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經濟圈的構想質疑

顧壽恩(印地安那大學榮譽教授)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及關稅貿易總協定等體制相繼建立,旨在推行世界普遍的商品資金自由流通,但以各國經濟背景與發展情況不同,尚難達成願望。乃有不少區域集團的出現,以適應鄰近國家的地緣需要。歐洲共同體溯源於1930年代,經逐漸擴張,現包括12個國家,除揚棄相互間關稅障礙外,並推進資金人員技術的流通,經濟金融政策的協調,乃至對外關係的統籌規劃,具有相當成效。北美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甫於月前確立自由貿易協定,將來可能擴及南美國家,蔚為雄厚的經濟集團。在東亞方面,早於1967年設有東南亞聯盟。由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印尼、汶萊等國家組成,但因維護個別經濟利益,競爭激烈,尚未能實現區域內自由貿易。近有不少台灣及海外學者倡議建立大中華經濟圈,就其人民具有眾多中華血緣文化背景的國家地區,協作共求經濟的發展,其主旨自無可厚非,但在當前國際關係錯縱的情勢下,在實際上是否可行,有推進的必要,值得詳加研討,以利決策。

大中華經濟圈的範圍及功能尚無定論。廣義的解釋:除台灣香港澳門與中國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外,經濟圈尚包括有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乃至菲律賓、印尼等國家。這在筆者看來,殊不易行。因為新加坡等國均系東盟成員,具有密切的地緣關係,自不願脫離東盟而參加大中華經濟圈,再則它們境內雖有眾多華僑掌握經濟實權,但須與其他民族融化,共求經濟的發展。大中華稱號有大國沙文主義的徵象,這些國家如加入經濟圈,難免有受中國主宰的疑懼。第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曾有大東亞共榮圈的號召,冀以控制東亞地區,新加坡等地人民深受創害,記憶猶新,當不會進入另一個經濟圈。而且近來歐美有不少野心政客和御用學者,正鼓吹「中國威脅論」,如倡議組設大中華經濟圈,更足以激起「黃禍」的叫囂。目前所可盼望的是由東亞及東南亞地區國家協商先行減除關稅,奠定自由貿易基礎,增強對歐亞經濟集團的競爭力量。

擬義的大中華經濟圈,其成員限於中國及台灣港澳地區,筆者認為無此必要。香港與大陸經濟關係目前已甚密切,香港居民食品飲水須賴大陸供給,企業在大陸設廠,利用當地低廉人力原料加工製造,主導旅遊、航運、地產、行銷等產業,投資為各國之冠,獵獲巨額盈利。同時,大陸對外進出口商品,大量經由香港轉運,並從香港取得新興技術與金融信息,帶動國內現代化經濟的騰飛。此種港口與腹地關係,唇齒相依,共圖經濟發展,無可置疑。澳門有此類似情形,祇是影響幅度較小,它們打1997年及1999年先後回歸祖國後,更將與大陸在經濟上聯成一體,興衰共享,殊無再組設大中華經濟圈機構的必要。

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原具有高度的互補特質,由大陸的豐富天然資源人力與台灣的雄厚資金技術結合,當可共趨繁榮。近來海峽兩岸經貿交流活動漸形增繁,大陸已成為台灣商品出口的主要接納地區,台灣廠商為挽救境內的衰頹情勢,紛在大陸投資,最近在合作領域、地區分佈,及技術層次方面逐漸提高,祇是政治上仍多阻礙,台灣當局對與大陸直接通商、通郵、通航持續拒予承諾,採取降溫的政策,使兩岸交流顯示異常的單向性與局限性,阻滯雙方經濟的發展。今如提出大中華經濟圈,仿照歐洲共同體或北美自由貿易區體制,由各主權國家締結協定,推行經濟合作,不可能取得中國政府的承認。蓋以台灣系中國的一部份,為兩岸共識,中國現雖不能在台灣行使治權,但主權統一,不容分裂。當前的問題基本上是如何解除海峽兩岸政治對話的障礙,在一個中國前提下,共圖經濟的發展,另冠以大中華經濟圈結構,殊無必要。

為求兩岸關係的實際進展,筆者認為可採取下列步驟:首先加強經濟合作,實行三通,取消相互關稅,增進商品資金人員技術的雙向交流。其次經濟整合,即由兩岸推行經濟財政政策的協調,貨幣金融的共同規畫,最後進入政治上的和平統一。這樣,兩岸關係發展的三部曲,如能持續履行,整個國家經濟當可取得迅速的進展,蔚為東亞中心。

過去將近半世紀,每逢「9」的年份,中國發生重大變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9年大躍進運動失敗,開始鮮有的大災害,1969年文化大革命趨於高峰,1979年推行改革開放,1989年發生六四天安門事變,1999年港澳完成回歸祖國,希望台灣亦能與大陸實現或接近統一,中華民族堅強地進入21世紀,謹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