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牌不過是治絲益棼

論美國的對台政策

張麟徵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川普執政後,美國政府對台灣表現得前所未見的友好。從川蔡的電話秀拉開序幕,緊接著川普表態有條件地維持一中政策,這可是陸美建交以來,史無前例的政策鬆動,雖然後來又轉回政策原點,但陸美關係已經出現不祥徵兆。2017年底通過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直接將中國大陸定位為「修正主義者」。今年通過的《2018年國防授權法》,主張美台應相互參與對方境內的軍演與雙方軍艦互泊對方港口;同年通過的《台灣旅行法》則開放美台各層級官員互訪。今年已售予台灣14.2億美元的軍品。7月7日敏感時刻,美國又派兩艘神盾級軍艦穿越台灣海峽。日前美國政府更召回美國駐巴拿馬、薩爾瓦多及多明尼加等國大使,表示對上述國家與台斷交之不滿。此外美國樂見台灣參與印太區域機制,與台灣聯手防堵網路攻擊等等……,種種友台仇中的政策令人目不暇給。

一、台灣牌可能牽制中國繼續崛起嗎?

美國大力打陸,全力挺台,以及台灣一面倒的親美拒陸,共同的原因是由於大陸的快速崛起,對美台都構成極大威脅。個別的原因是川普急功近利,要立竿見影的消除對陸貿易逆差,強行遏制大陸「2025工業大國」的強國戰略;台灣則是堅拒九二共識,即使不能在國際上推展台獨,至少也要全力推動內部的實質去中,落實實質台獨。美台對大陸的共同利益,使雙方都對打台灣牌情有獨鍾。

對美國而言,無論是阻擋中國進一步崛起,解決陸美貿易逆差,還是在南海衝突中壓制中國,台灣都是一枚好棋,也難怪台灣牌最近被打得虎虎生風。但是台灣牌真的這麼有效,真的能成為有力支點,撬動大陸現有的地位嗎?不能令人無疑。

要想發揮槓桿效用,以小博大,支點本身需要夠結實,動力臂本身也需要有適當的條件。從這個角度來衡量台灣牌的作用,我們不難發現,美台雙方都對台灣牌寄予過高的期望。台灣並無作為槓桿支點的實力,不要說與大陸相較完全不成比例,自身內部也呈現分裂狀態,承擔不起陸美兩方施加的壓力與反壓力。期待用台灣牌逼大陸妥協,事實上是緣木求魚。美國在台灣牌上所犯的錯誤,一如其在烏克蘭牌上所犯的錯誤。後者不僅沒有成功牽制或反制俄羅斯,反而自身受損,丟掉了克里米亞。

在台灣也一樣。對大陸而言,台灣是中國領土,屬核心利益,不會允許美國利用台灣反中。川普上台以來所打的台灣牌,事實上都沒有起到效用,反導致大陸抗議,影響中美關係,也讓台灣遭到大陸在經濟、外交、國際空間、安全上的全面打壓,損失慘重。打台灣牌的結果對美國而言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對台灣而言更是肉身擋鐵甲,鐵甲毫髮無傷,自身卻弄得血肉模糊。

其次,美國也不給力。我們只消檢視一下川普上台以後,所有對台灣言詞上及立法上的示好,有沒有落實到實際的美台關係上去就清楚了。美國沒有豁免台灣出口到美國鋼鋁材料增加的關稅。台灣官員到美國訪問的禁忌,如正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及國防部長等人不能到華府特區,至今並未取消。美國到訪台灣官員的層級,除行之有年不敏感的部長層級外,AIT揭幕時的出席官員也只限於國務院不具政治外交色彩的一個副司長層級的人物而已。鬧了很久的海軍陸戰隊進駐AIT新大樓維安的議題,在國務院正式提出要求後,被美國國防部打了回票。美台軍艦互泊對方港口,邀請台軍參與美國境內的軍演,也都只聞樓梯響而已。

美國深知台灣之於大陸,事涉主權與領土問題,大陸會不惜代價維護,所以美國也只會在言詞,甚至在法律上做做樣子,是否付諸執行,行政部門會仔細斟酌,決不敢輕舉妄動。

二、棋子的腳色功能與命運

被美國視為牌或棋子,從正面解讀,表示台灣還具有相當實力或戰略價值。從負面解讀,表示台灣在中美兩強博弈中就只是枚棋子,並不具有主導棋局的能力,當然更不是棋手(雖然蔡英文自以為是),只能聽由別人擺布。

台灣在美國東亞政策上這種棋子腳色由來已久,始自韓戰爆發。從老蔣到現在,台灣政黨已多次輪替,東亞局勢也大幅調整,但台灣的棋子地位始終未變,只是更仰人鼻息,更自我輕賤。

美國如何打台灣牌,完全取決於美國自身利益,台灣的利益為何,美國其實並不在意。美國豈能不知打台灣牌會使台灣遭致大陸的強大報復?美國做了甚麼有利於台灣的預防措施或事後彌補嗎?沒有。台灣面臨五國相繼斷交的外交雪崩之後,美國唯一做的就是召回與台灣斷交的美國駐中美洲三國的大使,以示對這三國的不滿,但能亡羊補牢嗎?又能對其他與台灣尚有邦交的寥寥數個拉美國家發揮以儆效尤的效用嗎?美國的這個動作與其說是在聲援台灣,不如說是旨在防止大陸進一步的在拉美攻城掠地,力挽美國在此區的影響力。

對台灣或烏克蘭這些美國棋子,只有在不影響美國利益的前提下,美國能照顧一些是一些,照顧不到的也就罷了。這些牌打出去後有沒有用,有沒有對這些國家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既非美國所關心,也非美國所能相助。

棋手與棋子之間,最好的關係是利害一致,如果利害相左,棋子只能聽命於棋手。韓戰爆發後台灣由美國的棄子變為棋子,直到如今,但是美國只要台灣做反共的橋頭堡,國府想參加韓戰,藉此反攻大陸,並不符合美國利益,所以被一口回絕。

美國雖將台灣定位為遏制中共的橋頭堡,但無意與中共兵戎相見,所以既反對兩蔣的統一政策,也反對民進黨的台獨訴求。台灣政府不管偏統或偏獨,美國都只允許它們維持現狀,只有如此才最符合美國利益。美國以共同防禦條約斷了老蔣反攻大陸之念,不支持李登輝的「兩國論」,強加「四不一沒有」給陳水扁,施壓要馬英九放棄「終極統一」與「兩岸和平協議」,讚許蔡英文的「維持現狀」,政策都是一貫的。

蔡英文打著虛假的「維持現狀」政策,實則在內部無所不用其極地落實台灣實質獨立,美國豈能不知?只是現階段蔡英文一面倒的親美抗陸政策對美國有利,川普自不妨佯裝未見。如果蔡英文自我感覺一直良好,不從速調整其兩岸政策,終將自食苦果。美國的支持如上所說,泰半口惠實不至,台灣在適當條件下被交換出去也不是不可能,季辛吉訪問大陸導致聯合國大挫敗,美陸建交又導致第二波外交大崩盤,殷鑑不遠,蔡英文不能完全沒有歷史感。

三、陸美矛盾在戰略層次

陸美貿易戰正方興未艾,目前已到了2,500億美元的水準,如果找不到妥協點,可能上升到5,165億美元。馬雲預測這場貿易戰可能會持續20年,持同樣看法的人不在少數。鉅額貿易逆差當然屬國家重大利益,但不是核心利益,是可以妥協解決的,陸美在這個問題上糾纏近兩年,主要是美國醉翁之意不在酒。川普表面上談的貿易逆差問題,心裡想的卻是打消大陸「2025工業大國」政策,阻止大陸往高端技術與創新產業發展,使其不致威脅到美國這方面現有的優勢。

但要大陸犧牲國家未來發展,交換平息眼前的陸美衝突,肯定也非大陸所能接受。這種既存大國與新興大國的權力較量目前看來躲不掉,既非大陸繼續韜光養晦,保持低調所能化解,也非大陸一再聲稱願意與美建構新型大國關係,太平洋足夠容納中美兩國,中國絕無取代美國在國際,特別是東亞地區地位之意圖,遵奉王道的中國不會走西方「國強必霸」之路等說明能讓美國信服。

川普認為目前發動對陸打擊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錯過了,美國未來就可能將霸權拱手相讓。川普深信,近年來中國雖然在經濟與軍事上超趕迅猛,但畢竟羽翼未豐。目前大陸內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債務負擔沉重,中興案暴露其在科技關鍵技術上嚴重落後,完全依賴美歐,修憲案也在其內部引起批評,此時還不出手,更待何時?

四、台灣牌的後座力不可小覷

川普決心推翻他眼中現有對美不利的國際秩序,另起爐灶。經貿上反自由貿易、反全球化,集體安全上轉嫁美國的軍事支出,外交上推出印太區域、台灣牌、南海牌等,圍剿大陸,迫其讓步。但這些招式不可能成功。

大陸立場是不希望打貿易戰,但如美國一定要打,也一定奉陪。美國在解決貿易逆差上的獅子大開口,大陸不會埋單,只會以牙還牙。美國打台灣牌,不斷在「一中政策」上打擦邊球,只會激怒大陸對台灣施以更多更大的壓力。南海擠壓超過限度,大陸也會同等報復。

陸美衝突升高,對爭執雙方,全世界,包含台灣的衝擊都很大。可嘆的是,民進黨政府似乎搞不清楚情況,不僅不知道遠離禍水以自保,反而對川普打台灣牌沾沾自喜。短短一年多來,大陸連下邦交國五城,拒台於WHO、ICAO等國際組織之外,透過奧運組織取消台中市主辦的亞洲青年運動會,通令各國際航空公司以中國台灣取代台灣稱謂,大幅縮小了台灣國際空間。在台海,大陸軍艦軍機繞台航行飛行已成常態,宮古海峽與巴士海峽成為大陸的前後門,進出自如。大陸逕自開通海峽中線西側M503北上航路及銜接航線,不理台灣抗議。

針對大陸制裁措施,台灣的因應卻是抱薪救火:蔡英文不識時務的表態願參與美日發起的印太區域,對法廣記者說「希望國際社會一起行動,表達對民主自由的重視,制約中國、減少或者遏制中國的霸權擴充。」

美國的挑釁與蔡英文的倒行逆施,已激起大陸民眾普遍的反美與反台情緒,民間與網路要求大陸力抗美國無理要求,要求對台灣進行武統的聲浪高漲。如果各方都不理性克制,或將驅使中美關係真的走入「修昔底德」陷阱,也可能提前引爆台海軍事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