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政事務上連番失誤、食言窘困的扁政府,在各界普遍反對聲中,陳水扁挾中華民國總統頭銜,以少見的龐大陣仗,執意遠赴中南美與非洲進行訪問活動。其行程與在外國的發言,遂變成為台灣主要媒體的重要新聞。看來,此次活動的原設計,目的亦應在此。不過仍令人慨歎,為什麼要花那麼大的成本,來拉抬扁與其執政隊伍下滑的人民支持度?為政不在遠遊,為政不在多言。
所以,當駐尼加拉瓜大使蔡德三向來訪的總統作尼國政情簡報時,直率誠實的內容,竟讓一行人等「驚出望外」,隨行記者團也才得悉真相。
今天台灣外交的困境,乃國際政治現實的產物,只要美國的兩岸政策仍須維持「兩個中國」,以對抗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打著中華民國旗號的台灣,便愁有一、二十個小朋友、窮朋友,來撐這一個特殊的局面。要知道,這是美國的利益與它所操控的遊戲。因此,和中華民國有邦交的小國家,大多有一個俯首貼耳的親美政權,甚至是美國(CIA)能控管或豢養的政權。台灣以「走出去」、「加入聯合國」為藉口,央求這些國家聯大提案,而以巨額金援為酬,其大多都流入各國上層人物私囊,當然,也有相當比例(percentage)以回扣方式回流台灣。這在外交圈子裡,早就繪聲繪影。由此可知,台灣政界上層不過是利用美國的這一政策,玩一套唬弄台灣老百姓,而自己卻可以既得名又得利的奸巧之計罷了。
厚顏無恥的稱此為「台灣民主」,竟然也能大獲西方世界的歡心與肯定。人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是一個怎樣的共犯結構。因為台灣提供金錢,可以省下美國的負擔。而台灣能不給嗎?
駐尼加拉瓜大使蔡德三的直言犯上,包含了一些複雜的意義,值得略加分析。
其一,按照上述情況多年下來,這些小國幾以台灣的「金錢」為日常當然,是非給不可的,因為台灣有求於他們,而且美國也在後面樂觀其成。但有些國家的不同政黨或政壇對頭,卻因此展開對台灣「金援」的攻防爭奪,更加造成現實政治的腐惡化,引起民怨,特別是青年、知識份子的反感。台灣自以為花錢買到朋友,其實在朋友家中自己的名譽已日益敗壞。
其二,中華民國駐於這些國家的大使、外交官,免不了要處理或經手台灣提供的「金援」問題,但與那些政要打交道時,就更免不了觸及兩國上層的抬面下「交易」。但駐在國方面認為這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理直氣壯,誰敢少給?而台北方面卻又虛偽自大,以此為救濟施捨功德無量。事實上是,付錢者永遠進不了聯合國;拿錢者更加貪婪自肥,與民為敵。這種種現象,看在外交官眼裡,有的人是會痛心疾首的,講出老實話也是職責所在。
其三,陳水扁上任不滿三月,便非走訪一趟邦交國不可,自然是藉此項美國表態,他是甘願做中華民國總統或跟美國的兩岸政策佈局配合的,不會像李登輝那樣製造麻煩。但對這些邦交國而言,它們最關切的是,扁政權是否仍然按李政權的「承諾」,對它們的「金援」?因此沈睡扁也必須一一再去親口答應。這不過是約書亞對摩西的孝心,與中華民國外交政策欲食物關係不大。
駐外使館官員,身在兩岸外交戰火上,一方面固然要小心謹慎,嚴防北京把朋友挖走,這已是1949年以來,中華民國外交官的業務;但90年代以來,台灣當局處心積慮的反對與扭曲行之有年的「一個中國」政策,而大力鼓吹推銷「他灣已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號叫中華民國」,無異造成駐外使領腹背受敵的情況,士氣更加不振。而當局一味拿錢買邦交的情況,亦與「幫美國養小朋友」無多大差別。這都形成中華民國國格的貶降,卻以怪罪中共打壓為自我安慰。事實上只要美國還不敢公然支持「台灣獨立」,期望和依賴美國成全的台獨政權,便只得頂這中華民國的帽子跟邦交國來往。
所以,如果兩岸關係與問題方面,台灣不能不聽命配合美國」的兩岸政策,就應自知改變現況是如何不易。在此一客觀現實下,特別是台灣方面的求變企圖的動作,恐怕都在最後要回到原點。◆
社論
中國與日本
國際政治與兩岸
統一與「一個中國」
澄社及新政府批判
李登輝批判
「白色恐怖」秋祭
出版
短評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