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長選舉後台灣政局鳥瞰
縣市長選舉後台灣政局鳥瞰
贏得面子,輸了裡子
台灣於1993年11月27日舉行的縣市長選舉,是一項很詭異又讓人迷惑的選舉,國民黨成功地保住13席縣市長,得票率卻首度跌破五成,只得了47%的支持,民進黨得票率首度超越四成,獲得41%的支持,席次卻由七席減為六席,新黨無一人當選,結盟者也全軍覆沒,該黨領袖趙少康卻宣稱「沒有輸也沒有贏」。究竟應如何看待這次選舉結果﹖對往後台灣政局影響如何﹖可能找不到恰當的答案。
筆者對這次選舉,有這樣的觀察:國民黨贏得面,輸了裡子,民進黨贏得裡子,輸了面子,新黨則不能論輸贏,因它剛成立三個月,又不是傾全力去選舉,人選也非精銳,只能說是操兵性質,不算打仗。或者也可以這麼說:國民黨應敗未敗,民進黨應勝未勝,新黨有心求勝而未勝,其中之玄機,似乎只能說:冥冥中自有定數了。
選舉結果對國民黨當權派自是一個鼓舞,從李登輝主席以下,到許水德秘書長,到各地方黨部,個個眉開眼笑,因這一使打得很辛苦,很驚險,最後卻開低走高,意外拿了13席,沒能讓民進黨得逞,尤其收復了彰化縣和屏東縣,更難能可貴,證明只要國民黨提名適當的候選人,「淪陷區」也照樣可以光復,而宜蘭與高雄雖仍不保,但得票率提高,差距縮短,讓輔選單位信心大增,認為下屆選舉應有機會奪回失去已久的江山。國民黨地方政權的保衛戰,基本上是成功的,至少已暫時瓦解了民進黨三階段執政的最高戰略。
由於選戰成果不錯,不少國民黨黨工歸功於李登輝主席的御駕親征,下鄉助選,否則國民黨不可能會勝利,對李主席的擁護支持更加不保留,學界、工商界以及一批拍馬逢迎之輩,選後立刻營造提前直選總統的氣份,希望再由李登輝親自領軍競選連任,如此一來,他不但可以不受過去有關不競選連任承諾的影響,甚至還可能再干兩任八年的總統,因人設事,私心自用到這種地步,令人歎為觀止,即使當年「籌安會」擁護袁世凱當皇帝,也不過如此。
林洋港不惜參選到底
目前李登輝尚未表態是否接受提前直選總統的建議,但以常理推斷,他是樂觀其成的,甚至希望國代修憲能越快越好。當然,李登輝及其智囊們也不致於冒然魯莽行事,必然會密切注意各方的反應,再定行止,如果各方反應激烈,提前直選風險過高,李登輝也有可能知難而退,干定這一屆任期就算了,無如面對群臣一片勸進之聲,李登輝還能保有多少的清醒心理,那就很難說了。
事實上李登輝絕不能輕舉妄動,以這次國民黨所獲的47%選票而言,即使將來全部投給李登輝,也未超過半數,若黨內又有其他人參選,李登輝的優勢就完全沒有了,其中自又以林洋港的挑戰最具威脅。
林洋港在選後被認為是輸家,因他不能助選,未能與各地派系建立關係,風頭都給李登輝搶走了,李登輝的優勢,相形之下林洋港就處於劣弱,一般輿論大都認為林洋港處境越來越困難。然而「阿港伯」不愧是搞政治的能手,選後不但沒有沈默,還主動出擊,頻頻放話,最近更露骨的向外界公開表示:「如果國民黨講誠信、倫理、重視民意的話,就應該提名我競選總統!」在這席話之餘,林洋港又斬釘截鐵表示,不論國民黨提不提名,他一定要選總統,而且要留在黨內,絕不脫黨,如此態度堅決,頗出人意表。由於這種連續造勢行動,使得林洋港行情又告回升,最近更是頻頻應邀到全省各地講演,且接觸層面越來越廣,包括扶輪社、工商建研會、歸國學聯誼會、兩岸直航餐會活動,林洋港一概來者不拒,不論統獨,不管省籍黨派,林洋港豁出去的決心,似乎越來越明顯了。
林洋港如此步步進逼,當然令李登輝如芒在背,提前直選的計畫,就不得不慎重。目前主流派最大的期望是希望藉國民黨內的提名制度,來拘束林洋港的行動,亦即假設林洋港在未獲得提名的情況下,凜於黨紀的約束和未來歷史地位的考慮,能把「阿港伯」逼退,如此李登輝就可從容應戰,林洋港一旦下定決心參選,勢必使李登輝立刻陷入不利的局面,即使林洋港不能當選,也會拉下李登輝,讓民進黨漁翁得利,林洋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角色所具破壞作用,李登輝不能不投鼠忌器。
國民黨的分列危機日益嚴重
另方面,省市長開放民選問題,也影響到今後台灣政局的發展,因台灣全島就只有三個省市,國民黨各流派一定全力爭取,甚至發展衍生為總直選的前哨戰。目前跡象顯示,李登輝正仔細評估嫡系人馬參選省市長的勝算問題,如台灣省長擬由經建會主委蕭萬長出馬,台北市長擬由僑委會委員長章孝嚴出馬,高雄市長則仍屬意由吳敦義出馬,上述三人皆為一時之選,勝算的確不小。但如此一來,將如何安撫吳伯雄、高育仁、簡明景、甚至是宋楚瑜等人的情緒﹖這些人是否會憤而脫黨,甚至與新黨結合,聯合第三勢力與主流派對決,都是不確的變數,李登輝都必須正視其嚴重性,這些不為主流派青睞的失意人物,若再進一步與林洋港結成聯盟「生命共同體」架構完成,也會造成李登輝極大的壓力,國民黨的分裂危機事實上有增無減,也日益嚴重。
民進黨方面,由於此次縣市長選舉的受挫,士氣稍受打擊,加之黨主席易人,內部人事尚不穩定,在無法安內的現況下,實不足談到攘外,何況省市長人選的提名之戰,也必然牽引黨內各派系的權力爭逐,除非有一套公平合理的提名制度,否則也不能排除分裂的可能,情況也比國民黨好不到那裡。基於總體政治資源的不足,民進黨應暫時無法威脅國民黨的執政地位,不論在台灣省長或總統選舉方面,勝算都不大,只有北高兩市長選舉或有可能出線。
綜合而論,1994年的台灣政局,基本上仍以國民黨內的「李林鬥爭」為主要核心軸線,另配以民進黨和新黨的互動關係,構成今年政局發展的主體內容,可以想見的,不論是那一方獲勝,台灣政壇今年無法平靜安穩渡過,又是擾嚷不休的一年,應是可以確定的。◆
社論
國際觀察
兩岸關係
中國問題
毛澤東百年
台灣政情
獨台與台獨
悼念周合源
文化與思想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