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善意回應論」可以休矣

王慧琴


近期以來,台灣當局某些人及其輿論工具發明了一種新論──中共「無善意回應」論。這是繼「統戰陰謀」論之後又一時髦論點。什麼「大陸無善意回應」,因而「政治接觸的時機未成熟工商界冷卻大陸熱」等等不一而足。該論企圖製造一個印象:在兩岸關係中,台灣當局積極主動,大陸則缺乏誠意。

其實,人們若稍加思索,該妙論的真實用心便一清二楚了。

在統一祖國的偉業中,台灣當局舉措如何,人們自有公論。1979年,祖國大陸首先提出了和平統一方針。之後又提出「一國兩制」統一方案和一系列有關建議。這一主張和建議得到了兩岸人民和國際社會普遍歡迎,使兩岸關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台灣當局對此持什麼態度呢?是堅持「反共拒和」,以「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作為回應。八年之後,儘管在譴責聲中開放了探親,邁出了有益兩岸關係的步子,但「反共拒和」的基本立場不變,敵意不消,導致島內官怨民怒,海內外批評之聲四起,廣大台胞衝破封鎖,打破禁區,接踵來大陸者不絕於途。

為了維繫民心,穩定政局,爭取輿論同情。台灣當局在內外壓力下,對大陸政策作了策略性調整,以微步放寬民間限制作妝點,向大陸討高價,力圖將國家統一問題長期拖下去,並將責任推給大陸。郝柏村曾直言不諱地指出,調整後的大陸政策是「很重要的一個主動性大陸政策」,「過去大家都說我們太僵化,現在……可使我們在國際上站在主動地位」。「無善意回應」論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籠的。

如果說往常掛在官方嘴上的「統戰陰謀」論已不足掩蓋其僵化被動處境,並由於用得過濫而失去使用價值的話,那麼這一新論,則力圖彌補不足,變被動為主動。

其一,口頭上宣示兩岸「全面開放」,建立「雙方對等的溝通管道」,但前提條件使大陸無法接受。如不接受,便扣上「無善意回應」的帽子。李登輝就職演說中提出的「三條件」即屬典型例證。共產黨若接受這些條件,結果必是共產黨放棄領導,大陸改變,令「一國兩府」成為國際上的合法事實。台灣的執政者明知共產黨不能接受,偏要拋出來,其用心只能是將責任推給對方。

其二,口頭上亦主張兩岸互動,若落實於行動,則要「求你大動,我小動;你先動,我後動」,按照台灣當局的意願動。對於這一點,他們自己並不掩飾。他們說,在兩岸關係中「不能一廂情願」,「每一項舉措都須待中共有善意回應以後再考慮跟進下一步政策」。換言之,要求大陸先做出讓步,然後「依其表現而定」。至於大陸的「表現」,自然是「無善意」了。

其三,依據當局自身利害關係「冷卻」兩岸關係或進行報復。中沙建交後,台灣官方聲言「對大陸熱降溫」,以及今年7月「冷卻」工商業與大陸經貿關係的決定,其藉口就是如此。

「統戰陰謀」論以歪曲中共的對台政策為手段給共產黨抹黑:「無善意回應」論以不合情理的要價為條件往自己臉上貼金。「兩論」的發明者們希望發揮異曲同工之效,其實質卻一樣,不戳自穿。

就在該論出籠不久,輿論界就指出是「舊戲新唱」。有位台灣學者更一針見血地說:「無善意回應」論「成為政府為大陸政策的進退進行辯護的依據。以開放民間權力這樣低層次的作法要求中共能改變其高層次綱領,政府能得到中共什麼回應,不必想就已知道。」事實恰恰如此。海峽兩岸哪方促進統一,哪方拖延阻擋,人們有目共睹。

真戲不必假做,假戲難以成真。「無善意回應」論可以休矣。(原載《人民日報》海外版1990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