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錯卻道歉是假道歉

阿修伯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張富美女士發表了「僑民三等論」之後激起了軒然大波,三個多月過去了,阿美委員長在不同場合以語言和書面道歉了許多次又反覆解釋了許多次,許多廣東老華僑都接受了她的道歉與她言歸於好,似乎雨過天青了。

海外絕大多數傾向於台獨的「台僑」都十分讚賞阿美委員長的「三等論」,認為她說出了台灣人的真正心聲,後來她卻再三再四的道歉,使得台灣人非常沮喪失意非常不滿不爽。《自由時報》「自由談」「道什麼歉」一文的一段話充分表達了台灣人的心情:「僑委會委員長張富美就任之前接受訪問,談到僑務資源有限,未來將優先照顧認同中華民國僑民。這番話讓那些原先就不滿民進黨執政,而傾向統派的僑社不滿,強烈批評張富美言行的不當。

中華民國的僑務工作,本來就應以照顧認同中華民國的僑民為主,而不是毫無是非立場的,浪費資源在一些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僑社。更何況很多僑社善於利用微妙的兩岸政局,左右逢源,兩邊通吃,台灣需要照顧這種僑社嗎?

「張富美的話,本是新政府的風骨表現,應可贏得國人的支持。不料,新政府以和為貴的柔軟身段,竟到了沒錯也可以認錯的地步,張富美到了美國還是向僑社道歉,稱之為大和解。

張富美的道歉,確實讓所有不同立場的僑社皆大歡喜,只是國人納悶的是,張富美到底在道什麼歉?」

此段話把批評阿美的僑社一概劃為「傾向統派」、「親中華人民共和國」、「左右逢源,兩邊通吃」,不知那些反共的「認同中華民國的僑民」做何感想。其實,大多數「傾向獨派」的「台僑」以及《自由時報》才真是「不認同中華民國的僑民」。現在因為阿扁、阿美等等政府領導人和官員體認到了「華僑是中華民國在海外的重要資產」(阿美語),才做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勉強放下身段再三再四道歉。說穿了並不是「台僑」與「華僑」有什麼民族感情和民族認同,而是因為華僑是一項「資產」,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之故。

經過這次「僑民三等論」的風波,阿美委員長總結經驗教訓,學會了中國人的陰柔功夫──可做不可說。表面上她不惜卑屈的向老華僑鞠躬道歉,實際作為上必將減少對老華僑的服務,加強照顧「台僑」,減少海外中文教學補助,在「台僑」社團展開「台文」教學,具體落實「僑民三等論」,做而不說。紐約華埠文化中心圖書館已被僑委會扣發經費數個月,有可能予以撤銷(《世界日報》7月31日)就是一證。

至今為止阿美委員長還是指責媒體歪曲報導她的「僑民三等論」,她並沒有認錯,再三再四再五再六的鞠躬道歉對不起也全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