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財經改革的戰略

翁啟元(華盛頓華夏戰略研究會)


推動改革要講究戰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到了近年來已達到一個快速的高峰階段,去年今年經濟成長均在12%以上,快速產生高熱帶來許多問題,如通貨膨脹、貧富兩極化、社會混亂、貪污橫行等等,雖然如此,經濟短期內,看不出有慢下衰退跡象。何新先生在《海峽》12月份上表示有「金融崩潰的可能」,無獨有偶,11日筆者參加馬利蘭大學主持的一個有關中國經濟前途的學術會議,會中學者專家不少在中國有「實戰」經驗的,他們一致樂觀看好中國,但也提短期內有金融財政危機的可能性「茲事體大」,中國當局不至於不知,預備在明年初推出的財經改革方案,應該就是針對這種情況的政策。財經改革干涉許多勢力集團和個人的利益,現在大陸上中央財政失控,諸侯經濟盛行,在兩極分化下,中央威信已大不如前,照以前幾年的例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令人憂慮的是,這次改革政策關係重大,但是否能推行到低,是個疑問。中共自建朝以來,幾次政經大變革,雖然有的成果不佳,但是推行起來,卻從上到下,遍及全國各階層,得心應手,除了當時的政治體制外,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政治領導人講究包括樹立中央威信,統一思想等的「戰略」,筆者因此認為此次財稅改革的成敗關鍵,除了擬定完善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推行起來要講求戰略。

統一思想──是「機不可失」還是「泡沫經濟」在改革開放期間,對經濟發展應採取的速度一直存在著慎重慢步和大膽快速的兩種主張,前者有物價平穩、社會安定等的好處,但是自從中國走上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經濟的變化已非完全主觀意志所能輕易控制,近幾年來,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西方經濟長期蕭條和工業老化的對照下,大量的港台和美日資本被中國這個有活力和廣大的市場所強烈的吸引,若以「爭先恐後」來形容他們湧向中國包括港台的情形,一點也不為過,筆者看來,中國目前的混亂,可以在百年前歐美日資本主義發展最快時,找到借鑒,所以不足為奇,中國的開發地區和上市股票在中國現有資產中所佔有限,所以既使炒過熱了,也不過是快速發展下高熱產生的泡沫,不必太過憂慮。對中國來說國際正處於原料價格低落,各國競相突破圍堵封鎖的密約,向中國推銷優良機器技術,加上這些挾帶技術管理的大量外來資本,正是中國近百年來難逢的一個契機,即是利用這強勁東風張帆快駛,把中國在短期內建設成現代化國家最佳機會。總之,筆者認為從西方國家經驗來看,印證以中國輕重工業和能源交通等部門的穩定發展,中國經濟雖有過熱現象,但由於股票地產交易量太低,不能算是泡沫經濟,也不能因此對這現象抱以輕心,總而言之,主要要統一思想「機不可失」。

增強中央的威信

據聞此次財經改革重在稅收方面,以消除中央財政失控局面。古今中外沒有人是十分樂意交稅的,所以改革會有阻力是可預期的,美國這國家雖是因拒交茶稅起而獨立建國,但是兩百年來卻是認真收稅,歷史上不乏收稅而出現大軍鎮壓場面,近代終於建立中央強有威信的收稅機構,主要是用兩個方法,其一是建立政府特別是稅務人員清廉守法的形象,使老百姓信服,其二是給予美國稅務局在法律的權力上有特殊的地位,使老百姓聞風生畏,稅務機構不必充分證據可以先行查封財產,凍結資金,逮捕人犯,美國人民因此不怕官不怕警,卻是提起稅務員談虎變色,因此敢於玩法逃稅的比例上還是比較少,應該在此指出貪污腐化,是經濟發展的敵對性矛盾,主要是貪污腐化,一定和盜賣公產、資金外逃,息息相關,最後造成資本大空洞,而經濟崩潰,中南美洲的一些國家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就是好例子,因此在財經改革中,必須重點捉腐懲貪。輔以有力稅務機構以樹立強有力的中央威信。

消除群眾的疑慮

財經措施要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就一定要消除群眾的疑慮,稅收不僅是要涓滴歸公,也不是讓政府去廝養冗官廢員和揮霍浪費,如公款吃喝,旅遊出國等,筆者認為除法令規定外,可以採取分層負責,督察單位審計,和加強人大政協等的監督作用,為了取信於民,得到輿論支持應法律規定教育支出和葨業投入在稅收上比例,為了消除地方諸侯的阻力,中央的稅收要做到按比例回流的原則,另外有一件長年存在不合理的政策也亟需糾正,筆者以為目前中國是落後地區在支援沿海發達地區,主要是因為這些落後偏遠省份,大部分是資源豐富地區,而開發資源都是國營企業,稅利全數歸中央,地方卻要背上環境污染破壞的負擔,土地的徵用等,因此為了拉近貧富省份差距,除了中央補貼,富省支援窮省外,要允許地方對資源抽稅,才合理,此舉亦將有助於民族團結。總之,只有中央採取措施平息百姓疑慮,才能在克服諸侯經濟消除特權的心理戰上取得群眾的支持。

消除貧富的差距

中國財經改革的成敗與否,關鍵在於社會的安定,而社會的安定又決定於貧富的差距,從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眼光來看,要建立一個世界最大最富的經濟,也在於是否能確實增加全體11億人的購買力,在允許少數人先富起來,以增加企業家的活動力的政策下,同時可以學習一些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消除貧富差距的方法,如以工代賑的福利金,累進所得稅等,遺產稅的嚴格執行,奢侈消費的奢侈稅以寓柰於征,還有設立慈善捐贈免稅等都是可以緩和差距的方法。

從創造社會偠值的功勞是屬於全社會的觀點來看,股市和地產的價值隨著國家經濟發展而上漲,應是全民有份,因此國家應抽以增殖稅,但這是不夠的,從另一個角度看,經濟快速發展下,人民儲蓄快速增加,存款於銀行不加以良性疏導,如若投在股票地產上,不僅演變下去,貧富懸殊愈大,隨著暴起暴跌,製造泡沫經濟,影響社會安定,破壞金融制度。在這個問題上,筆者認為莫如採取西方的經驗,建互助金製度,互助金是資本主義社會投資走向社會化的一個產品,由有經驗的專人負責,因為資金龐大,投資分散,穩定大,如實行資產分投制度(assetallocation)則更妥當,避免了大起大落,如能配合中國國情給予新股分配的優先權,國家擔保的貸款和聯繫養老金製度,可以一石多鳥,而且在國家公債的銷售,人民儲蓄的鼓勵和國家財政的宏觀調控上有明顯的好處,又可避免人民不安生業和社會出現的轟動現象,更根本的是消除特權,達到利益歸大眾的目的,筆者所以推薦互助基金的另一個原因是近年它在美國已有進一步的發展,利用它「一大二公」又有切身利益的優勢對公司企業起了有力的監督作用,而且防止了幕後操縱的現象,這是小股東無法作到的事,當然這種擋少數利益集團財路的事一定會遭受他們和代理人的反對,而且互助基金一定要有取格的法律規定和機構監督,需要有心有識之士推動了。

結 語

財經改革千頭萬緒,此處僅能簡言一些戰略問題,理論討論全部省去,筆者拋磚引玉,願大家群策群力多作監督補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