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的承諾才是台海和平的保證

沈己堯
(華盛頓特區大學教授)


一個中國的問題是近百年來日美帝國主義侵佔台灣造成的。甲午戰爭,中國失敗,訂立《馬關條約》,日本強行割據台灣成為其殖民地。二戰結束,依《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台灣回歸中國後,由於韓戰發生,美國分離兩岸,製造聯合國「托管」台灣,「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謬論,置台灣於其保護傘下。

越戰末期,美國有求於中國,緩和了中美敵對關係。1972年春,尼克遜訪華,訂立了《上海公報》。公報中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台灣海峽兩岸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持異議。」

一個中國的問題也可以說是50年來國民黨統治台灣促成的。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都表現有堅強的中國心,都希望中國統一,但是他們的反共立場和宣傳被李登輝台獨分子所利用發揮,成為反華的憑證,而釀成今天反對一個中國的問題。

在李登輝當權的12年間,千方百計,或明或暗散播台獨思想,團結台獨人士,促使民進黨成立並取得政權,他不按民主程序,雞零狗碎改動《中華民國憲法》多次,但無法變更一個中國下的領土範圍;於是只好提出「中華民國在台灣」,一種不倫不類的口號,刻意把一個中國模糊起來,最後企圖「擴大台灣國際空間」作康乃爾之行,再拋出「兩國論」,赤裸裸暴露其反對一個中國的台獨面目,兩岸關係兩度隨之緊張起來,台海和平受到嚴重的威脅。

一個中國的問題到現在21世紀民進黨當權後顯得嚴重和迫切。今年民進黨取代國民黨上台執政是台獨勢力達到最高峰的表現。一個中國受到嚴峻的挑戰而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

陳水扁稱李登輝是「民主先生」和「改革之父」,繼承他的台獨路線,採取以拖待變的模糊政策,拒絕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只當一個中國是議題,把現在的一個中國作為是未來的一個中國來處理,還說,「如果一個中國原則把台灣定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地方政府或一省,對絕大多數台灣民眾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6月27日陳水扁向美國訪客首次表示,台灣願意接受1992年台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所達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但隨即被其下屬「行政院陸委會」蔡英文主任修正說:這不表示台北已接受北京一個中國原則。這種否定一九九二年兩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共識的做法,是陳在兩岸關係上開倒車和採取迴避政策的說明。

但是台灣當權派與在野各黨派大不相同。6月下旬以來,台灣島內掀起訪問大陸熱潮,以政黨名義組成的,先後有以劉松藩為首的親民黨訪問團,以謝啟大為首的新黨訪問團,以馮滬祥為首的新黨訪問團,以國民黨「立法院」組成的訪問團,以國民黨「台聯會」組成的訪問團。他們促進了兩岸瞭解和互信,並對反台獨促統一發表了講話,以工商界人士組團的大陸訪問團也不甘落後,如「台灣工商總會」理事長林坤鍾率領的36名大陸經貿考察團,和前「台灣投資事業管理委員會」主任劉泰英為首的考察團。這兩考察團都主動和有善意到中國大陸,希望增加瞭解和商貿往來。看來台灣當權派要急煞車亦不是容易的事。

面臨這種形勢,大陸對一個中國的解讀,也作了一些讓步。錢其琛於七月中的接見來自台灣的訪問團時,雖然重申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也表示暫可不討論內涵。他引用1972年《上海公報》中,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的文字,表明對其內涵「非此即彼」的爭論並不好,並說其實大家的表達範圍都差不多。

然而,台灣當權派對大陸的善意未有領會,7月16日民進黨全代會決定繼續維持其黨綱中的「台獨條款」,在聲明中強調「台灣主權獨立自主的主張絕不改變」。代表民進黨競選「台灣總統」得勝的陳水扁未作表態,不知是不為還是不能?陳水扁自命為「全民政府」的領袖,但得票不過半數;按國際一般規定,直接選舉不過半數是不能當選的;只得39%選票的陳水扁,其實未得民意(mandate),豈可為「全民總統」?據報導,他準備邀請民進黨主席謝長廷,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八月上旬協商一個中國的問題,希望達到共識。但從謝長廷想訪大陸不能如願的一事看來,也透露出台獨內部的矛盾重重。

台灣內部如何對一個中國問題達成共識是不能讓人久待的。中國「聽其言,觀其行」的話也不是沒有時限的。大陸對台灣當權派要看的不是柔軟身段,要聽的不是花言巧語。說聲「我是中國人」,為一個中國行動起來,就是最簡單最有效最受歡迎的途徑。

「聽其言,觀其行」也可以說是對美國的一項呼籲。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的核心,也是發展中美關係的障礙。按照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精神和條文,美國不應該一直對台灣問題搞模糊政策,不要增加而是要逐年減少而至停止對台軍售,更不可考慮把地區導彈防禦系統涵蓋台灣,妨礙中國統一,與中國作對。只有那樣才合乎美國自己所作的承諾,如1982年《中美公報》第五條的條文所示:「美國政府非常重視它與中國的關係,並重申,它無意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干涉中國的內政,也無意執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政策。」

當前,台灣上空疑雲密佈,海峽兩岸驚濤拍岸,暴風雨隨時可能來襲。兩岸同胞,同文同種,曾有共同患難的過去,也有共同繁榮的未來,只要對一個中國的現實作出承諾,不要再在一個中國的「原則」或「議題」上爭論下去。那麼,中國統一大業,可望提前實現。詩云: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2000年7月25日於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