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必過慮北京也別期望太高

從兩岸關係看布希訪華

蔡瑋


遊走於三個公報與一個法案間

三十年前的二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為兩國關係開啟了歷史新頁。無可避免的,在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過程,即使美方無意,但是台灣的利益還是受到相當程度的打擊與傷害。

一九七二年的《上海公報》、一九七八年的《建交公報》,以及一九八二年的《八一七公報》都是台灣心中永遠的痛。爾後,中國大陸一直抓著三個公報的政治意涵不放,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敏感的關鍵性問題,如果處理不當,會對兩國關係產生嚴重的影響。

在美國國會於一九七九年通過了《台灣關係法》,試圖為美台關係的持續發展提供一個法理架構之後,台北這些年來是一貫堅持《台灣關係法》的法律效力,強調美國對台灣安全的法律及道義責任,認為美國不得、不應過分討好中共,而以犧牲台灣的利益為代價。

相對於台灣與大陸的自我堅持及各取所需,美國則是遊走於三個公報與一個法案之間,保持適度的模糊(有人說是戰略模糊、戰術清晰,但也有人主張應該倒過來處理),強使兩岸不統、不獨、不戰、不和,表面主張透過兩岸直接對話,和平解決,但實際上又不時加以「關心」,甚或「指導」一番,以追求其最大的國家利益。

過去幾十年來,兩岸三邊關係就在這個基本架構中持續發展。有時候美國政府稍微偏向台北(如雷根主張跟台北恢復關係,柯林頓痛斥北京屠夫,小布希誓言盡一切可能防衛台灣),有時後美國又過度傾向北京(如雷根與中共簽署《八一七公報》、柯林頓對北京承諾對台三不政策等等),但最後還是得回到平衡的中心點。

過去,我們也有不少機會與美國退職政府高層官員及軍方高級將領進行接觸、討論。大家所得到的印象是,只要台灣不主動生事,美國不會讓中共對台予取予求;但美國同樣也不會給台北一張空白支票,讓台灣對中國大陸挑釁,拖美國下水。美國要的還是一個所謂動態的平衡,台灣不獨、中共不武是其政策底線,然後美國才能在其中爭取最大的國家利益。

筆者個人就曾數度對某些觀點提出質疑和建議。首先,美國應該採取一個更為中性的立場,中美之間確實有一個嚴重的問題,但這是「兩岸問題」,而不應該是所謂的「台灣問題」。如果美國有意對台灣表達更大的善意,美國其實可以說:「中美之間最嚴重、敏感的問題是『中國大陸對台灣非理性行為』,如果北京處理不當,這將會對中美關係產生嚴重的衝擊」。當然美國不敢如此表述。

小布希不鼓勵兩岸復談

其次,既然美國的立場十分清楚,中共別奢想於台灣不挑釁的情況下對台動武,而台北也別妄想在宣佈獨立之後,能夠期待美國的無條件支持,筆者因此主張,彼等大可建議美國政府對兩岸把話「說清楚,講明白」,變成具體的國家政策,讓兩岸雙方都死了這條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幻想。但是,彼等告以美國的國內政治已經不允許美國政府如此表述。

當然,除了和美國的官員、專家切磋之外,我們也有機會和中國大陸的學者、專家交流。去年,中共的某些學者就曾提出,在柯林頓政府時期,美國確實是鼓勵兩岸雙方恢復對話,但是到了小布希上台之後,美國政策似乎已經有所改變,布希政府嘴巴上雖然仍然說是希望兩岸透過對話以解決歧見,但實際上已不再積極鼓勵兩岸復談。

一月底,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前來台灣訪問,筆者等人曾在公開場合與其見面,交換看法,事後台灣媒體也有報導。當筆者詢以其談話中對中國大陸的兩岸復談設定前提有所抨擊,對錢其琛對台示好亦無太多正面評價,由當時卜睿哲的談話方式及內容看來,北京學者的觀點並非沒有道理。美國確實只是不希望兩岸發生衝突,但同樣也不願兩岸關係發展到水乳交融的地步。

事後,我們得到的結論是,不管美國是支持台灣或批評大陸,不管是偏向北京或忽略台灣,其實都是出於自利的考量,一切作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絕未從兩岸,或所有中國人的角度出發。用卜睿哲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美國不希望兩岸之間有高程度的緊張,但其言外之意是並不反對雙方有低程度的摩擦。布希可能怕陳水扁在經驗不足,抗壓不夠的情況下,和中共談出一個美國所不願見到的結果。

不過後來也有與美方關係良好的學者表示,過去台北一直抱怨美方給台北太大的促談壓力,所以這次卜睿哲乾脆表現得更為中立,要談不談都由台北自行決定,美方對此毫無立場與意見,免得台北又抱怨來自美方的壓力。不過由當時卜睿哲談話的整個內容看來,多數在場學者和媒體朋友還是覺得美方的立場相對是明顯更為偏袒台北,「似乎」並不積極鼓勵台北回應北京的「善意」。

小布希訪問北京令台灣不安

好了,我們現在再回頭討論布希訪華之事。中美雙方目前正在幕後密切磋商會談重點,先遣人員也正絡繹不絕的往來於華府與北京之間。有關細節迄今未見披露,但我們可以想見,雙方可能討論的問題首先當然是合作反恐活動,其次則是區域安全(包括南亞及朝鮮半島)、武器擴散、台灣問題、人權、宗教問題,當然其他還有貿易、科技、軍事交流、合作問題等等。

台北方面擔心的是布希會否和中共達成協議,損及台灣利益。在筆者看來,考慮到布希本人及其身邊智囊的強硬姿態,這次的大陸之行又只是一次工作訪問,再加上即使是中美合作反恐華府也未對中共有太多的讓步,而北京也不願為了江澤民座機遭人裝置竊聽器事件把兩國關係弄壞看來,布希此行不會在「台灣問題」上對中共有所妥協殆可預言,雙方更不可能簽署第四個公報。台灣方面恐怕是多慮了一些。

無可避免的,中國大陸方面一定會拿出所謂的台灣問題和美國討價還價一番,美國對台大幅軍售更是中共關切重點,但美國一定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對中共示弱。充其量而言,布希大概會強調對發展兩國關係的重視,重申中美之間的三個公報,但應該不會再度提到對台的三不政策,或反對台灣加入聯合國等話語(雖然台灣也知道三不仍然存在,美國也不可能支持台北重返聯合國)。台灣會得到更多的實惠與尊嚴,但美國不會公然為此與中共發生齟齬。

這裡,我們倒也可以順便討論一下竊聽器事件,當江澤民座機遭人裝置二十七枚精密竊聽器一事遭西方媒體曝光以後,一位與美國官方關係密切的美國學者曾經以電子信和筆者閒聊此事,認為此事很有可能是中共內部鷹派所為,其目的是要打擊江澤民的親美政策,破壞中美雙邊關係及布希的大陸之行。如果此事是美方所為也應該是在布希不知情下搞出的紕漏。

竊聽器何以此時曝光

當時筆者回以,如果此事涉及美國中央情報局或軍方情報單位也不會太讓人感到驚訝,因為這種高精密度,必須用衛星操控的儀器必然得由國家級的機構才能做得出來,而美國確實有此前科。不過筆者倒也好奇,為何消息在此時曝光而且是大陸內部人士主動向西方媒體透露,所以真也不能排除有人想要讓布希及江澤民難看。

不過筆者也開玩笑的說,這位學者可能研究中國問題久了,想法有點東方模式,錯的都是下屬,長官英明,從來不會犯錯,如果有錯,一定都是被屬下蒙蔽所致。後來兩人一致達成結論,不管是北京或華府,雙方都有一些死硬分子,看不得兩國關係友好改善,不時要出點狀況,破壞一下。是耶!非耶!大概只有中美雙方高層心裡有數。不過如果此事真是美國搞的花樣,江澤民等人卻以如此低調方式處理,恐怕還真有點讓人難以接受。

最後,筆者倒是同意大陸旅美學者陳啟懋的觀點,如果布希此行能夠重申三個公報(事實上《八一七公報》早已名存實亡),強調對雙邊關係的重視,願意與中共建立高層對話互訪機制,邀請江澤民前往美國訪問,再提一下雙方的建設性合作關係,簽署一些合作計畫就已經算是成功。情況大概只會,也只能如此了。換而言之,台灣不必過慮,北京也別期望太高。◆