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


不出本期刊出石之瑜先生的大作預言,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北京必然盯緊華府對台政策表態的方向與力道,時時叮嚀,敦促行動。」七月二十六日報載北京國台辦陳雲林、周明偉已不著聲色在陳水扁的祕書長邱義仁往訪當天飛離華府。華府成了兩岸統獨的角力場。美國在這場角力中究竟做了什麼樣的政策表態,孫揚明先生就近年來中美關係的發展做出分析,而認美國總統從不支持台獨到「反對台獨」說法的轉變,有其與北京關係朝正面轉變的意義。

本期社論評公投與台獨,指出台灣光復後美國曾有運用公投出兵干預台海的意圖,而今時移勢異,美國有了不同的利益考量,而出面干預反對陳水扁這一場公投鬧劇,「這表示著依賴美國台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鬧劇歸鬧劇,陳水扁這一動作自有其「合理的核心」,此即本期吳昆財先生大作指出的,是他應付林義雄的伎倆。

李壽林先生大作則在三個李登輝日本極右軍國主義「朋友」看台灣公投的言論中,看到陳水扁公投後面的日本殖民主義幽靈,而指出一切台獨運動皆有日本軍國殖民復辟之陰影存乎其間也。

諍社諸學者為公投議題在七月初舉辦一場座談,參與座談的憲法學者蘇永欽將公投與中華民國憲法中明文的人民「創制、複決」權有所釐清。本期特將座談紀錄整理刊出。

香港回歸後,七月首次出現五十萬人上街的遊行,主事者以反對二十三條為號召,實則依本期刊出戴耀廷先生的分析,有對當今香港經濟的不滿,有對特首的不滿,藉著反二十三條全宣洩出來。

紀欣律師從法律層面看二十三條,指出比起他國的國安立法,二十三條並無特別嚴苛之處,何以造成這樣大的風波,主要還是港人不滿經濟衰退,個人財富大幅縮水所致。紀律師在大作中指出,一般人看不到回歸前港英政府有意掏空,看不到九七年回歸才幾個月後的亞洲金風暴,也看不到大陸經濟快速崛起對香港經濟的衝擊,只一古腦將責任歸在特區政府身上。至於政治改革與普選訴求,儘管提醒港人回頭看看英國殖民時期自己所享政治權利,大作中仍語重心長的籲港府仔細聆聽民意,儘速檢討未來政制發展。

大陸民間僱船登釣魚台遭日本軍艦攔截而被迫折返後,網站上議論紛紛。兩岸人民的保釣愛國運動終於合流了,故本期轉載兩篇,一未署名網友主張不要總是把眼光放在台灣與美國,而應當以日本為目標。一名「江蘇小子」的網友,則提出幾點具體又馬上可以實施的對策供兩岸當局參考。

本期稿擠,楊開煌、吳天威等大作移刊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