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會安倍:中日既合作又交鋒

李中邦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


中國跟超大國美國、歐盟等先進國家,還有非洲、亞洲的開發中國家,這些年皆已強化了全方位的領導人外交,其中在大國裡面,唯一中斷了領導人交流的是日本,所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4月11-13日的訪問日本是東亞的大事(到日本前先訪問了韓國,但外界矚目的焦點幾乎全在訪日)。因為日本前一任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而中斷了五年的中日領導人互訪,經過去年十月安倍首相的「破冰」訪問北京,雙方表達意願,中日政治關係由「政冷」轉為「政暖」,再透過這次溫家寶前去東京「融冰」,與安倍會談等,確認建構具體的「戰略的互惠關係」,那麼,與大國間唯一較晚的日本邁向重建關係和領導人互訪,算是樹立了一個新契機。

環保、能源廣泛合作

坦白說,中日間文化與人的交流以遠遠超過政治接近的速度一直在進行。日本與快速成長的中國,經濟的相互依賴一年年加深,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新經濟成長戰略」評估「十年後日本的GDP規模會被中國追上,讓出第二的位子」,這表示中日是有很大的合作空間的,因此對雙方都有利的領域,就會有具體的進展。在「中日共同聲明」中,為了建立「戰略的互惠關係」,中日未來將定期舉行高層經濟對話(今年內在北京召開第一次會議);盡早實現海軍互訪,搭建國防部門聯絡機制;醫學合作(新型流感、癌症);提高運用、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水準;金融及金融監督的合作等等很多項目。

「環保共同聲明」,合作防止河川、湖泊、海洋的污染,特別是渤海、黃海、長江流域的水質污濁;合作建設、擴充青島等循環經濟模範實驗區;合作整建酸雨、黃砂監視網,日本技術移轉火力發電的脫硫、脫硝等技術共十項。

「能源共同聲明」,日本擁有最尖端的省能源技術,能源利用效率也是世界最高水準,而中國亦將省能源作為能源安全、經濟發展、環保的基本政策,兩國強化這方面的合作具有極重要的意義;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與日本經濟產業省會研擬「推動中日省能源、環保生意計畫」的備忘錄;日本今後三年提供中國政府相關部門三百人的省能源政策研習;中日在火力發電、核能發電、新能源及再生能源等方面合作。

雖然日本媒體傳說,日本企業對提供省能源技術,反應有點冷淡(其實是小器,不願技術外流),「小東西還好,大的是不行啦」,似乎只想給一些次級的技術,不過,有總比沒有好。

台灣、東海油氣田問題交鋒

當然,中日間表面氣氛良好,檯面下還是有些議題激烈地角力。其調整、協商最困難的部分是台灣問題和涉及實際國家利益的東海油氣田開發。

儘管在溫家寶和安倍的會談中,安倍表示了(日本)「不採取兩個中國的立場」、「不支持台灣獨立」,並強烈期待兩岸重開對話。然而,當中方要求日本在共同聲明裡寫明支持中國的立場,骨子裡是「親台派」的安倍,「顧慮到日台的友好關係」而閃躲掉了。日方當初對會談提及台灣問題是頗為抗拒的,只是中國同意了協助解決日本很在意的「北韓綁架(日本人)問題」,作為一種交換,日方就重申「堅持(一九七二年)中日共同聲明」等三項文件做回應〔注〕。

從上次安倍訪中到這次溫家寶訪日,兩次的「共同聲明」,關於台灣問題日本都避開「明文化」,讓中國一時尚未能得分。很明顯的,日本依舊想在台灣問題上耍花招、利用台灣牽制中國。但中方還是有牌可使日本不願碰的部分,必須遵循原先已有的三項文件。

而日方所重視的開發東海油氣田的進展,日本仍想撈便宜,執意要將(日本片面規定的)「中日中間線」附近的春曉等四個油氣田寫明共同開發。但這方面換成是中國不讓步了(中國本來就不應該讓步,那在靠中國的一邊,況且中國主張的「中間線」在琉球海槽附近,必須堅持本身的立場),只寫下可具體設定共同開發的目標時間(今年秋天),而「在雙方都可以接受比較廣泛的海域進行共同開發」所反映的是中方一貫的主張。

用歷史回敬日本

領導人會談,有攻有守是必然的,一些問題也不必急於馬上得出結果。而這次溫家寶的訪日活動中,最精采的要算是溫家寶在日本國會(參眾兩院)的演講了。近年日本在歷史問題上非常不安分,而溫家寶也打歷史牌,而且打得很漂亮,以綿延千年以上的中日文化交流來談歷史,「自秦漢以來,種稻、植桑、養蠶、紡織、冶煉等生產技術相繼從中國傳到日本,漢字、儒學、佛教、典章和藝術也為日本所吸納與借鏡。日本先後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對照近代日本是如何對待中國的。

日本明治維新、與西方列強並列之後,中國是受日本侵略之害最深的國家。而在中國抗日激戰期間,出現過共軍聶榮臻元帥在戰場上救助日本孤兒美穗子,並設法把她送回到親人身邊的故事。日本戰敗,在交通不便、物資極度匱乏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全力幫助一百零五萬日本僑民平安返回家園。對照未被日本進兵侵佔任何一塊領土,卻抓了數十萬日本軍人到西伯利亞做苦力,又拿下庫頁島、北方四島的舊蘇聯--今之俄國,再映照日本右翼這些年的醜化、敵視中國,日本豈不汗顏?

溫家寶說「中日兩國友好交往,歷時之久、規模之大、影響之深,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是罕見的。這是我們共同擁有的歷史傳統和文明財富,值得倍加珍惜,……為了友誼與合作,需要總結和記取不幸歲月的歷史教訓」。前後很技巧地揉合了一項項歷史事實、小故事、日本民間人士的真實感受,軟硬兼施、不著痕跡的提醒日本,這確實是上成之作。

誠意有溫差

溫家寶訪日之前,大陸中央電視台在大型電視雜誌「東方時空」,連續三個星期播出「巖松看日本」特別節目,廣泛介紹多元的歷史認識、高齡化社會、防災、環保等主題,並採訪了安倍首相夫人、前首相中曾根、《讀賣新聞》集團會長渡邊恆雄、歌手濱崎步、藝人木村拓哉等,無論是不是刻意的,都足以展現中方有意營造友好氣氛,釋出善意。

相對的,《讀賣新聞》在一篇介紹溫家寶總理的報導中,說溫家寶是「平民總理」、「在庶民裡是最受歡迎的」、十幾年在甘肅省做地質調查而「經歷過極困難的環境」、勤於到各地方視查……等等,然而,卻在後面意有所指提到溫家寶當年以四十四歲的年齡即做到黨中央辦公廳主任,在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幾任總書記下面服務。而在政爭中,胡耀邦、趙紫陽先後下台,溫家寶竟能保住職位,以致後來坐上總理之位。旁邊還刊載著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九日趙紫陽在天安門廣場手持擴音器向學生講話,溫家寶就站在後面的照片。明眼人一望就知其言外之意。

四月十二日,印度射程三千公里的中程彈道飛彈「火神三號」實驗成功,日本媒體立刻加油添醋,替印度強調可射到北京、上海,技術和中國差距有限,這究竟是什麼居心?由日方這些小動作,不難體會日本的誠意有多少!

上海-羽田直航對台灣是諷刺

中日間的確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慢慢「喬」,包括敏感的東海油氣田、台灣問題、北韓綁架問題、日本欲進聯合國安理會,而另外有一項,如果從台灣的角度來看,不知台灣領導人會作何感想?那就是中日在談開啟上海虹橋機場-東京都羽田機場的每日直飛班機。這兩個機場本來都是飛各自的國內線的,現在雙方基於兩地來往的人次大增,於是要談兩個機場的直航,一天二~四班往返,如果能談成,上海-東京間就可以一日出差來回了。「原則上」那不叫國際定期班機,而是使用包機的形式,但實質上就是國際定期班機,預定今年內開航。

由於日本羽田機場就在東京都內,不像日本大門的成田國際機場在千葉縣,距東京尚有約兩個小時的車程,因此旅客如果能利用羽田機場,其實是比較方便的。台日斷交又復航後,從七○年代後期,經過八○、九○年代到本世紀初,台灣的華航因有國徽,日本不允許在成田機場起降,只能使用羽田機場,但這政治因素反而因羽田機場交通便利佔了便宜,加上那時台灣經濟不錯,台北(桃園)-羽田航線是黃金線,讓航空公司賺了不少錢,可是,政黨輪替之後台灣經濟沒進展,甚至下滑,數年前台灣的航空公司都不得再飛羽田機場了,而改飛成田機場。

如今中國和日本經貿來往熱絡--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對手國、日本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對手國,於是基於經貿熱、人員交流旺,中日要開闢上海-羽田航線(取代從前的台北-東京線?),這對台灣是不是有點諷刺呢!

溫家寶拉台安倍民調!

有趣的是,上台後因閣員失言、「政治與金錢」等問題,民調直直落的安倍內閣,在溫家寶訪日之後,好不容易首次止跌回升,支持率增加了百分之四點三,達到百分之四十四點二。顯示溫家寶的到訪,改善了中日關係,也帶給安倍內閣加分的效果。

而溫家寶剛結束訪日之行,繼之在東京舉行的「中日韓賢人會議」,與會的保守派大老、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建議「中日韓領導人會談應例行化」、三國為「形成東亞共同體,必須加強合作」,並高度評價了之前的安倍訪問中、韓,以及這次的溫家寶訪日。

中日既是冤家也是夥伴,所以有交鋒也有合作,可是他們唱什麼戲,扁政府都靠邊站。

〔注〕另兩項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一九七八年),內有規定互不侵犯領土、主權;「建構友好合作的夥伴關係」(一九九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