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同心圓」到「去中國史」的台獨歷史教育
從「同心圓」到「去中國史」的台獨歷史教育
民進黨透過歷史教育,以滲透、浸染、潛移的方式,進行消滅中華民國,改立「台灣共和國」的文化教育台獨革命運動,這是近30年前李登輝執政時開始的。蔡英文是李某之女弟子,是台獨革命建國藍圖的傳承人、實踐者。
李登輝御用學者杜正勝設計一套「同心圓史觀」進行漸進式台獨歷史教育,蔡英文則御用杜某徒弟金仕起搞一套「東亞史觀」,來革除中國史教育而開啟「台灣國歷史教育」。
李某開始台獨歷史教育,以默化的方法培養台灣年輕學子的「台灣共和國」國民意識型態,30年是一代人,其功有成,2016年蔡英文利用豢養的「天然獨」取得執政,認為機會已然成熟,必須正式建立「台灣國國民」應具有的國家歷史教育,甫一上任即迫不及待展開「消滅中國史」的「台灣國歷史教育課綱」之建構,而全盤的「台灣共和國國民歷史教育」,將於明年最新的學年正式推出,到那個時候,中華民國在文化政治和國家認同之意識型態上,其實就是真正滅亡。
從李登輝經陳水扁到蔡英文的台獨政權,他們以及他們御用史學學者們,這30年陰謀或陽謀幹的歷史教育勾當,是完完全全的背祖叛國的台獨分裂主義教育。
李登輝掌權之前,中華民國的國民教育中的歷史課不是沒有台灣史,而是將台灣史置於中國史,成為深厚的中國史的一部分。就史學言,中國有其正史,而地方有其方志性史籍或地方史的採訪、蒐集、說明史料而形成的地方性歷史。所以,台灣從清朝康熙治台修纂的《台灣府志》伊始,逐年不斷有台灣全府或各縣、廳的區域性史籍以方志、採訪冊等形式編纂問世,它們是朝廷中央允准、支持且由地方大員和士子共同組織,而由官方和社會一起出資,構成編纂工作團隊,敦聘有學有德的一至兩、三位主纂者執筆撰成,將清代府縣廳志總合起來,就是在中國歷史體系中,一個非常具有分量的台灣地方歷史之成果,呈現了明鄭至清的台灣史,甚至也依據史料的整理和分析而向前追溯描述了古代台灣原住民史。
總之,從清治台以降,台灣作為中國的一個正式設立府縣廳行政制度而任官治理且由多數漢族和較少數原住民族共同開發居住的中國第一大島,就是中國歷史學發達興盛通行且熟習之地。
乙未年(1895),日寇統治台灣,以日本殖民者立場和觀點撰述台灣史,是徹底的日本據台總督府視野下的殖民台灣史,台灣人絕不接受。垂50年之久,台灣有春秋志節的知識分子,自己撰述屬於炎黃華冑的台灣史,其中最有名的是連雅堂、洪棄生的春秋大節下的台灣史著,其後亦有抗日先賢留下許多文章而成日據50年台灣人民反抗殖民主義的屬於中國人的台灣史料。
台灣是中國的領土,在台灣的中國人,一方面學習認識自己的國史,一方面學習認識自己家鄉的地方史性質的台灣史。國史與地方史一起認知,是世界各國的國民之歷史教育。如韓國安東的韓國人學習韓國的高麗史、朝鮮史,也學習安東地方史,所以他熟悉李退溪的朝鮮朱子儒學,也熟悉安東地方的陶山書院的書院儒教史。同樣道理,台灣人讀先秦思想史、宋明儒家思想史,也讀台灣先賢文集及史籍;先秦宋明儒學,是台灣文化中的中國大傳統,台灣先賢的文史著述,是台灣文化中的中國小傳統。大小整合,是台灣人應有的國族心性之養成教育。
台灣光復,重歸祖國,在台灣各級學校中的歷史教育,當然是中國史(台灣史以地方史納入中國史教材)以及世界史。
杜正勝仰承李登輝鼻息設計出來的所謂「同心圓史觀」,是將台灣從中國割裂出去的台獨史課綱和教材。它混淆國史和地方史,將台灣史依地理空間架構,硬生生截斷歷史本有的長河形式,使台灣史成為與中國史雙元平行對峙的歷史,而且台灣史先教給學生,使學生先入為主,種下了台灣史優位的錯謬,再教以中國史,且其歷史脈絡至1949年,似乎中國史就與以後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無關。
由於在台灣史敘述中以空間架構截斷了中國歷史長河,因此台灣史的主體內容變成與其周邊事物較有密切性和傳承性,如所謂「南島語族的台灣」、「西班牙葡萄牙航海的台灣」、「荷蘭東印度公司商貿殖民的台灣」以及乙未以後「日本治理帶來現代化建設的台灣」,在意識型態上,就不再是「大陸與台灣的民族、文化、歷史相聯繫的中國史意義下的台灣史」,變成「中國與台灣之關係的台灣史」。此種台灣史教育下的學生,其史識是中國、荷西、英法、日本、南島等文明,在台灣史中是平行對等的存在,甚至,日本因素最具正面積極性,而中國因素卻最具反面消極性。
李登輝政權開始此種台獨史教育,一直延續下來,再經陳水扁和馬英九的執政,累積了20多年,台獨氣勢逐年囂張,且在馬政權後期,鼓動「太陽花政變」以及「反課綱闖政府之亂」,民進黨趁此亂潮而奪得政權,在歷史教育上,豈非無故?
蔡氏台獨政權設計出來的12年國教之歷史課綱是「台灣史→東亞史→世界史」的三層級歷史教育,正式取消了「中國史」。蔡政權歷史課綱設計者違反歷史教育學和基本史觀史識史德,強詞奪理地說並無去中國史,而是將中國史實納入東亞史範疇,依其在東亞架構中有關係的主題,會編入東亞史中加以敘述,教育目的是為了打開學生的多元價值的歷史認知。
「東亞」是什麼?是一個地理空間架構的名辭概念,原本是歐人指亞洲的最東邊這個地理區而言,即「亞洲東部」的簡稱,很多台灣青年學生十分無知地以為「東亞」就只是日韓。必須明白,「東亞」的範圍包括中國本部(含台灣、海南)、中國東北、朝鮮、日本(朝日合為東北亞)、琉球列島以及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兩者合為東南亞)。
金仕起的專業是中國古代醫療史,「金仕起們」究竟有無「東亞」的地理空間認知?此種外行人居然可以大膽地搞起所謂「東亞史」而欲圖利用之以消滅中國史?
世上並無一種獨立單一的「東亞史」,因為歷史上,在這片廣袤的東亞地理空間中,存在很多民族興亡衰敗史,很多國家起落變遷史,「東亞」只是一個鬆散的,由大陸、半島、群島、海洋共同組成的框架,在時間的悠久漫長的發展演化歷程中,存在許多部落、王國、宗教、社會、文明,錯綜複雜,它不是一個均質體,卻是一個雜亂體,當然,這些體系亦有其互動交流,因而形成文化衝突、涵化、同化等現象,可是就「東亞」而言,最終並無單一總體之存有。學者就其專業可就其中某種互動交流演進史而作其追溯深入的研究,如華人在雅加達(巴達維亞)的拓殖開發史,或羅芳伯在婆羅洲島創建的華人為主體的「蘭芳共和國百年史」等,這樣的「東亞史」內容,屬非常專業史的學術課題。
然則,蔡政權的去中國史的東亞史,究竟想幹什麼?其實其心態不難理解,此種「台灣共和國」的歷史教育,試圖在「東亞」架構中,讓「中國」被逼到「他者」的邊緣,而就台灣在「東亞」的近現代史的關係裡,這些媚日台獨分子,必然會擁抱日本和台灣之殖民和被殖民的主奴關係,而讓日本殖民者變成台灣的「我們」。
當然,在所謂「東亞史」的架構中,沒辦法,也須撰述一下中國在「東亞」的歷史存在,它必如此寫,如「中國的王陽明的心學影響日本的明治時期的日本儒學和武士道。」它不會寫成「我國明朝的王陽明……」。換言之,「東亞史」裡面的「中國史」敘述,分量和比重一定很少,是「外國史」,王陽明是外國人!
台獨分子因為以邪為正,舔舐日倭殖民主子之餘唾,以皇民化台灣人買辦特權階級,在日據時代作威作福50年。台灣光復,國府因為納入美日太平洋冷戰體系,倒過來忘記了民族主義的大節,完全沒有進行台灣漢奸的清算處理,反而鬥爭壓迫日據時代的台灣抗日先賢,卻重用皇民化台奸,因此,此輩又得到翻身,多位居要津,李登輝掌握國命後,在海外的皇民化台獨分子,紛紛回台,形成台灣內部搞分離主義的重要力量。
這些台獨分子從來只認同日本主子,情願作為倭奴而備感榮耀,他們心中的台灣史之臍帶,不是連著中國的往聖先賢列祖列宗,他們心中具有的是日本大東亞共榮圈裡面被殖民而覺得很爽的那種倭奴性的台灣史。因此,縱然歷史教育中規劃為「東亞史」,其內容必然是「東亞共榮圈中的日台連續共同史」。
此種「台灣共和國史課綱」,如果民進黨沒有崩潰消滅,它在明年新的學年度一定會正式實行。假設國民黨又取回政權,但是因為國民黨本質已是「獨台」,所以,想要恢復中國史意義和架構下的台灣史教育的正知正見和正行,大概很難。◆
社論
國際視窗
中美貿易戰
中國與世界
兩岸關係
台獨批判
台灣事情
胡秋原回歸原鄉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