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江會:平淡中見真章

陳毓鈞
(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一、布江會之真實意義

今年二月美總統布希訪華,除邀請中共國家副主席胡錦濤首度訪美外,也邀國家主席江澤民訪美。由於布希上任後已訪華二次,但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的江澤民在布希任美國總統之後尚未訪美,而且江澤民當時已被視為將在秋天舉行的中共十六大交卸總書記一職。因此,美方期盼江能在此之前訪問美國以作為對美國國家元首訪問中國二次的一種回訪。恰巧今年亞太經合會在緊鄰美國的墨西哥舉行,也就促成了江澤民先訪美後參加APEC的領袖高峰會之行程,同時亦是江澤民在明年三月辭卸國家主席之前的最重要也是最後一次的訪美之行。

江澤民這次訪美是屬於「工作訪問」而非「國事訪問」,後者一定要訪問首都而前者就不一定。江行前,國內媒體十分關切布江會是否會有「第四公報」或「聯合聲明」之發表。事實上必須指出的是,「聯合公報」是兩國之間為了解決重大問題或者要突破難題以立共識才會為之,而「聯合聲明」之發表通常是屬「國事訪問」範疇。所以這次布江會後就是用例屬「工作訪問」的面對新聞媒體方式為之。不過,布江會挑在布希私人的克勞福農莊,就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除了顯示布希對江澤民的禮遇與親近關係之外,尚有:(一)表達謝意,因為中美軍機擦撞事件最終得以順利解決,911後,北京支持反恐並配合美國作法;(二)在中共內部,江是比較支持與美國維持友好穩定關係的領導人,華府盼江繼續運用其影響力使胡錦濤持續此一友美路線。

另外,江挑選休士頓進行訪問則有另一層的政治深意。一九八九年,老布希接任總統那年,北京發生「六四事件」,促成江澤民接任中共總書記。在中美關係最困難時期,老布希堅持持續給中國最惠國待遇。這一點,北京是十分感念的。江除參觀老布希的總統圖書館外,也和老布希用餐,親切融洽,在在展示中共外交的一個特點:重視老朋友,不忘老朋友。

二、恢復國防諮商,強化戰略對話

布希陣營在總統大選時的中國政策態度與主張早已引起北京關注。布希就任後,其內部立即展開對華政策之辯論,其重心在於中國到底是朋友還是敵人?要圍堵還是合作?是威脅還是機遇?就在政策辯論尚未定案之際,中美軍機擦撞事件發生,雙方互不相讓,氣氛僵硬,關係幾降至冰點。在鷹派國防部長倫斯斐主導下,中美軍事交流停擺,原先排列計畫幾遭擱置,兩軍關係緊張為柯林頓以來之最。

911事件發生後,北京於第一時間內表達同情並譴責國際恐怖主義。接著北京在聯合國和上海APEC會議大力支持反恐決議,也配合美國進行阿富汗戰爭,博得美國好感,使中美關係得到改善。布希同學也是美國駐華大使雷德就公開表示:911之後,使美國認清中國不是敵人。國務卿鮑爾也宣示中國是朋友不是敵人。被視為強硬派的副國防部長伍佛維茲、副國務卿阿米塔吉、助理國務卿凱利都已相繼訪華,這些都顯示兩國和兩軍關係都已重返正軌。在江訪美之前,中美已逐步恢復軍事交流。江訪美之際,美國防部主動宣佈願與北京進行「戰略政策對話」,恢復國防諮商。

布江會前,國際社會的兩件大事為伊拉克和北韓問題,而這兩件事都與北京有密切關連。美英兩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提案攻打伊拉克一事,就需北京的支持,至少是不會阻撓反對。事實上,北京在原則上是反對動武,主張政治解決,但在言詞和姿態上就不若俄、法那樣強硬,比較講究技巧,很給華府面子。至於北韓擁核危機,中國更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和平解決問題夥伴,因此冷戰後北京是平壤最主要的盟邦。布江會著重這兩件事之討論,自是美國有求於中國。

在其他具全球性戰略性質的議題上,如禁止核技術擴散問題,禁止生產大量殺傷性武器(如核武、生化武器)、恐怖主義問題、環保生態問題、印巴核危機問題、導彈技術管制問題、全球金融經貿問題等等,北京的影響力愈來愈大,要處理這些問題,若美國沒有獲得中國的協助、配合,那是不能想像的。美國軍方人士甚至認為,就因台海深具戰爭危機,中美之間更必須加強軍事交流,以避免誤判。

三、密切經貿關係,拉近兩國利益

一九七○年代末期,鄧小平進行改革開放,當時中美兩國的貿易額不到十億美元,如今已達九百億美元以上。柯林頓上台後,美國放棄「六四情結」,全面正視中國的經濟改革,將人權和貿易脫鉤,支持中國加入WTO,最後並通過中美之間的「永久正常化貿易關係法案」取代「最惠國待遇法案」。目前,美國已成為中國大陸最大外資國,美國五百大企業已有三百多家在中國投資設廠,美國已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況且這種緊密經濟關係還不斷在強化之中。還有,大陸加香港所擁有的美元外匯已超過三千億,更是美國所不能忽視的。

百多年來,美國的對華政策一直具有「門戶開放」的色彩,就是說要透過商貿關係使中國開放更多管道,進而影響並改變中國。二十年來,中國大陸吸引外資六千億美元,這些投資已創造了百分之五十點一的中國外貿產值,亦使中國產業結構的私有化不斷向前,市場經濟規模持續擴大。民主政治、市場經濟、戰略安全構成美國後冷戰外交三大主軸,大陸擴大市場經濟運作是符合美國重要利益的。現在,中國已加入WTO,未來必將在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宗教、環保、科技等各方面作出更多調整改善,走向國際化、全球化。易言之,經濟自由化往往導致政治自由化,同樣是美國的中國政策的目標之一。

北京對自身的經濟成長頗有信心,亦理解美國以資本主義立國重視經貿利益,江澤民在德州農工大學的講演中特別說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不斷擴大,希望早日實現三通;又說中國早日和平統一,將使美國在台灣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都是針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利益而言。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包道格上任後十分關切直航問題,更直言台灣經濟有被邊緣化的危機。坦白說,他的看法基本上代表美國政府和美國企業界的主流意見,台北當局若在這一點上認識不足以及處置不妥,勢將損害到台灣人民的利益。

四、台灣問題得分,江澤民大功告成

今年五月初,胡錦濤訪美,美國給予這位新領袖充份的禮遇。在台灣問題上,副總統錢尼向胡表示:不支持台獨、不鼓勵台獨勢力發展,堅持一中三公報。五月中,被視為台北密友的國防部副部長伍弗維茲甚至四次表示反台獨立場,一次說不希望看到台灣從中國分離,一次還說反對台灣獨立。北京對胡訪美的成果是感到滿意的,而中美關係在胡訪美後亦逐漸升溫,美國對台灣問題的表態也可以說是布希上任以來之最令北京感到放心。

照理說,江此次訪美,應是禮貌性的回訪,不在於對重大問題有所討論,例如台灣問題。不過,陳水扁的「八三講話」卻令北京不滿並提供再度向華府表達關切台灣問題的機會。另外,布希政府對阿扁談話亦感到意外、不滿,雖經台北派員解釋,但仍放心不下有所保留。既然江澤民要表達對台灣問題的關切,布希便可順勢而為向北京表態,並提醒台北不要誤判美國的兩岸政策。

布希上台後對中國改採強硬政策,尤其軍機擦撞事件之後,江澤民的友美政策曾遭中共內部一些人士批判,但他仍主張穩定中美關係十分重要,終使布希政府感受深切,華府一些鷹派人物亦有所轉向。布江會後的記者會上,布希當著江澤民的面前,首度表達不支持台獨並希望兩岸進行對話,可以視為江訪美的一大成就,況且強硬派的副總統錢尼已接受邀請,明年春天將訪中國。所以,江澤民回國後,已可告慰自己以及黨內同志了,也為他主導的友美外交劃下漂亮的句點。

江行前,錢其琛表示可用「兩岸航線」定位兩岸直航性質,又說此不涉一中問題,已在美國引起良好反應。江澤民訪美時接力推銷,石廣生在APEC也力促三通,這種彈性且高明的策略之運用,實際上是針對布希政府,展示北京是合理而且可以妥協的,如同北京不反對李遠哲代表陳水扁出席APEC領袖會議如出一轍。此外,過去北京一向堅持大陸沿海部署飛彈問題是內政問題不容討論。但這次布江會上,兩人則論及了這一敏感議題,顯示北京態度上的敢於彈性務實,值得重視。總之,布江會雖是平淡溫馨,卻也包含實質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