種經貿的聯合國,對於我方積極拓展外交的政策,意義極為重大。成為WTO的會員,不但可以增進與他國的交往,我方的國際能見度以及國際地位,都將會有相當的改善。

 再依照當前的國內外情勢來研判,在內,陳水扁必須面對就職以來在野黨最大的挑戰,核四案繼續在燃燒,少數內閣岌岌可危,罷免案蓄勢待發,就算不成,這也會讓新政府顏面掃地。在外,美國新總統即將誕生,不論是高爾還是小布希當選,他們對於一個中國的原則以及兩岸應積極交往的政策,都將承續現任政府的路線,其改變的部分有限。

 對美國來說,將中國大陸納入世界的經貿體系,打開其市場,進而期盼加速中共的民主化進程,自然是美國的重要國家利益。在大陸進入世貿組織之後,其與美國貿易關係的改善,讓雙方都多所期待,諸如農業、電訊、零售與金融業等等,都將為美國的企業帶來無限的商機,相形之下,美方將會對於兩岸和平的期盼日殷。

 依照統計,去(一九九九)年大陸輸美產品約八百一十八億美金,而美國出口大陸則只有一百三十一億美金,形成中共將近七百億美金的順差,如何予以平衡,當然對於美國極為重要,以遵守智慧財產權的規定來要求,就是一個可行的方法,但是,中共方面是否忍真執行相關的法令,也還令美國多所懷疑。

 近日,美國何漢理(Harry Harding)教授又再度提及兩岸簽訂「暫時協議」(modus vivendi,其本意為:在沒有法律基礎之下的一種可以忍受的共同生活方式),以及以邦聯(Confederation)方式來共議統一的建議,這對於台灣的促談壓力將會增加,對於新政府而言並非利多。面對這種情勢,自然,陳水扁急需創造對他有利的條件以挽救頹勢,兩岸同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則可能成為兩岸化解僵局的可行方案。

 而唯一可以樂觀的外在因素,則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將在明年七月商討北京申辦二○○八年奧運一案,依目前的情勢觀之,北京申辦成功的機率甚高。若此,中共必將在往後的這段時間當中,盡量降低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以及對台使用武力的可能性,以免錯失良機。據報載,北京也曾確實向國際奧會表達在二○○八年以前不對台灣用兵,以表達申辦的誠意,這對於兩岸也可算是一項福音。

 此外,在台灣總統大選前不久,政府終於開放保險業赴大陸設置辦事處,這也是我方在第三產業方面對於大陸的一大開放,目前總計約四到五萬家台灣企業在大陸設廠。而國內各大航空公司也都在北京與上海設立代表處,並且也已試飛多時,對於試點與路線也已做好準備,華航更以華亞航空的名義,早在四年多以前就在北京設立分公司。他們表示,只要政府克服技術層面的問題,業者就可在一個月內直航大陸。同時新任經濟部長林信義也認為,兩岸經貿交流是無法阻擋的趨勢,大陸的商機稍縱即逝,政府將更加開放赴大陸的投資項目,由此可見我方對於兩岸交流日趨積極的態度。

 因此,若兩岸都能在近期內加入世貿組織,台灣自然可以順勢大舉登陸,期盼藉此實際善意的行動來突破僵局,而只要雙方代表正式開始諮商的接觸,就可被視為對等兩國論的具體實現,陳水扁政府自然可以此自得。若北京仍在一個中國原則方面不為所動,拒絕諮商與談判,台灣則可能藉此造成中共冥頑不靈的形象,以期博得國際同情,進而在兩岸的角力賽中得分。再者,依照WTO的規定,若以政治因素阻撓正常貿易,我方即可以要求該組織予以仲裁,具體將國際勢力引進兩岸糾葛,這將會增加我方的談判籌碼,對於我國的國際能見度也將有些許助益。

四、WTO對於大陸的重要性

 首先,台灣早在一九九二年《關貿總協定》的口頭與書面聲明中,與其他會員國一同接受了一個中國的觀點,當時台灣就已經被稱為「中華台北」,並同意將以「台澎金馬獨立關稅領域」的名義加入,在時間上則不得先於大陸。依照世貿組織的規定,所謂「關稅領域」是指在對外貿易關係以及相關事務,如知識產權以及關稅等方面享有充分自治的地區。由於港澳兩地區也是以類似名稱入會,因此,北京可將台灣視為與港澳地位等同,完全符合其「一國兩制」的政策,毫無台獨、一中一台與兩個中國的疑慮。

 但是,依照最新的報導,中共外經貿部長石廣生還一直希望台灣以中國一個關稅領域的名義入世,易言之,就是在上述台灣的入世名稱上加上中國兩個字。北京這種策略時有所聞,但是遭到美國的強烈反對,要能如願,可能性甚低。因此,是否這只是北京政府增加談判籌碼的伎倆?還是拖延戰術?令人懷疑。

 另外,大陸之所以遲遲未入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北京堅持要取得開發中國家的地位,因為這樣可以獲得相當多的優待。依照WTO的規定,開發中國家不但可以免除「幼稚工業」及「經常帳均衡」的限制,同時還可以不必要做出「相對的關稅減讓」。更重要的是,新的開發中國家會員不需接受GATT東京協議而立即減讓三分之一的關稅,以及可以有條件的接受反傾銷協定。還有,在最惠國待遇方面也有相當的優待,在對內與對外的關稅方面也有不小的調整空間,而且還可以用非經濟的考量,來面對外來的挑戰。

 相對的,台灣則是以已開發國家的身份入世,以上所述的優待,一概無法享受,因而將造成大陸可以對台採取比較積極的措施,而我方則在地位上先居劣勢,在策略上採取防禦措施的機會都會受到限制。

 再從兩岸的近況來分析,去年七月份李登輝所提出的兩國論,可說是近年來兩岸關係的另一最重大的挫折。而大陸各部門也積極檢討兩岸關係如此惡化的責任歸屬,北京政府的壓力日增,中共軍方的氣焰高漲,勢必要對此做出強烈的反應,兩岸軍機在海峽中線相遇,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好在九.二一大地震將當時緊張的情勢予以舒緩,不久,三月十八日陳水扁當選之後,雙方情勢又再度緊張,而五.二○的就職演說,則暫時予以緩和。在最近的雙十國慶文告中,陳水扁雖多次以「台灣精神」來包裝其台獨的意圖,而北京方面的反應低調,並未對陳水扁有明顯的強烈批評。可是,由各方的訊息指出,這種現象也意味著中共正積極在做最壞的打算,文字與口頭的批評已失去意義,而相對的各種軍事演習頻繁,尤其是沿海地區的防空演習,就是最好的說明。

 面對這種暗濤洶湧的情況,北京有關涉台系統的領導人勢必要有所作為,以便自圓其說並穩住陣腳。雖然,加入世貿組織對於中共而言,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因為大陸有許多的產業正處於萌芽期,諸如農業、紡織、汽車等民族產業以及第三產業方面,對外開放所造成的衝擊力量可觀,必須做好相對的因應措施,否則將因企業轉型而產生更多的失業人口,危害大陸的社會安定至鉅。依照北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估計,到二○○五年中國農業的就業人數將比一九九八年減少百分之三點六,相當於一千萬個職位,而汽車業方面則將減少百分之十四點五,即四十九萬八千個職位。此外,許多國有銀行的壞帳都相當高,在整頓的過程中,企業面臨倒閉的壓力很大。

 可是,若兩岸門戶開放,大陸得以巨額的經貿利益來吸引台灣,則可以扭轉兩岸漸行漸遠的趨勢,而WTO就為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誘因與條件。此外,經由一九九五/九六年對台的「文攻武嚇」,以及今年台灣總統大選前朱鎔基總理嚴厲的口頭威嚇:選擇台獨就是選擇戰爭,都造成相當的反效果,因而使得北京方面深刻體會到對於台灣人民的理解極為不足,才會造成對於台灣人民行為的過度反應。如何藉由接觸加強對台的瞭解,其重要性日益增加。

 而在世貿組織的機構當中,諸如部長會議、總理事會、各委員會議及貿易爭端解決機構等,兩岸都將派出代表參與,正是一個雙方接觸的良好機會。因此,中共在去年十一月與美國,以及今年五月與歐盟順利地達成了有關入會談判的協議,這讓人合理的推論,台灣問題也可能是北京在WTO談判中重要的考量之一。

 目前也有最新跡象顯示,北京對於入會好似未如以往積極,其原因就可能是尚未做好對於外來衝擊的周全準備。依照美國貿易代表白茜芙十月初的說法,北京是否願意致力於執行智慧財產權的相關規定,以及進行所承諾的市場改革一事停擺後,中共十四年以來入世的努力,嚴重受創。

 再加上台灣方面始終未對一個中國做出具體承諾,而台商的大陸熱又再度興起,因而時間已經站在北京這一邊,稍微予以拖延,似乎並非不利。但是,拖延入世也可能與中共高層的分歧意見有關,江澤民與朱鎔基主張積極入會,並盼藉此逼使國企改革,而另一部分領導人則有招架不住外來挑戰的擔心,寧願延遲入會。

五、兩岸對於三通立場的轉變

 此外,在兩岸加入WTO之後,對於台灣開放三通的壓力會增加,這已經是兩岸雙方公認的事實。直至近年來,中共一直期盼能以三通來促進兩岸關係,而我方則以「戒急用忍」予以防堵與抵制。當時,除了三通為大陸帶來巨額的經貿利益之外,以商圍政才是北京的最終目的。相對的,我方政府則將三通待價而沽,期盼能換取對等談判或放棄武力等政治利益。但是,由於時勢的遷移,對岸對於三通的態度反趨消極,而我方卻積極主動,其原因值得重視。

 尤其在我國總統大選期間,當各主要候選人都以促進三通為主要議題之一時,這就凸顯了一項重要訊息:兩岸雙方都明顯意識到,三通對於我方的重要性已經超過其對於大陸的意義。因為,兩岸經貿關係對台灣日趨重要,台灣內部三通的壓力也日益增加。今年九月中旬,在新黨立委鄭龍水的發起以及各黨立委的支持下,「立法院跨黨派大陸台商權益促進聯盟」成立,並以「全面三通、兩岸直航」為重要的訴求。

 因此,中共原本希望藉三通所獲得的經貿利益,以及進而達到促談的目的,如今將手到擒來。再者,三通對於香港也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初步估計將減少其三分之一的轉運業務收入,這對於回歸不久以及剛受亞洲金融風暴衝擊的香港而言,也是一記重擊,自然也必須予以考量,這更降低北京主動促通的意願。

六、結 論

 台灣加入WTO之後,現行兩岸經貿交流的政策,勢必一定要調整,其中包括台資登陸與陸資登台、人員互訪與貿易糾紛的處理等等。基於功能學派的理論,當兩個政治體的人員、物資與資金的交流越頻繁,雙方以武力解決爭端的可能性就越降低,這也未必不是緩和兩岸關係的一劑良方。此外,加入WTO意味著中國大陸的進一步向外開放,隨著中國逐步納入國際政經體系,其對外政策必將日趨理性化,國際的因素也將日益重要,即使北京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激烈改變兩岸現狀的代價,也就必須更加嚴肅的面對與仔細的估算。雖然如此,中共可以使用的方法尚多,對台雙管齊下,軟硬兼施。據報載,北京計劃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居民證」來取代現行的「台胞證」,也就是在我方久拖不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北京先發制人,願者接受,不願者拒絕往來。尤有進者,北京方面亦可與其邦交國協議,以此證來取代我國的護照,或給予持證者相對優惠。如此,這將造成我方民眾尤其是台獨人士內部的矛盾,再度激化統獨的對立。

 在另外一方面,北京也正提出具體有利於台灣人民的政策,諸如廣泛邀訪,協助台商解決切身問題,與建立兩岸互信機制等等,能讓台灣人民直接感受到北京政府的善意,以拉攏兩岸的距離。

 由此可知,當前我方的大陸政策,則可說是一廂情願,投懷送抱,姿態雖低,但無誠意,面帶笑容,口是心非,企圖陷中共於不義,而後強迫中獎。在此,WTO確實是可以使兩岸解套的可行性方案之一,這也是陳水扁重用世貿談判要角蔡英文的最重要考量,同時這也是後者毫不諱言的要以經貿為主軸以及建立兩岸安全網的主因。但是,我方也必須考慮,當大陸進入WTO之後,世界各國爭相搶食此一廣大市場,台商在大陸所面臨的挑戰將趨激烈,其優勢也將漸失。

 盱衡兩岸整體情勢,當前陸委會的大陸政策基礎薄弱,而主事者罔顧於此,只是一味向上架屋,其風險甚高。況且,面對兩岸即將進入WTO的新情勢,我方在兩岸經貿的總體優勢不斷流失,因此期盼主管當局,一方面不要再有刺激中共的脫線言論,另一方面要更積極主動的表現改善兩岸關係的誠意,從承認自己是台灣的中國人做起,重新創造兩岸雙贏的新契機,才是治本之道。

 在美國新政府上台後,其對大陸政策雖然不會有基本上的改變,但是,基於現任政府對於中共加入WTO的善意,美國積極交往派的勢力將大於圍堵派,再加上入會後,美國與中共之間的經貿關係勢必更加緊密的影響之下,台灣的自主性就會受到壓縮,短期間可能還不會出現明顯的徵兆,可是長遠觀之,我方對於美國的地位與價值,必將會大打折扣,期盼新政府能認清當前國際與兩岸局勢發展的主流,積極打開兩岸之間一個中國的心結,為我們創造一個平坦與光明的前途。

 最後,我方政府還是應當積極加強美台在亞洲的戰略意義,藉WTO來改善與美國的經貿關係。同時,我們也可以藉由兩岸在WTO的地位,一方面改善與大陸的關係,另一方面,還可以作為美國企業進軍大陸的跳板與夥伴,在兩岸以及中、台、美的三角關係當中,發揮關鍵媒介的影響力,這未嘗不是我們理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